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負擔
汽車是便捷人類的生活工具,尤其是對于醫護工作者來說,他們的時間更緊迫、更寶貴,選擇私家車出行可以節省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從而投入到救死扶傷的事業里。但對于選購車輛,他們有自己的煩惱。
梁海婷 愛車車型:東風本田CR-V
所在醫院:山西大同第四人民醫院 科室:門診
選擇多也不是好事
梁護士現在開的是父母的車,一直想買一輛自己的車,但是現在車型選擇太多,讓她挑花了眼睛。平時上班已經耗盡了她大部分的力氣,很難再有時間和經歷專研哪個車有哪些技術,對比配置。對車輛一竅不通的她想把這個難題交給父母。但是父母也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父親說,買一輛SUV,空間大,底盤高。母親說,買一輛轎車,優雅、穩重,像女孩子開的車。如今車市繁榮似錦,各個級別的車型都是競爭激烈,同質化的現象突出。購買到一輛稱心如意的車型,不是一件那么簡單的事情。因此,對沒什么時間的醫護工作者來說,選擇多也許并不是什么好事。
高醫生 愛車車型:上汽大眾途觀
科室:急診
“慢慢”搖號路
高醫生是去年購買的第一輛車,在此之前他都是擠公交上班,有時候下了夜班,沒有公交車,他只好打車回家。一個月下來,出租票累計了不少,可是生活的幸福感并沒有提高多少。所以買車的想法在他心里慢慢萌芽。當高醫生做好了買車的心理和金錢準備之后,北京開始限購了,“車輛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漫長的搖號開始了,為了這個指標,高醫生沒少受罪,每一次公布中簽都是一次煎熬,一次次的期待,一次次的失望。高醫生途中甚至放棄過一陣,最后因為實在需要一輛車,所以又再次參加了搖號。雖然最終高醫生是搖到了號,但是時間也過去了幾年,其中的辛苦不得為外人所知。
朱醫生 愛車車型:東風本田思域
所在醫院:北京海淀醫院 科室:外科
超高的時間成本
朱醫生表示,在北京,想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車真是不容易。在兩年的等待之后,朱醫生終于有了指標。但是買什么車,成為了朱醫生最頭疼的問題。網站上的信息五花八門,家里人的意見也是七嘴八舌。選定了幾款車,卻因為工作比較忙,而遲遲沒能實際體驗。一直拖到了牌照到期前最后一個月,朱醫生才選定了本田的思域。但又因為排班時間的原因,周末不休息,無法到更多的4S店比價,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看車、訂車、提車的全過程。剛買完車的朱醫生在網上瀏覽時,發現自己的車還是買貴了一萬多元。朱醫生無奈地表示,“沒辦法,這時間成本真是高啊。如果有一款可以比價的APP那該多好。”
環保生力軍
醫護工作者對于社會普遍有一份責任心,看著日益被破壞的環境,逐年上升的發病率,他們愿意為這個社會、環境做點什么。在選車方面,他們愿意嘗試環保車型,就算現在新能源汽車還不太成熟,還有許多要調整的地方,不過總要有人第一個“吃螃蟹”。
尤院長 愛車車型:特斯拉
所在醫院:北京大學馨惠馨婦幼中心 科室:婦產科
低碳綠色新生活
汽車雖然不是造成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但也是犯罪分子之一,人們不能只想著自己的便利,就不顧子孫后代。尤院長提倡低碳生活,在選購車輛的時候盡可能地選擇低能高效的節能環保車型。現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車型,電動汽車的政策、補貼那么多,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很不錯。電動汽車不失為現在都市人的一種選擇,零排放零污染,綠色出行。
滕醫生 愛車車型:東風日產逍客
科室:神經外科
下一輛,新能源
在環保法規實施不到位,環保治理水平還跟不上的現如今,汽車造成的污染是城市污染的巨大來源之一。國家雖然在這方面下了大力氣,但是效果卻不怎么樣。新能源車是一種解決方法,滕醫生經常關注這方面的新聞,他本人也對新能源汽車十分感興趣,他坦言,下一輛車一定買電動車,又不用搖號,又省油費,還為城市的環境貢獻了力量。在他看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扶持還不夠,還應該加大力度,從上而下地推動無污染的出行方式。先讓一部分人開車、用上新能源車,讓這部分人帶動更多的人。
李公啟 愛車車型:斯柯達Yeti
科室:病理科
避免二次污染
許多醫護工作者看問題都很全面,李醫生雖然也十分推崇新能源汽車,但是他也表示,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因為如果一輛電動汽車的電池壞了,那它就是一種不可二次利用的化學廢物,如果不處理好,就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盡管我們政府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如果不對電池的回收利用嚴格監管的話,最后的效果可能不會如意。李醫生認為國家在這方面應該頒布強有力的法規來規范,并且制定嚴格的監管體系,保證電動汽車企業不會對環境、人們的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安全大過天
