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不少豪華品牌,為了讓價格更加親民,紛紛將自家的產(chǎn)品進入了國產(chǎn)的行列。國產(chǎn)Q5已經(jīng)成為了國內第一款“吃螃蟹”的車型,上市以來一直熱銷。去年,奧迪把更時尚更年輕的Q3也進行了國產(chǎn),28.5萬的起售價也非常有吸引力,相信能吸引不少白領階層的注意。相比同級別的寶馬X1,Q3的空間也來得更加實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款國產(chǎn)Q3能不能成為入門豪華SUV的標桿。
外觀:年輕動感
第一眼看見Q3,你很容易就能認出這是一部奧迪的SUV。因為Q3的整體比例和造型以及家族式的大嘴臉譜都與Q5、Q7非常相似。不過走近細看,你又會發(fā)現(xiàn)Q3要更加的年輕,有活力,“身材”也要更加緊湊。大尺寸輪圈搭加上緊湊的車身比例,以及傾斜幅度較大的車尾造型,并沒有傳統(tǒng)SUV那么沉悶,讓人誤以為這是一款CROSS車型。
奧迪的任何一款車型,無論是頭燈還是尾燈,都是同級里頭最炫最潮的。
Q3的車身并不是很高,所以不需要腳踏板來輔助上下車,同時也能保證車輛的通過性。
想知道這是四驅還是兩驅的奧迪?看看中網(wǎng)有沒有“quattro”的銘牌你就知道。
Q3在同級別里并不是尺寸最大的,但卻是尺寸比例最正常的。X1雖然軸距比較長,但是車身太矮,太接近轎車了,所以空間沒有Q3來得那么實用。而源于同平臺的大眾Tiguan雖然車內空間更加實用,但是從外形來說又沒有Q3那么年輕時尚。至于MINI CUNTRYMAN,在外形上,可能沒有人可以阻擋它的魅力,但是這個車在實用性上是一個非常大的短板。總的來說,奧迪Q3是實用和外觀上的取舍非常均衡的一輛車。
Q3的尾燈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去到哪里都能吸引到你的眼球。
尾翼和行李架凸顯了不少年輕運動的氣息。
傳統(tǒng)的SUV車尾造型是非常垂直的,但Q3的車尾造型更接近掀背車的設計風格,后尾門呈接近45度角的造型,這樣的設計雖然會犧牲一點空間實用性,但能換來更奪目的外觀。
看見這個40會不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一部4.0的車子呢?其實,這個40代表著奧迪內部劃分的4.0自然吸氣的加速度,雖然這樣的表達方式有點牽強,但是我覺得非常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心態(tài),就是車尾標示的數(shù)字越大就越高級。遠遠看去,這么緊湊的一款車,遠遠看去感覺像是4.0的,你有什么感覺?
雖然防爆輪胎能減少車載重量從而達到省油的效果,但是就中國的路況來說,配備一個備胎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就試過開著一輛使用防爆輪胎的試駕車不幸扎胎(輪胎狀況已不能支持繼續(xù)行走),原來換一個備胎就能解決的事情,最后搞得要叫拖車收場。
Q3裝備的是18寸大輪圈,但并沒有一味地追求操控性而是用薄胎,而且50的扁平率還能保證良好的舒適性。
動力規(guī)格
我們試駕的是40TFIS的2.0T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155kW/5000-6200rpm,最大扭矩300Nm/1800-4900rpm,配有quattro四輪驅動。
與其搭配的仍然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渦輪增壓搭配雙離合變速箱是奧迪的看家本領,我們來看看這套動力系統(tǒng)究竟有什么也別之處。
試駕感受
Q3一坐上駕駛席的感覺就是,雖然外形比較跨界,但是坐姿的確是比轎車高,視野也比轎車好,車身也比較短小,在城市游走的壓力也比較小,就是一副傳統(tǒng)SUV的感覺。
低速行駛時,方向盤非常輕巧,油門動力也比較好掌控,發(fā)動機一千多轉的時候,動力輸出非常順滑,幾乎沒有拉扯的感覺。
在Q3上,奧迪也保留了駕駛模式的選擇,分別為自動、經(jīng)濟模式、舒適模式、動態(tài)模式,但是我試了好幾次從這幾個模式中切換,發(fā)現(xiàn)切換后的性格變化并不大,只是經(jīng)濟模式下多了一個滑行的功能,就是在你在高速行駛時松開油門,發(fā)動機會保持在怠速的狀態(tài)下滑行,從而達到更加省油的效果。
這臺2.0T發(fā)動機給我最大的一個印象就是平順,平時2000轉以下慢慢開不會感覺到有什么拉扯感,加速的時候只要舍得拉高轉速,動力很自然的涌現(xiàn)出來,變速箱的換擋動作也感覺不到什么頓挫感。另外,Q3的速度感也是特別地弱,急加速的時候,你聽到的發(fā)動機聲音非常小,眼前所感覺的速度也并不快,車身也非常平穩(wěn),但是你這時瞄一眼速度表,可能早已超出法定限速。這說明了奧迪所營造給駕駛者的安定感非常好,也非常符合作為一輛豪華車的定位。總的來說,這套動力系統(tǒng)非常高效,駕乘感非常舒適、輕松,很容易討好每一位駕駛者。
