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意為人到三十歲應有所成就)。”而現在年到三十還只在人生的爬坡路段上的也肯定不在少數。此時雖然還達不到“立”的標準,至少可以用曾經的努力換取一些人生的幸福了,比如為自己和家人購買一輛汽車。
你是否也曾夢想著開著雙門超跑馳騁于摩納哥的海岸線上,也想開著全尺寸SUV穿行于瑞士的雪山之間,或者開著一輛豪華房車從洛杉磯一路駛向紐約。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面對一家老小和有限的資金,還由不得你如此“任性”。一輛價格實惠,功能豐富,又能滿足全家老小出行需要的多功能車型才是最佳選擇。
比亞迪S7就是這樣一款具有多功能性的SUV,三排7座的設計保證了全家出行的需要,你再也不用擔心帶著自己父母出去旅行而遭到丈母娘的白眼了。豐富的配置和功能也是比亞迪的一貫作風,S7同樣將配置武裝到了牙齒,在享受到各種功能帶來的便利的情況下,讓你省下了銀子也沒丟了面子。
家用的大家伙外觀卻變得更時尚
我一直認為比亞迪是一個對市場潮流非常敏感的廠商,除了一些高精尖的科技配置之外,只要你發現最近開始流行什么有意思的小東西,它肯定會迅速出現在比亞迪的新車之上。我相信這樣的做法對開拓市場一定是有好處的,只要第一時間抓住你的眼球,你還能管住你那只掏錢的手嗎?
比如在這款S7的外觀設計上,雖然保持著比亞迪傳統的設計風格,但是在細節的處理上S7明顯要比其他車型顯得又時尚了一些。S7的前臉設計明顯要比略顯木訥的S6更有生氣,無論中網格柵的勾勒或是大燈的造型,都體現出了一款城市SUV應有的靈動感。
即使天使般面孔也需要好身材來陪襯,而作為一款偏重實用的7座SUV,我倒不至于要求S7有一個魔鬼一般的身材,至少體態勻稱看著夠順溜兒就可以了。三排座椅的設計并沒有讓S7的尾部看起來過于臃腫,這得益于后部三角窗和尾部上方的小型擾流板帶來的良好視覺感受,這對于7座SUV來說已經足夠了。
美女需要配一雙高貴的高跟鞋才能體現出身材的曼妙,汽車道理也一樣,輪胎和輪轂絕對是為外觀提氣的重要一環。S7配備的是18英寸的雙色輪轂匹配235毫米寬的米其林輪胎,花瓣狀的輪轂造型比較別致,看起來也很時尚,只是放在S7這樣的大塊頭上還顯得不夠大氣,在頂配車型上如果能夠提供再大一圈的輪轂就更好了。
將尾燈連接起來絕對可以算是最近很時髦的一種設計(雖然這種設計很早以前就已出現),比亞迪也適時將這種設計手法應用到了S7上。其實在比亞迪秦上就有了類似的設計,但是秦畢竟是一款推崇個性的車型,而這次的S7則更適用于普通家庭用戶。
不過通過實際觀察,S7尾燈中間的燈條只起到裝飾作用,并不能發光。以比亞迪連車標都可以整亮的處理風格,想讓這個裝飾條亮起來應該不存在技術難度,目前這樣的設計只能說是比亞迪為了照顧到S7在夜晚照明的美觀性而故意為之。
對于7座中型SUV來說,如何將三排座椅完美的塞進并不算充裕的車廂內始終是個問題。而在這種情況下,犧牲行李廂空間應該說了不可避免的。S7面臨同樣的問題,在三排座椅全部打開時,行李廂只剩下了狹窄的一條。如果真是全家老小一起出游,孩子的嬰兒車只能借助車頂的行李架了。而只要不是乘客滿載,隨便放倒第三排的一側座椅,行李廂空間就會獲得很大程度的提升。并且S7的第三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在只需要乘坐5位或以下乘客時,全部放倒第三排座椅,此時別說嬰兒車,孩子的大號電動玩具車也完全可以放下了。
兩塊大尺寸高清屏幕很為內飾提氣