在對醫護工作者采訪中,我們發現,醫護工作者對于車輛的安全性十分看重,許多人都提到了選車選安全。見多了生老病死的他們,對生命健康、安全的領悟比一般人更深刻,所以在選購車輛的時候,他們也給我們提了很多建議。
張醫生 愛車車型:廣汽本田雅閣
所在醫院:山西大同第五人民醫院 科室:老干部科
科技提高安全性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智能汽車、互聯汽車等概念炒的很熱,但是在醫護工作者看來,這些都有點“虛”。張醫生認為,還不如實際地提高一下車輛的安全性,利用科技手段將車禍的可能降低到最低。他一再強調,人們在追求更炫、更科技的車輛配置的同時,一定不能丟了安全的前提。另外,他還認為,駕駛員的安全意識也要提高,不能因為現在安全配置提高了,就不管不顧了,車最終是靠人操控的。在行車過程中要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最好能夠利用現在的科技,提醒危險的駕駛行為,約束駕駛行為,將行車危險降到最低。
吳醫生 愛車車型:上汽大眾斯柯達明銳
所在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科室:兒科
安全無小事
在兒科工作的吳醫生對于選車擁有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選車的時候她就注重車輛的安全配置,有多少個氣囊,車身是什么結構,主動安全配置是否豐富?車輛的設計是否都是以保證安全為前提。一些看似平常的設計,在她眼里卻十分重要,比如中控的設計,能否保證在駕駛過程中,駕駛員的精力更集中在前面而不是研究各項按鍵的含義。吳醫生的患者都是小孩,早就培養了一份耐心和細心,在選車的過程中,吳醫生會事無巨細地把自己關心的問題搞清楚。
吳醫生 愛車車型:一汽豐田RAV4 科室:指揮中心
所在醫院:北京市紅十字會999急救中心
安全是選車的關鍵
吳醫生表示,現在人們對于安全的意識有所提高,選車都十分重視安全性。在醫院工作的他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所以更看重生命安全。吳醫生對于車輛的要求比較苛刻,安全性一定要是同級別最好的,他認為車輛是載人的工具,不是殺人的工具。安全應該成為每個選車人的關鍵因素,外觀再好看,動力再充足,沒有最基本的安全,那車輛就不能算一輛真正意義上的車輛。沒有了安全性,車輛就沒辦法給人們帶來方便和福祉。
牛醫生 愛車車型:一汽-大眾速騰
所在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科室:外科
兒童乘車安全也很重要
說到汽車,牛淏就說現在許多家庭選車不看重兒童安全,其實這個問題很嚴峻。許多大人認為孩子坐車不需要安全座椅,只要抱著孩子,孩子一定不會有問題,但是當發生事故時,大人的雙手根本給不了孩子保護,有時候還會造成傷害。所以選車的時候這些細節十分重要,是否有安全座椅卡扣,是否有兒童鎖,這都是十分必要的細節。但是許多家庭在選車的時候,都忽略了這些。牛淏選車的時候就很看重這些,他也希望媒體加大報道的力度,給廣大車主普及一下這些安全。
王洪波 愛車車型:長城M4
所在醫院:山西大同第四人民醫院 科室:婦產科
車內材料要安全
現代生活常見病和亞健康現狀的普遍性,使人們越來越感到健康的重要,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安全。看看朋友圈熱轉的文章,看看網站上點擊率超高的帖子,十之八九都是有關健康安全的。人們對于汽車產品的需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性價比、動力、舒適度上,而是要求健康、安全、環保。車輛的許多材料都是化學材料,王醫生認為,應該呼吁汽車企業多用天然、環保材料,不要枉顧我們消費者的健康。那些有毒的材料釋放的甲醛、苯等也許不會立刻致命,但是慢性的傷害是永久性的,等到想要挽救的時候就晚了。王醫生說,她就經常清洗車輛,注意通風,在車輛內部放一些吸收甲醛的竹炭包,以此來保持車內的良好環境。
張醫生 愛車車型:沃爾沃XC60 科室:心血管科主任
所在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重視車內環境健康
霧霾天氣讓這幾年的心血管病人增加了許多,無論是公眾還是政府部門都越來越重視霧霾對人身體的危害。霧霾天在外行走的時候,人們會選擇帶口罩,那在家里、車里呢?人們是否也同樣重視環境呢?張醫生認為,現階段,我們做的還不夠,許多汽車沒有配備空氣凈化系統,霧霾就這么長驅直入地進入到車內,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他希望這個配置成為車輛的標配。張醫生說自己選車,就一定要選擇有這個配置的,保證自己在車內的健康安全。如果現階段,車輛本身沒有這個配置,那也可以買一個外接的車載空氣凈化器,畢竟只有自己能對自己的健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