底盤表現(xiàn)
Q3的底盤源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PQ35平臺,前麥弗遜后四連桿獨立懸掛。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隔音,國產(chǎn)Q3依然保持了很均衡的隔音水準,日常行駛胎噪、風噪、發(fā)動機噪音都很合理,市區(qū)里中低速行駛是一部非常安靜的車。高速公路保持在限速120km/h以內,Q3的車廂靜謐性在同級來說可以說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同時,底盤的質感非常厚實,沒有因為使用了大尺寸輪圈而產(chǎn)生過多的零碎感,這應該要歸功于50扁平率的輪胎。
轉向,40TFSI版本的轉向輕而準,有著奧迪招牌式的細膩程度。值得稱贊的是,速度提升后力度加重的很合理,并不會感覺很突然。
Q3還是一部比較城市化的車型,一些小坑洼難不倒它,但是對于一些比較極限的惡劣路況,就不要去為難它了。Q3的舞臺還是屬于在于城市里的,日常駕駛起來非常輕松自在。
內飾:簡約清爽
Q3的車廂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簡潔、清爽,中控沒有繁雜按鍵,做工用料也沒有因為是國產(chǎn)而掉價。作為入門級的SUV來說,Q3的車廂氛圍還是能給乘客能帶來一種豪華、精細的感覺。
Q3車廂里的氛圍燈是Q7、Q5上都找不到了,這些細節(jié)都能體現(xiàn)這款車更加的年輕化。
仿金屬材質的飾板呈現(xiàn)一些蜂窩狀的造型,雖然沒有桃木飾板顯得那么高級,但是你要記得則是一款主打年輕人市場的車型。
方向盤的尺寸、握感都非常自然、舒適,多功能鍵、定速巡航、換擋撥片都集成在上面。
儀表盤是傳統(tǒng)的奧迪風格,黑底白字,易讀性高,液晶顯示屏的信息也非常非常,但設計感不強,沒有像奧迪的車燈的設計那么炫目
中控部分非常簡約,分工明顯,不用怎么學習就非常容易上手,上半部分是MMI系統(tǒng)的屏幕以及控制區(qū)域,下半部分就是空調控制區(qū)域,中間則為多功能設置按鈕。
MMI系統(tǒng)的控制按鈕不同奧迪的轎車位于檔桿的后方,而是移到了中控臺上,我覺得這樣的設計更加便于操作,因為在駕駛過程中往下看還是會對安全造成不小的影響的。
我們試駕的是頂配車型,功能非常齊全,駕駛模式、啟停系統(tǒng)、自動泊車、ESP、全方位的倒車雷達、陡坡緩降一項不缺。
空調部分使用了機械感較強的旋鈕控制,看上去可能會有點像手動空調,其實它還是自動的。帶autohold功能的自動手剎在等紅綠燈的時候非常好用,不會出現(xiàn)因為變燈而忘記放手剎的尷尬場面。
全景天窗面積非常大,雖然對前排乘客來說意義不大,但對于這些車身比較緊湊的車型來說,后排的開揚感會大大改善。
空間:日常使用足夠
前排座椅比較厚實,座墊軟硬適中,乘坐比較舒適。座椅調節(jié)的幅度非常大,無論是高高在上還是轎車化的感覺,都可以輕松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坐姿。
坐姿方面來說,Q3還是比較正統(tǒng)的SUV坐姿,座椅設定也比較高,還是有傳統(tǒng)SUV高高在上那種感覺。而對手X1則完全是轎車化的坐姿了,這兩臺車的坐姿也體現(xiàn)了定位上的差異。
后排空間在日常使用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不是加大型的身材,乘坐感覺還是比較舒適。中間隆起的地方,相對比奧迪其他車型來說已經(jīng)進步了不少,對于長途乘坐來說,后排中間座椅的舒適度還是欠佳。
中央扶手與后備廂打通可以在旅途中不用停車也可以從后面拿取東西,非常便捷。
后備箱空間不算大,但勝在內壁夠平整,方正實用。把后排座椅都放到之后,就可以擴充為一個十分可觀的裝載空間,外出郊游時,完全可以當做一個雙人床來使用。
尾箱門稍嫌重手,對于一些女車主來說可能開啟會比較困難,另外打開后比較高,如果奧迪能為Q3配上電動尾門的話,不但可以提升高級感,而且也更加方便。
總結:雖然Q3的外形比較跨界,但是它的骨子里還是一部比較純正的SUV。Q3的動力系統(tǒng)非常高效,行駛質感也非常值得稱贊。駕乘感受上還是保留了不少SUV的感覺,這也是它與轎車化的寶馬X1最大差異之處。寶馬X1操控更接近轎車,但Q3的空間卻更加實用。在定價上,Q3與X1也是叮當馬頭。這兩輛車是目前在入門豪華SUV上最大的對手,然后它們的性格卻又不是同一類型。總的來說,X1與Q3并沒有太大的沖突,X1更適合對操控性要求更高的消費者,然后Q3則適合那種喜歡高高在上、駕駛起來非常輕松,功能性更全面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