從設計的角度看,比亞迪S7的內飾應該算是中規中矩,但是這并影響乘客坐進內飾第一眼就會被其吸引,因為一塊比iPad air還要大的10.2英寸中控臺顯示屏和一款12.1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足以烘托出S7內飾的科技感。
當然我倒不是單純的認為S7提供的屏幕夠大就好,就像你用手機一樣,絕不會單純追求屏幕大的(是不是,用PLUS的土豪們?)。評價中控臺顯示屏的好壞,除了尺寸大小之外還至少有三個重要的方面:清晰度、反應速度和功能性。
而從這幾個方面來判斷,我認為絕對可以為S7的屏幕打滿分。S7的屏幕不僅尺寸夠大,還采用高清屏幕,具體的分辨率并不知道,但是至少從視覺感受上看絕對可以媲美任何一款車的屏幕精度。
而更讓我滿意的是屏幕的反應速度,無論是點擊某個按鍵還是在屏幕上滑動都感覺無比流暢。要知道目前很多廠商的屏幕還會出現點擊延遲、滑動生澀的情況,這不僅影響用戶體驗,如果在行車中操作,還會因為延遲而長時間將注意力放在操作屏幕上,甚至有危險隱患。而在S7上則完全沒有這樣的問題,如絲般順滑的操作再加上大屏幕帶來的按鍵更加清晰,讓一切操作變得異常輕松。
從功能性上看,S7的顯示界面基本就是沿襲了Pad的風格,下面四個常駐的功能鍵,其他功能鍵在上面矩陣式排布,整體屏幕可以左右滑動來切換界面,功能鍵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任意調整位置,只要長按任意按鍵即可拖動到需要的位置。
多媒體系統再次體現出了比亞迪對流行的敏銳嗅覺,只要是時髦的、用戶需要的玩意兒比亞迪都會用毫無保留的塞到自己的新車上。
一些常規的功能我就不多做介紹了,在這里我說幾個現在比較熱門的功能。首先是360°全景影像駐車系統,通過車身前后和兩側后視鏡下方的多個攝像頭在屏幕上模擬出車身四周的影像,同時屏幕另一側還可以選擇顯示任何一個方位的影像,以及車身四周與障礙物距離的提醒。這套系統對于駐車以及在狹窄道路上行駛都能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
在S7全系車型上都可以選裝比亞迪云服務,這也是時下流行的車載互聯系統,通過這套系統可以用手機來同步獲取車輛的一些信息以及為車輛發送導航信息等功能。不過我們試駕的這輛S7并沒有選擇這一功能,在屏幕的下方已經預留出加裝這套系統的位置。
要說時下北方城市最流行的一個詞,那就肯定是“霧霾”了。生活在北京,不要說車里,就是家里也肯定是少不了空氣凈化器。為此,比亞迪在S7上配備了專門針對PM2.5的綠凈系統,這套系統內置于空調系統中,與普通車輛凈化器的最大區別在于“專治”PM2.5。開啟綠凈系統后,屏幕上會顯示當前車門和車外的PM2.5值,并且通過凈化快速降低車內的PM2.5。我想這樣的功能對于北方城市的消費者應該非常有吸引力吧。
在中控臺顯示屏的上方設計了三個圓形的元素,左右兩個是空調出風口,而中間的是一個小的顯示屏,這個屏幕相當于一個戶外運動表,可以顯示指南針、車內溫度、車輛的坡度和海拔,當然在下面也顯示出了車內外的PM2.5值。
除了中控臺上的顯示屏之外,比亞迪S7還提供了另外一塊尺寸更大的顯示屏,這個12.1英寸的超大顯示屏就是位于方向盤后面的全液晶儀表盤,這個儀表盤采用了與中控臺屏幕相同的顯示精度。
全液晶儀表盤除了看起來非常炫酷,另外一個好處就是擁有最大的設計自由度,同時也就讓用戶擁有更多的自定義權利。S7的儀表盤就提供了三種不同風格的界面顯示,顯示出的信息基本都是相同的,只是展示的效果有所區別。消費者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切換不同的儀表盤風格。
