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上海車展α7、β5概念車的首發亮相,到年底前這兩款量產車的正式上市(瑞虎5將在11月28日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推出兩款重要的轉型之作,奇瑞的這套組合拳打得還真夠迅速。雖然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放在汽車圈內還得適當得加些砝碼。而相比艾7,我覺得瑞虎5更有力度一些,因為這一拳重重得砸向了目前最火爆的緊湊級SUV市場上。那么瑞虎5是能給對手致命打擊呢?還是說只是花拳繡腿呢?相信通過它主被動安全的“內在功力”你能從中得到答案。
跟上次艾瑞澤7 25%碰撞測試的場地一樣,此次瑞虎5主被動安全體驗之旅也是在奇瑞蕪湖工廠舉行。不過不同的是,這次并沒有讓我們參觀實車的碰撞,而是從行人安全的角度出發,讓我們參觀了模擬行人下腿型碰撞的試驗。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一,25%小面積碰撞目前還不涉及SUV車型;二,SUV對行人的危害比轎車更大。
在真刀真槍亮家伙前,奇瑞試驗和整車技術研究院院長馬德仁,向我們介紹了瑞虎5開發及需要進行安全測試項目的全部流程。包括高配車型搭載的BOSCH最新9.0主動安全ESP、同級別領先的整車視野以及“Y”、"O"、"井"型的車體構架。每一項都顯示出奇瑞對瑞虎5的良苦用心以及對消費者的業內良心。
其實這里的碰撞要求已經遠遠超過了國內的標準,目前我國正面碰撞只有二個數值,50公里(100%正面)和64公里(40%正面)。但考慮到在市場上、道路上經常碰見的情況,比如撞樹、撞電線桿、大卡車追尾、兩車不同角度的對碰等等這些情況都是有的,但是國家法規是沒有規定的。
在主動安全方面,除了那些常見的電子介入制動系統外,奇瑞還致力于在正常駕駛情況下,在警告后可以避開碰撞的更多人性化、智能化的安全配置。比如車道偏離預警、駕駛員疲勞監測等。
一般來說視野好的話,跟前擋布置角度有關,如果前擋豎直的話,風阻就會大,油耗就會高很多。而在針對我們這樣的質疑下,專門負責瑞虎5性能開發的陳文敏部長告訴我們一個實數——瑞虎5的工信部油耗為8.2L。而奇瑞自己測的實際綜合油耗也在8.5L左右,這其中包括城市道路,山坡等路況。而在上海同濟大學的風洞試驗室實測瑞虎5風阻系數是0.368,目前這個系數在國內合資水平來說可以排數一數二的,正常的SUV車型能做到0.38就非常好了。
通過與馬博士的交流,我們得知蕪湖的這家安全實驗室獲得了CNAS(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證書,這表示這里合格出廠的車型可在全球60多個國家中通用。另外,奇瑞還擁有英國VAC認可的出口歐洲資格證。只需把歐洲安全測試的評委請來,在蕪湖這里進行測試,合格后便可銷往歐洲。無需把車拉到歐洲去進行試驗,大大提高了出口海外的效率。只不過瑞虎5還沒有同步歐洲上市的打算。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再經過一番“紙上談兵”過后,我們終于有機會一睹實車的風采。來到模擬行人碰撞實驗室中,一輛被高高架起的瑞虎5出現在我們面前,在它前面的是專門用來進行碰撞試驗的儀器設備。經介紹后,即將向我們演示的是模擬行人下腿型(小腿)的碰撞測試。這是SUV車型對行人危害最大也是最頻繁發生的事故。
實際上,我們當時在現場觀看時,這一碰撞只在眨眼的功夫就瞬間結束了。如果恰好你走了下神,那你能回憶的只是“砰”的一聲巨響了。試驗過后我們肉眼能分辨的也只是變形倒地的測試模具,而錯誤的以為瑞虎5并未發生任何改變。但經過高速攝像頭慢速回放之后,瑞虎5車頭所受沖擊的區域看上去像棉花一樣柔軟。這柔中帶剛的設計便是模擬行人碰撞實驗室所研究的方向。
終于有機會跟實車親密接觸啦。在這環節,廠商為我們安排了兩項測試項目,百公里制動和S型彎道麋鹿試驗。主要考察的是ABS的制動以及車身底盤的側傾韌性等。本來還應該有ESP車身穩定系統的考察,但可惜測試的為中低配車型,木有ESP。
至于為什么制動距離為42米呢?技術人員告訴我說這是目前國內主流自主SUV百公里制動的平均成績。而在我之后查閱易車網相關車型的測試數據時發現,哈弗H6的百公里制動為42.28米,是最接近42米的車型。這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呢?但不管怎么說瑞虎5上市之后的最大勁敵非哈弗H6莫屬。
全文總結:時至今日,瑞虎5已經進行了下線儀式、工廠參觀以及這次的主被動安全體驗之旅,至于通常安排在新車上市前的試駕活動則被推遲到了12月份(瑞虎5上市之后)。從廠商這樣的推廣策略不難看出,奇瑞把重心放在了更為內在的安全方面,而這對于一款家庭定位的SUV來說確實比所謂的動力操控更具賣點。
當然,瑞虎5的外在設計以及內在配置也都很令人滿意,萬事俱備的它只欠最后價格的強勁“東風”了。如果能在10萬-14萬元之間,將會對該級別中的領軍人物哈弗H6沖擊不小。相信在測試當中有意無意的與H6對比,在最終的售價上瑞虎5也會有所借鑒。這最終的答案將會在11月28日正式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