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什么原因,或者說是噱頭,至少英菲尼迪近些時日以來在國內的認知度激增不少,作為日產旗下的豪華品牌,除了被人熟知的FX系列,當屬G系列了,當然現在全部更名,采用Q或QX加數字的方式來代表車系,在G系列當中,G37憑借著著名的VQ37發動機成為了眾多年輕人或是追求性能的消費者競相追捧的對象,當然定位運動型豪華轎車的它不能眼睜睜的看著3系、IS等一眾競爭對手搶奪天下,自己卻在吃老本,在幾個月之前Q50(改款G系列)已經在北美地區正式上市,下面讓我們通過圖片來看看這款更名后的G系列表現如何。

現款國內在售的G系列車頭部分絕對是飽受爭議的地方,不過英菲尼迪似乎有著自己的堅持,在Q50上車頭的線條更加飽滿與豐富,艙蓋下滑的線條與全新設計的中網連接在一起。

至于中網的造型,我想不出比大家經常用在雷克薩斯身上的“紡錘型”更為合適的形容了,但兩者絕對是擁有著完全不同的氣質,中網面積比老款更大,由原先的橫幅式改為網狀,將那份內斂徹底“撕碎”。


車頭的雷達、后視鏡上的探頭與后視鏡下方的攝像頭將為車輛帶來全景影像、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相信進入國內后,這些功能也都會被保留下來。

近兩年發布的車款如果頭燈部分沒有LED元素好像都說不過去,Q50也自然未能“免俗”,燈眉及近光燈周圍的半圓形“鉆石”狀日行燈點亮后視覺效果相當出色,轉向燈與霧燈集成在同一區域,周邊黑色的塑料裝飾與中網搭配起來更顯運動。


車側的比例近乎完美,整體非常和諧,后窗處曲線裝飾應用的恰到好處,與柔媚與力量感交織的雙腰線設計搭配相得益彰,車頂的弧線順勢下滑至尾箱,給人一種掀背車的錯覺,當然,目前國內在售的G系列擁有兩門版車型,相信Q50也應該會退出雙門車型。Q50在北美地區標配17寸輪圈,圖片中的19寸輪圈為選裝件。



車尾的設計仍是具有濃重的英菲尼迪氣息,尾箱上沿微翹,牌照區一上一下擁有兩條鍍鉻裝飾,這在現款英菲尼迪的車型上都可以找到。



保險杠兩側隆起,具有很強的肌肉感,向中間過渡時逐漸趨于平緩,兩側粗轉的排氣管被包裹在內,不知這樣的口徑會不會帶給我們激動人心的聲浪呢?尾燈整體全部采用LED光源,左右分別采用四條曲線勾勒,相信夜間的辨識度也會非常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來到車內,Q50不僅僅是靠內飾的做工和用料吸引顧客,非對稱的中控區,外加名為Infiniti InTouch的多媒體觸控系統足以令人興奮不已。

這套系統分為上下兩塊屏幕,下方的屏幕用來選擇功能,上方的屏幕則用來呈現內容,兩者分工明確,在排擋桿后方還有旋鈕可以操作。

不過我們也看到,像空調、座椅加熱這種經常需要操作的功能設置了單獨的實體按鍵,這無疑為車主在駕車時操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這種不一味追求科技感、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還是值得我們贊揚的。

方向盤十分粗壯,被細膩的皮質包裹起來握感應該不會差,設置在方向盤后方的換擋撥片較長,在轉向時更方便駕駛員進行升降位的操作。多功能按鍵較為常規,左側為多媒體和藍牙電話的操作,右側為巡航系統的操作。

儀表盤仍然是雙圓的造型,搭配藍紫色的光圈更加突出運動感,不過與這比起來,還是轉速表的那個“9”讓人興奮感來的更容易,中央彩色液晶屏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細膩程度較好。

對于動力系統方面,北美地區目前提供兩款可供選擇,一款是沿用與國內在售的G37同樣的3.7L V6發動機,根據目前的數據來看,最大功率258千瓦,最大扭矩363牛·米,另外一款以3.5L V6為基礎的混合動力車型,動力略弱,但燃油經濟性更強,兩款動力系統匹配的都是一臺7AT變速箱,在這個渦輪縱橫的年代,自然吸氣不僅僅是發動機的一種工作方式,更多的是體現了那份難尋的執著。


編輯點評:Q50擁有更為激進但又更為協調的外觀,全LED尾燈與Infiniti InTouch觸控系統完全迎合了當下潮流,不過Q50雖然是全面改款的車型,不過從它身上還是可以看到G系列的影子,這種品牌特有的設計語言得到了很好地延續,所以總體看來,不論是外觀、內飾還是動力總成,只要進入國內后定價較為合理,它將完全有實力與同級別勁旅相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