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且放下固有觀念中對于謳歌品牌影響力的質疑,三款無論從產品定位還是技術層面都各有千秋的豪華SUV 在海外市場是針鋒相對的直接競爭者。而對手間10 萬元左右的差價,也將各自競爭力進一步放大,一場昂貴的賭局即將拉開戰幕,是否物有所值便成了三位賭客手中分量最重的籌碼。設計:力與美的完美演繹,攬勝運動版更勝一籌。

在“造型最酷 SUV”的領獎臺上給攬勝運動版預留個位置,相信沒人會提出質疑,無論你愿意把它看作“大極光”還是“小攬勝”,勻稱的身材比例以及舒展的細節線條都完美詮釋出一款路虎史上最帥的車型。延續經典并不意味著守舊的一成不變,在霸氣的“城堡式車身”基礎上融入極光的靈秀,對比色車頂進一步營造出懸浮效果,21英寸輪輞搭配著低扁平比輪胎,都讓這款以城市用途為主的豪華 SUV散發出不同以往的時尚氣息。

或許是為了滿足豪華SUV消費群特殊的審美需求,少了一些鋒利線條的 MDX進化得更為飽滿,簡化的車身輪廓帶來更強的視覺整體感。全新 LED頭燈組的引入是外形方面最顯著的改變,五枚LED光源由三枚近光燈以及兩枚遠光燈組成,突出的視覺效果在營造鮮明科技感的同時卻并不容易被所有人所接受,復雜的燈組結構略顯冗余,反倒是相對平淡的飽滿尾部設計更容易讓人產生親近感。

在保留前代造型風格的基礎上融入更多的設計細節點綴,奔馳品牌所特有的優雅氣質在新 ML350上得到了充分的詮釋。全新家族風格頭燈組中融入了 LED晝間行車燈,橫置鍍鉻進氣格柵同時取代了原有設計,延展了車頭的橫向視覺空間。AMG風格保險杠與輪輞搭配著金屬下護板,打造出 SUV特有的力量感。
三款豪華 SUV在延續家族造型風格的同時都巧妙地融入了更多高科技元素,其中造型飽滿的 ML350更適合性格沉穩的駕駛者;鋒芒畢露的 MDX則顯得更為激進一些;而采用更多平直線條的攬勝運動版很好地營造出硬朗的“野趣”,對于豪華 SUV消費群體來說擁有更廣泛的審美適應性。

陸虎攬勝運動版內飾布局簡潔,各項科技配置高度集成

5座布局帶來規整寬敞的行李廂

駕乘空間寬敞

豪華是 ML350內飾的基調

全系5座布局帶來寬敞的行李廂

駕乘空間與攬勝運動版相近

MDX的內飾氛圍并不豪華,實用性出色

最長的車身帶來寬敞且多變的行李廂

7座布局帶來更靈活的空間利用
氛圍:奔馳的豪華比拼路虎的科技,謳歌則以實用性見長。

家族化的中控臺布局凸顯豪華感

可調空氣懸架非常實用

雙炮筒式儀表信息量豐富

全地形適應系統旋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相似的配置同樣出現在ML350上,通過奔馳ON&OFFROAD旋鈕,你可以自主地將 ML350在自動、運動、雪地、拖掛、輕度越野以及重度越野模式間切換,同時,空氣懸架的四擋高度調節也進一步提升了 ML350的通過性能。在開啟 ON&OFFROAD監視系統時,COMAND人機交互系統顯示屏會模擬顯示底盤及懸架工作狀態,并且會根據所處駕駛模式更換顯示背景,更直觀地展現車輛狀態。

經典的懷擋設計
傳統的內飾布局烘托出強烈的奔馳韻味,典雅的內飾中并沒有過分夸張的高科技點綴,置身其中,很容易找到一種奔馳特有的平靜駕駛氛圍,簡潔大氣中融入經典的布局細節,大量木飾板與皮質的交替出現營造出鮮明的豪華感。像奔馳品牌的大多車型一樣,沿襲經典的方向盤布局可以讓你在雙手不離開的前提下完成幾乎所有關乎駕駛的操作。

簡約的中控臺按鍵高度集成

陸虎第二代全地形反饋系統

全液晶顯示的儀表充滿科技感

前排頭枕后的多媒體娛樂顯示屏

回歸電子擋桿設計科技氣息濃郁
相比之下攬勝運動版的內飾就仿佛是另一個時代的產物了,極簡的內飾風格搭配高集成度的電子系統,為攬勝運動版營造出一套科技感十足的駕駛氛圍。大面積的真皮包裹是路虎式豪華的絕佳體現形式,大尺寸方向盤握感舒適,其后的全液晶儀表盤提供了豐富的信息顯示,并且當選擇動態駕駛模式時,靈活的顯示方式還可以將儀表變紅,以增強運動駕駛的視覺沖擊力。車內幾乎所有關乎舒適的配置都可以經由觸控液晶屏操作,極大簡化了中控臺的按鍵結構,然而實際使用時,常用配置稍顯繁瑣的操作步驟卻也增添了行車狀態下的控制難度,稍顯不便。整套內飾中的精華之處在于擋桿后方區域,路虎第二代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旋鈕賦予攬勝運動版更豐富的性格展現,可調空氣懸架不僅有助于應對復雜路況的通過性需求,更能在公路駕駛時提升操控感及舒適度。

