【SUV中國網】4月25日-5月4日,2016第十四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隆重舉行。在這場以“創新·變革”為主題的展示會上,各大車企每一個動作、聲音、展品都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在各大展臺為品牌站臺的各款“首發車型”,在媒體日當天更是成為了全線報道的核心。
在本次北京車展上,中國汽車品牌幾乎全面開花,用實力交出了滿意答卷。其中,定位中型SUV的廣汽傳祺GS8、定位緊湊級跨界SUV的吉利帝豪GS、中國汽車品牌的轎跑SUV啟辰T90、打造“黃金第三排”的上汽大通D90概念車、“寶瓶”設計再度升華的江淮SC-5概念車、蜘蛛絲封印進氣格柵的一汽奔騰x4概念車……都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大型旗艦SUV”長安CS95的亮相,更是引起媒體“哇”聲一片。
在大型多功能7座城市SUV成為“二胎時代”熱門車型的社會背景下,長安CS95通過全面應用世界頂級智能化技術,在車展上向外界傳遞了長安汽車的技術力量,成為唱響北京車展的中國汽車品牌主角;同時,也釋放出了長安汽車在大型旗艦SUV領域發力的信號。
長安CS95的未來量產,無疑會在家庭、商務雙重實用角色中平穩切換。那么問題來了,在中國品牌SUV齊齊發力的競爭環境里,長安CS95在中國大型旗艦SUV細分領域里,能否擔綱“帶頭大哥”的扛旗角色呢?讓我們一一解讀:
長安CS95的設計,依然來自設立在意大利都靈的長安歐洲設計中心。這種國際性的DNA,似乎并沒有迎合所謂的家族設計,我們從長安CS15、CS35、CS75及CS95上面,都可以看到較大的差別。這種“個性化”的設計語言,確實可以很好規避受眾的審美疲勞,用不落窠臼的設計語言,為“大型旗艦SUV”這個頭銜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沖擊。
另外,采用7座布局的長安CS95,長/寬/高分別為:4945mm/1927mm/1759m,軸距為2805mm(漢蘭達長/寬/高4855/1925/1720mm,軸距2790mm),從尺寸上來看,接近5米車長的長安CS95,無疑將會成為哈弗H8的勁敵,從體格上面,印證了長安CS95勢必要把“大型旗艦”這個產品定位呈現到底。
注重設計是感性的釋放,歸根結底,評價一款新車還是要用理性的思維去審視。從北京車展透露的信息,長安CS95預計會搭載一臺2.0T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350Nm。與之搭配的是一臺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從長安CS95底盤的傳動軸來看,未來CS95或將搭配一套四驅系統,并采用獨立后懸架。同時,備胎置于底盤也為后備箱節省了更多空間。
當然,在“汽車”定義不斷被立體延伸的時代,除卻汽車“車身、底盤、發動機和電子、電器設備”的基本組成系統之外,如今的車企和受眾似乎更加關注第五個衍生領域:頂級智能化技術。如今,“汽車智能化”概念已被拆分為兩大板塊——“智能”與“互聯”,形成了車-人、人-車的關聯交織。而此次長安CS95更為吸睛的亮點,就是無人駕駛技術和世界頂級智能互聯技術的搭載,為觀眾展示出長安CS95基于全球研發體系——美國研發中心取得的研發成果。
長安美國研發中心,是第一家在底特律世界汽車工業“心臟”設立研發中心的中國整車企業。在這里,長安汽車新開發的各項底盤技術,將主要應用于長安汽車未來自主研發的中高級轎車及SUV車型。除此之外,美國研發中心還對長安汽車智能化進行研究,包括自動泊車、無人駕駛、車聯網等技術。
其實,早在北京車展前期,兩輛由長安睿騁改裝而成的無人駕駛汽車就已經完成了國內首次長距離無人駕駛汽車超級測試,行駛路程大約2000公里,從重慶出發,途徑西安、鄭州等城市,最終抵達北京,實現了國內無人駕駛汽車面對實際復雜工況的一次全方位挑戰,堪稱業內的一次“超級測試”。
平心而論,對于長安汽車來說,無人駕駛技術已經成為一條展示品牌實力的代名詞。不僅如此,長安汽車還與博世、百度及清華大學等一流零部件企業、跨界互聯網企業、高校院所和MTC組織等四個領域深度合作,提升了智能化技術水平,也加快了這方面的產業化進程。從此次北京車展的預覽圖來看,長安汽車已經把其中成熟的智能化和車聯網技術應用到現有產品當中。
從長安汽車的智能化技術發展來看,我們似乎已經提前感受到了汽車行業最大的技術浪潮。雖然,汽車智能與互聯技術發展變數重重,但可以肯定的是,伴隨著移動與數字互聯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成熟,長安汽車很可能成為中國汽車品牌智能互聯技術升級蛻變的第一個代表企業。
當長安CS95亮相北京車展,長安汽車似乎已經為我們傳遞出了“科技永遠沒有上限,長安汽車永遠開拓向前”的信號。長安汽車能否成為中國SUV的旗艦帶頭大哥,我們不妨交給時間。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收筆之處,不禁想到,時值24節氣的“小滿”時節,物致于此,小得盈滿,此時的麥粒開始飽滿,趨向成熟。我想,這種狀態于人、于愛、于企業,都是融會貫通的。長安汽車在朝著智能化領域挺進的過程中,似乎永遠都在給我們帶來“小滿”一樣的驚喜:最愛壟頭麥,迎風笑紅塵。想必,喜歡“小滿”這個詞的人,應該是懂得那種將滿未滿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