按下方向盤上的快捷鍵,可以調出儀表盤的菜單界面,可以看到這個菜單絕不是簡單的幾個選項調一調那么簡單,涵蓋了車輛設置、系統設置、顯示效果以及導航信息等豐富的功能,幾乎相當于一個便捷的多媒體系統。這樣的設計看著牛X、用著爽快,唯一的問題是儀表盤外邊的玻璃護罩角度設計的有些不太科學,在強烈的陽光下有事很出現比較明顯的光斑,會稍稍影響觀看的效果。
我用了整整一頁的篇幅為大家介紹了比亞迪S7兩個大屏幕的特點和所提供的功能,因為我認為這絕對是S7內飾方面非常有吸引力的亮點。作為一家做電子產品出身的廠商,比亞迪確實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時也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它的實力。
高配依舊,但還是有些“擰巴”的設計
買車不是買電腦,屏幕和系統好不好并不是判斷一款車好不好的全部,下面我還是要看看比亞迪S7內飾和功能上的其他表現。
“能給的我全都給了,我都舍得。”比亞迪S7長長的配置清單證明了這款車提供了你所需要的幾乎所有功能,同級別車型上常見的配置在S7上基本上全能找到:雙溫區自動空調、加熱座椅、電動調節方向盤、座椅/后視鏡/方向盤聯動的記憶功能等等,結合14萬元的售價進一步體現出超高的性價比(如果能再提供個全景天窗就更完美了)。
在S7的后排中央扶手上也提供了單獨的控制區域,這在同一級別的車型上還并不常見,在這個區域提供了音響和空調的控制鍵,后排乘客(尤其是坐在后排的長輩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調節,體現出了足夠的體貼。
但是一般情況下,后排中央扶手上都是用來設置水杯架的,S7增加了后排控制系統,卻沒有在別的地方解決水杯架的問題,導致后排乘客的水杯除了放在車門儲物盒里之外,沒有地方放置。
還有一個很尷尬的地方是,S7可以讓后排乘客控制空調溫度,卻沒有為后排乘客提供空調出風口,不知道這么“擰巴”的設計比亞迪是怎么考慮的。從后排中央通道位置的設計上看,S7似乎也預留出了放置出風口的位置,要不也不會設計成這個樣子。配置如此豐富的S7,增加個后排出風口所需要的成本應該也不是很高,希望比亞迪可以考慮增加這個實用的功能。
乘坐空間:5人隨便坐,7人勉強坐
說實話,對于任何廠商的7座中型SUV來說,平衡三排的乘坐空間都是非常困難的。道理很簡單,車就這么大,塞進三排座椅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讓三排乘客都舒舒服服的。比亞迪S7面臨的問題也一樣,所以真想要滿載出行最好還是短途比較適合,如果拉著一家老小跑長途去旅行,記得隔一段時間讓第三排的家人下來活動活動腰腿。
到底S7的空間表現如何,我來用真人來進行一下演示。演示的帥哥身高184厘米,也算是身材高大的,如果你所拉的乘客身材嬌小應該會比演示的情況更寬松一些。
第一排的空間完全沒有問題,高大的車身保證了頭部也有充足的余量。由于S7第二排座椅的靠背角度和前后都能夠小幅調節,所以第二排空間有了更大的自由度,當然前提是第三排沒有乘客。我們將第二排座椅調到最后的位置,靠背也調整到相對舒適的角度,此時腿部空間超過一圈,頭部空間大概一圈左右,這個空間還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我們免不了需要拉更多的乘客,為了照顧第三排乘客的感受,就需要將第二排座椅盡可能的向前調,這樣腿部空間就只剩下了三指的距離。而此時第三排的空間又如何呢?反正為我們演示的這位帥哥幾乎是硬塞進去的,勉強乘客還可以,幾乎沒有什么舒適性可言。前面也說過了,這是7座中型SUV難以避免的問題,畢竟這不是MPV,第三排主要還是起應急的作用。