簡潔的儀表讀數非常直觀

高度漢化的MDX中控臺操作更直觀

豪華氛圍的營造方面不及對手

后排乘客的獨立車載娛樂系統

6擋自動變速器從技術上講并無優勢
想要在豪華感營造方面勝出兩位老牌對手顯然并非易事,于是 MDX另辟蹊徑,以更富層次感的布局以及出色的配置實用性招徠更年輕的消費群體。取材自歐洲的橄欖木飾板由手工打造,將原本功能布局清晰的中控臺劃分得更富層次感,中控臺按鍵以及液晶屏人機交互界面被完全漢化,操作起來絲毫沒有難度,只是為了保證更簡潔的按鍵布局,某些常用配置的操作同攬勝運動版一樣略顯復雜。握感厚實的方向盤上,除了常規的多功能按鍵,還集成了方向盤加熱以及 ACC自適應巡航控制,操作簡便,指針式儀表的設計并不新穎,出彩之處在于立體感營造的豐富層次,與整體內飾風格更好地融為一體。
結論:
三款車的內飾氛圍顯然針對了不同年齡層、不同審美取向以及不同功能性需求的消費者。以車型定位應有的豪華感而言,ML350略勝一籌,如果更重視日常用車過程中的車內配置的實用性以及易用度,那么 MDX則更勝一籌。
空間:寬敞車身搭配7座布局,使得MDX擁有絕佳的空間實用性。

依靠同級中幾乎最短的軸距去容納下三排座椅并非易事,憑借巧妙的空間布局及座椅設計,MDX 成為三款車中唯一采用7 座布局的車型。在保證前兩排乘客擁有寬敞駕乘空間的前提下,MDX 的第三排座椅腿部空間稍顯局促,座椅靠墊也比較直立,并且頭頂空間壓抑,只適合身高在170 cm 以下的女士或兒童短途乘坐,而在放倒第三排座椅時,1 344 L 的寬敞行李廂空間也顯著優于另外兩款5 座布局的車型,空間實用性出眾。

ML350 的軸距達到2 915 mm,寬敞的后排腿部空間自在情理之中,平直的車頂線條配合著雙天窗的設計,使得后排乘員的坐姿毫無壓迫感,最大可擴充至2 010 L 的行李廂進一步提升了置物便利性。攬勝運動版相近的軸距帶來與ML350 相差無幾的空間表現,豐富的科技配置以及大尺寸全景天窗大大提升了后排空間的乘坐舒適度,而行李廂中的固定架導軌也為置物提供了更多便利。

結論:
三款車中最長的車身幫助MDX 獲得了更為靈活的空間利用度,無論駕乘空間還是多變的行李廂,都顯著提升了MDX 在空間方面的優勢。三款車中只有奔馳ML 全系沒有7 座布局配備。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動力:機械增壓輸出強勁,自然吸氣則順暢自然。
掀開三位對手的發動機艙,MDX采用橫置布局的 V6發動機緊湊的結構尤為醒目,這臺帶有 i-VTEC可變氣門正時和升程技術的發動機融合了缸內直噴以及“閉缸”技術,最大功率 215 kW,峰值扭矩為 360 N·m,雖然動力數據并不突出,但卻擁有比上一代 3.7 L發動機更為出色的燃油經濟性,與之相匹配的是一臺 6擋自動變速器,從技術角度講并無優勢可言。位于擋把后方的“綜合動力”選擇鍵為MDX提供了三種不同的駕駛模式,其中標準與舒適的差別僅在于轉向助力強弱,而當選擇運動模式時,更少的轉向助力配合著更大的節氣門開度以及偏向后驅的扭矩分配,乃至運動化排氣聲浪,都為 MDX動態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幫助。
搭載同為 3.5 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奔馳 ML350采用縱置形式,最大功率 225 kW,峰值扭矩達到 370 N ·m,與之相匹配的是 7G-TRONIC PLUS 7擋自動變速器,發動機強勁的輸出在變速器的配合下線性而流暢,動力表達絲毫不會突兀,即使切換到運動駕駛模式,油門的響應也不會過分機敏,尤其適合高速巡航駕駛,奔馳特有的舒適駕乘感受在照顧到推背感的同時還能得到極大限度的保留。
唯一搭載機械增壓發動機的路虎攬勝運動版排量為 3.0 L,匹配來自 ZF的 8擋自動變速器,發動機的最大功率為 250 kW,峰值扭矩達到450 N ·m,加速力道顯著優于兩位競爭者,0~100 km/h加速時間為 7.2s,如果還嫌不夠,搭載 5.0 L機械增壓發動機的攬勝運動版 5.3 s的 0~100 km/h加速成績想必就連大多運動型轎車都望塵莫及了。不會有渦輪增壓發動機才有的陡然而至的加速力道,接近自吸發動機的輸出曲線讓攬勝運動版的推背力道頗為順暢,只是在轉速從 2 000 r/min向上攀升的過程中,被調校得振奮人心的發動機聲浪會比較明顯地傳入車內,挑逗駕駛欲望的同時卻會影響駕駛艙靜謐性。
結論:
自吸 V6的平順輸出歷來為人所稱道,但論及動力表現,就還是增壓陣營的力士們更有發言權了。數據方面顯著的優勢完美地體現到實際動力表現上,而 8擋變速器敏捷、順暢的換擋動作自然也功不可沒。
性能:公路動態是基礎,越野才能分出高下。

