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介紹:駕駛北京40尋找“野路子”
目前在售的北京40共有3款車型,本次我們試駕的是最低配的2.4L手動穿越版,與其他兩款高配車相比,主要區別在于并沒有配備后橋限滑差速器(可選裝),并且輪胎尺寸與高配車型不同,試駕的這款穿越版市場售價為14.68萬元。
本次對北京40的測試我們將采用實際遠途駕駛的方式,看看它在各種路況下的表現如何,看看買了這款硬派越野車之后,它能在哪些方面給我們的生活增色,以及還有哪些方面是車主必須要硬著頭皮面對的。
出發前的車輛安全檢查必不可少,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本次的北京40試駕車我們是從公關公司處提取,燃油、油液檢查、輪胎及備胎、千斤頂、滅火器等等方面都已經確認正常了,要知道這些相關檢查將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如果您是進行越野的話,一條靠譜的拖車繩也會在必要時幫上大忙。
北京40的行李箱容積為276升,數據上看并不算搶眼,不過今天帶的這些東西倒是都輕松裝下了,當然如果您不需要后排座椅,也可以將后排座椅放倒,這樣儲物能力將會大大提升,可以達到600升。
由于本次攜帶了車載冷藏箱,它需要有外接電源供電,但是在北京40的行李箱中我們并沒有找到相應的電源接口,比較遺憾它只能充當保溫箱了,并不能制冷了,好在出發之前我們已經在冷藏箱中放置了一些冰塊,以防止食物變質。
光看北京40的外形,就知道它是個硬派選手了,在城市中駕駛,多少還是有些不太適合它,相對來講方向盤轉向力度以及離合器踏板都偏重,堵車時駕駛多少有些費勁。
由于北京40搭載的2.4L發動機注重低轉速扭矩輸出,這樣的調校比較適合去越野和爬大坡,所以起步時動力響應也很有保障,城市中跟車也很輕松,并不會讓北京40輸在起跑線上,而“嗡嗡”的發動機運轉聲甚至有一些大排量越野車的感覺。
高速行駛時,由于發動機轉速較高,運轉噪音有些明顯,不過相對來講風噪和路噪倒是沒有想象中大,車內乘客正常音量交談完全不成問題,只是當車速達到120km/h時,車輛的在加速能力明顯下降,并且由于轉速較高,發動機噪音上升比較明顯。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越野體驗:這才是它的游樂場
北京40作為一款硬派越野車,堅固的非承載式車身,可靠的手動分時四驅,一樣不少,同時,它還提供了扭矩可以放大2.5倍的低速四驅擋,這些都將成為它越野性能的加分項目。
之前說到北京40的調校風格在城市中駕駛并不輕松,但是到了非鋪裝路面,這里就是它的天地了,堅實的底盤可以給你足夠的信心,面對那些坑洼你甚至可以保持較高的車速快速通過,不用擔心底盤部件的強度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底盤不會有任何松散感以及異響。
首先我們駕駛它來到了一個越野測試場,測試項目就是爬各種坡度和不同路面的大坡。由易到難,前幾個比較緩的坡北京40幾乎可以憑借出色的扭矩輸出和較強的輪胎抓地力使用兩驅模式搞定。
主要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最難的大坡,通過車上配備的水平儀,我們可以看出坡度已經接近30度,還是非常陡的,并且坡面是沙土路面,附著力很低。頑皮的同事起初想步行上坡,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直接滑了下去。
這時就必須要切入北京40的低速四驅擋了,扭矩放大2.5倍,理論上發動機的輸出最大扭矩可以達到542N·m,動力將非常驚人,當然這也是為了極限越野和爬大坡時準備的。
掛入低速四驅擋后,動力輸出明顯暴躁起來,變速箱一擋時車輛沖勁很足,此時盡管車輛已經仰面朝天了,但是車輛并沒有表現出動力衰減,給駕駛者信心很足。
而下坡時, 4L低速四驅模式下,將變速箱掛入1擋,可以借助發動機轉速的限制,從而保持以較低的車速自動下坡,作用與下坡輔助類似,在此過程中我們只需控制好方向盤即可。