全新動力組合助陣比亞迪S7
在比亞迪S7上首次搭載了全新的2.0T發動機(比亞迪稱之為2.0TI發動機),這也是目前比亞迪旗下動力最強勁的汽油發動機。這臺發動機不僅采用渦輪增壓技術,還應用了缸內直噴技術和雙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基本上與主流的2.0T達到了相同的技術標準。這臺發動機可以輸出151千瓦的最大功率,320牛米的最大扭矩可以在1750轉到4500轉之間輸出。
與發動機匹配的是一臺6速雙離合變速器,這臺雙離合變速器是由比亞迪自主研發的,之前已經開始匹配1.5T發動機,現在也應用于2.0T發動機的S7上。2.0升直噴增壓+6速雙離合,總是會讓我們聯想到大眾的“黃金組合”,這也讓我期待著相同規格的動力組合在比亞迪S7上的表現。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比亞迪S7全系都僅提供自動變速器的選擇,而完全放棄了手動擋車型,這也證明了比亞迪希望將S7打造成更注重駕乘便利性的家庭用車。
駕駛感受又有明顯進步,風格仍以穩健為主
作為比亞迪首款2.0T發動機,在試駕之初我也對S7的動力表現有所期待。經過一段路程的體驗,我感覺這臺發動機在S7上仍然展現出家用車的穩重風格,這倒不是說發動機的動力不足,而是在調校上可以感覺到比亞迪在盡量避免渦輪增壓發動機帶來的暴躁情緒。這樣的結果是,起步初段并不會感覺加速特別迅猛,而加速到中速段,才會感覺到動力其實是完全符合需求的。
雙離合變速器的特征非常明顯,單純松開剎車踏板車輛會呆呆的停在原地,而不是馬上進入怠速狀態,這在城市擁堵路段不斷跟車時會顯得有些麻煩。變速器的調校同樣注重平順性,應該說相比比亞迪之前的自動變速器,這臺雙離合變速器提供了更佳的平順表現。
S7方向盤的重量稍稍偏沉,好在還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但是畢竟回轉的圈數還是比較多,在掉頭時還是需要你努把勁兒多打一圈。這樣的調校倒是符合SUV的需要,在沒有可變齒比的情況下,這仍是換取高速方向穩定性的有效方式。
加速和剎車踏板的設定都比較適中,只是剎車響應在初段的表現不夠清晰,輕踩剎車踏板并不能顯著的控制車速,尤其面度剎車距離較短的情況時,經常需要我在踩下剎車后,在狠狠補上一腳。這樣的調校風格倒是很適合女性駕駛者或者帶著一家子家人時的駕駛狀態,畢竟你也不希望家人在后排說笑時因為一腳生硬的剎車而戈然而止。
比亞迪S7的底盤調校表面上顯露出一種謙謙君子一般的姿態,在鋪裝道路上平穩行駛時,一般的小震動都能夠懸掛過略掉。而真正遇到較大的顛簸時,還是可以感覺到懸掛后程留有一些“硬骨頭”,拉著一車人看見減速帶時建議還是不要瀟灑的一笑而過,否則就要小心后排丈母娘的白眼了。
試駕總結:
客觀的說,在試駕過程中,我也發現了比亞迪S7的一些小問題,但是整體來看我仍然要給這款車給予一個較高的評價。在我看來,比亞迪是個知道“誰是我的目標用戶”以及“他們到底需要什么”的廠商,正如我在開頭設計的場景那樣,如果我也是這樣的一個人的話,我可能也會考慮一下比亞迪S7這款車的。從理性的角度看,它的價格、它的7座SUV定位、它的高配置都是我所需要的,同時它還能通過一些突出的特性,從感性層面的俘獲我。
在我拍攝比亞迪S7時,不時有各種路人過來看車,他們大多看起來就是普通的上班族,還有一些年齡偏大的男士。當得知這款車只有14萬時,雖然沒有表現的太過驚訝,也都是頻頻點頭。我想如果他們中正好有購買這個價位車型的意向的話,之后一定會去4S店好好看看這款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