三款以城市公路駕駛為主要用途的車型都擁有極佳的公路動態表現,其中,幾乎沒有任何越野配備的謳歌MDX 更是旗幟鮮明地將豪華SUV 的公路性能發揮到了極致。SH-AWD四驅系統是謳歌的看家法寶,它的后橋左右兩側各有一套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取代了傳統意義上的中央差速器,這種結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自由電控分配后橋左右輪間扭矩,分配到后橋的最多70% 動力可以在左右輪間由0 到100%自由分配。此外,不同于競爭對手的可調空氣懸架,MDX 的阻尼可變懸架并不需要旋鈕或按鍵控制,它能自動根據監測到的路況調節懸架阻尼,在有效過濾路面震動的同時又能提供堅實的支撐,既滿足了舒適性需求,又將運動型SUV 特有的懸架整體感突出出來,近乎完美地平衡了舒適與運動的需求。

雖然匹配了奔馳ON&OFFROAD 地形適應系統,ML350 依然是以公路駕駛為主的城市型SUV,將ON&OFFROAD 旋鈕調節至AUTO 或SPORT,奔馳標志性的舒適駕控氛圍讓高速巡航過程變得放松而愜意。然而即使切換地形適應系統至越野模式,受限于普利司通 DuelerH/P Sport 輪胎對公路性能的側重,在匹配原廠輪胎的前提下,四驅系統以及地形適應系統難以得到完美發揮。

三款車中最強的動力已經是強悍公路性能的絕佳展現,然而這遠非攬勝運動版的全部。33°接近角,31°離去角,27°縱向通過角,850 mm 最大涉水深度??一切硬指標都表明在崎嶇面前它絕非等閑之輩。第二代自動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能夠在普通模式、草地/ 碎石地/ 雪地模式、泥濘/ 車轍模式、沙地模式以及巖石攀爬模式間切換,并且此時的底盤狀態會以模擬圖示直觀顯示在液晶儀表盤上,你可以看到中央差速鎖被自動地鎖止/ 釋放,遍布周身的監視系統能夠將越野盲區完整地投射到中央顯示屏上,將復雜的過程簡單化,幫你騰出更多精力來享受越野的樂趣。
結論:
單就公路駕駛而言,MDX 整體感極強的懸架系統令我難忘,而說到公路與越野并重的綜合動態性能,攬勝運動版在同級中幾乎沒有對手。
競爭車型

BMW X5
152.8萬元
剛剛完成換代的 BMW全新 X5還沒有登陸國內市場。新 X5在現款的基礎上融入了更為陽剛的細節設計,內飾則依然延續 BMW一貫的簡潔風格,頂配車型依然為搭載 4.4 L雙渦輪增壓 V8發動機的車型,與搭載 5.0 L機械增壓發動機的攬勝運動版形成直接競爭。
我會選擇誰?
諸葛嵩:路虎攬勝運動版
如果你認為我是膚淺地選擇了最貴的那款,那么這場對比就變得毫無意義了,畢竟對照價目表會來得更為直觀、簡單。那么每款車間不小的差價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相比MDX,選擇ML350的20萬元差價可以讓你擁有更高的品牌溢價,一套可調空氣懸架以及多地形適應系統,然而這樣的底盤優勢在本次對比中并沒能很好地展現出來。相比ML350,攬勝運動版的10萬元差價可以買到讓更多人艷羨的造型,相近的豪華程度,更強的動力以及無出其右者的強悍越野性能,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