通過了這個大坡測試后,我們又將北京40開到了一個比較“天然”的越野道路,看看它的表現如何,在沒有裝配后橋限滑差速器的情況下,到底能應付何種難度的路面。
為了更加明白的說明問題,我們首先并沒有采用高速沖坡的方式,低速接近炮彈坑時,盡管懸架拉伸很長,但是由于炮彈坑較深,對角線車輪還是出現了懸空的現象,且懸空車輪由于不具備限滑措施,所以對角線車輪出現空轉,動力從而白白損失,最終挑戰炮彈坑失敗。
不過第二次挑戰這個炮彈坑時我們保持了一定的車速沖坡,最終北京40還是成功了,不過需要提示的是,如果您在野外也遇到了這種情況,一定要提前觀察好地形,如果盲目沖坡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
如果您選裝了北京40的后橋限滑差速器,那么當后輪打滑時,限滑差速器可以將30%的動力傳遞到有附著力的后輪上,來幫助脫困,理論上通過交叉軸是不成問題的,所以說如果您經常深度越野的話,后橋限滑差速器一定會幫上您大忙。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峽谷穿越注意事項:提前了解輪胎和路況更重要
在經過了之前的測試后,我們駕駛北京40來到了一條峽谷穿越路線,在這里對它的輪胎要求較高。我們試駕的這臺北京40低配車型裝配的是偏重公路行駛性能的H/T輪胎,高強度越野時,并不能提供強大的抓地力,同時胎紋較淺,如果行駛的道路上鋒利的石塊較多的話,還是有一定爆胎的風險的。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北京40的中高配車型則配備了更強悍的A/T全地形輪胎,胎紋更粗,抓地力更棒。
輪胎知識普及
常用的SUV輪胎主要有三類:HT、AT、MT,它們分別代表高速鋪裝路面、全地形、泥地三種使用取向。
公路胎:俗稱HT輪胎,輪胎的特點是胎壁柔軟,胎面花紋細密,講究在公路上行駛的舒適與安靜。
全地形胎:俗稱AT輪胎,是越野愛好者使用最廣的型號,AT胎的設計形式比HT輪胎更加千變萬化,相對于HT輪胎,AT的胎紋略微粗獷,胎牙的間距比HT略大,這種設計的負面效果是公路性能下降,噪音增大。
泥地胎:俗稱MT輪胎,只有越野發燒友和特殊路段工作者才會選用,與AT輪胎相比,MT的胎壁更加堅強,胎牙更加夸張,胎牙之間的距離明顯偏大,便于泥地行駛的時候慢速排泥或高速甩泥,另外在一些惡劣的地面上(如凹凸不平的巖石)更容易增加附著力,在公路上行駛MT輪胎的噪音很大。
由于對本次穿越的峽谷道路路面情況不是很了解,所以穿越到路面情況比較復雜的情況時,隨行的同事都會在前面提前了解路面情況,并且對一些鋒利的石塊進行清理,在這野外穿越時也是比較關鍵的。
最后我們還對北京40進行了綜合路況油耗測試,這次我們還把深度越野計算在內,看看本次行程它的綜合油耗表現如何。測試行駛總里程為323km,一共消耗92號汽油41.09L,花費人民幣320元,計算下來的百公里綜合油耗為12.7L。考慮到本次我們經歷了比較高強度的越野測試,并且還有擁堵的城市道路,能夠得出這樣的成績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用車體驗:有范兒,但也有細節可以提升
總結:這次長途駕駛和野外穿越北京40還是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即便這款最低配車型沒有配備后橋限滑差速器,但是面對一個個越野項目,它最終還是都輕松完成了。至于說日常駕駛上,回頭率是無庸置疑的,不過較重的離合以及轉向在走走停停的城市中,是您必須要接受的。
所以整體來講,北京40對于那些想要購買SUV的人來說是愛憎分明的,有人愛他的硬朗外形和可靠的野外行駛能力,而不喜歡它的人會覺得它的駕駛舒適性和乘坐舒適性較低,經常在擁堵的城市中駕駛會比較容易疲勞。而通過我這幾天的接觸,我覺得如果您酷愛越野,北京40更適合作為您的第二輛車,當然前提是您還有一輛適合在城市中駕駛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