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井噴之后的中國汽車市場,增速放緩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而面對SUV/MPV的不斷崛起,已經成為紅海的轎車市場更是腹背受敵。縱觀2017年中國轎車市場,可謂是“降”聲一片,從奧迪A6L、寶馬5系等豪華品牌到帕薩特、福克斯等車型,無一不是“跌跌不休”。
而剛上市兩周年累計銷量逼近10萬大關的博瑞也沒有能夠幸免,今年前4月月均銷量在3500輛左右,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不過與其他不少車型相比,博瑞的市場表現依然比較堅挺,仍舊是B級車細分市場自主品牌的龍頭老大,也是目前B級車市場孤軍奮戰的自主品牌車型。

其實,對于博瑞近來銷量的小幅波動,也屬預料之中。自博瑞上市以來,經歷了B級車市場的整體頹勢下的逆市生長已屬難能可貴,同時博瑞的銷量也基本保持了逐月攀升,上市2年月銷量平均穩定在5000輛的發展勢頭,足以證明其產品性能已經通過了市場的初步肯定,品質獲得了市場的充分認可。無論是高原創度的自主設計研發和正向研發實力、世界級制造標準,還是市場營銷的強勢發力,吉利博瑞在競爭處于白熱化的高端B級車市場,都具備了從合資品牌口中奪食的實力。可以說,吉利博瑞為自主品牌跨越B級車雷區,提供了一條可行的、現實的成功路徑,也增強了自主品牌向高端、高品質發力的信心。

當 “大美中國車”、“中國新官車”、“國車”、“中國名片”等贊譽接憧而至,各大汽車評選榜單中也經常看到博瑞的身影,外交部外事禮賓用車、G20杭州峰會官方指定用車等身份更讓其成為了輿論的焦點。
輝煌的成績讓大家對吉利博瑞充滿了期待,有些消費者甚至接受不了當前銷量略有下滑的吉利博瑞。其實當我們撥開時代和市場的迷霧,博瑞今年銷量下滑的原因還是有跡可循,主要來自外界的客觀因素,自身品質和口碑依舊保持良好。

首先,受到整個轎車市場和B級車細分市場下滑趨勢的影響。4月份,國內轎車市場銷量83.23萬輛,同比出現了8.2%的跌幅,而且轎車在乘用車市場銷量占比同比下跌3.6個百分點至49.9%。與整體的低迷表現相呼應,B級車市場也鮮有亮點,月均過萬的車型少之又少,4月份僅有4款車銷量過萬。從市場全局來看,吉利博瑞銷量下滑屬于正常市場調節,與索納塔九等車型相比,降幅根本不值一提。

其次,在博瑞面臨推陳出新改款升級之際,消費者持幣觀望的態度比較明顯。新款博瑞的諜照早已在網絡上傳遍,許多消費者都對新款博瑞充滿了興趣。從網傳諜照來看,新款博瑞的造型將變得更加犀利更加運動,中網、大燈區、尾燈與排氣管尾杠等外觀設計都有不同程度的調整,顏值提升十分明顯。內飾方面,在保留新款博瑞大體風格的同時,有可能配備電子檔把等配置,科技感爆棚。動力系統上,新款博瑞據說會換用功率升級后的發動機,而且整車重量也會比現款輕好多。所以,大部分不著急購車的消費者都在苦苦的等新款博瑞。

不過,就小編掌握的信息而言,新款博瑞下半年確實會推出,網傳的升級之處也基本屬實,但新款要加價,據說加價幅度還在1.5萬左右。是趁著優惠入手現款,還是晚些時候加價提新款,值得消費者仔細盤算。
再次,還有熟悉吉利汽車的分析人士還指出,生產博瑞的吉利春曉基地,也是吉利博越的生產基地之一,目前年產能為20萬輛。當前博越已連續5個月銷量超2萬輛,且有繼續走高趨勢,從產能上必然會瓜分掉一些博瑞的產量。在這種情況下,博瑞也可能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夏季來臨,意味著傳統的汽車消費淡季隨之而來。單一車型的暫時下滑,或許只是廠家自我調整的一種策略。不過從吉利汽車整體來看,仍然保持著快速的發展態勢,4月份更是憑借86727輛的銷量超過了長城、長安,排名中國品牌榜首;5月份又發布了自己的“INTEC技術品牌”;還發布公告稱將收購馬來西亞寶騰汽車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即國內熟知的蓮花)51%的股份;不久前又與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材料新技術應用及汽車輕量化等方面開展深層次合作。在此一系列光環的照耀下,新款博瑞更加值得期待。

其實,博瑞在吉利汽車的版圖中,其設計和制造水平以及品牌的重要性要大于銷量,能夠在強敵林立的B級車市場殺出一條路,起到的更多的是一個探路者的角色。就目前來看,博瑞其實已經完成了自己向中高端市場進發的任務,兩周年之后迎來暫時性的銷量下滑也屬于正常。隨著未來新款的推出,我們有理由相信博瑞銷量有望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