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國網】吊足人們胃口的吉利博越終于上市了。
當屏幕出現9.88萬價格的時候,現場掌聲雷動,甚至在經銷商坐席區傳出了口哨聲。
毫無疑問,作為與消費者溝通紐帶的經銷商來說,他們的態度是市場的“風向標”。
9.88-15.78萬元的售價區間布下10款車,不同配置車型之間差價已經“精確”到2000元——吉利對博越定價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實事求是地說,SUV市場持續火爆近來4年,吉利是缺席的,而博越的推出,是吉利在繼博瑞創造自主中高級車的銷量奇跡之后的“重磅車型”,也是吉利重回自主品牌領軍品牌的關鍵產品。
如果說博瑞的成功帶著些許的偶然因素,那博越勢必要把這種偶然降至到“0”——必須要以產品和價格說話。
畢竟,自主品牌緊湊級SUV市場,已經是刀刀見紅,博越不能有閃失。所以,博越的價格基本是與銷售火爆的自主品牌緊湊級SUV貼身肉搏的定價策略。
當然,從發布會現場透露出的“氣息”來看,吉利的野心不止瞄準自主品牌。吉利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杰說,博越全面對標合資品牌,按照國際化標準進行正向開發設計,承載著吉利破局SUV市場的重要使命。
的確,博越作為吉利歷時三年半打造的車型,錯失了一段“是SUV就能賣好、能賺錢”的大好時光。這,吉利其實很清楚。
吉利汽車造型設計副總裁彼得·霍布里表示,吉利造型中心不斷推出多款車型,每一款都讓我們的車主為之驚艷,并引以為豪;但同時他說,在中國市場,現在的SUV充斥著模仿設計,而吉利想要做的是做每一個人的精品車,我相信消費者會以買中國車位榮耀。
言外之意,吉利在產品上,首先確保的是原創設計,而并不是簡單產品對標、外形模仿、急迫搶食SUV市場紅利的策略。
筆者認為,在汽車技術壁壘逐漸打破的今天,卓越的產品設計與超高的性價比才是一個品牌最核心的兩個要素。
一旦找到正確的發展戰略與產品策略,車型的投放是一氣呵成的。當人們還尋找吉利GX7為何沒有走紅的原因的時候,今年吉利將推出帝豪GS與NL-4兩款SUV車型的消息已經坐實。
吉利汽車總裁安聰慧說:“2016年是吉利SUV發展戰略的元年,是我們打造強勢品牌的關鍵之年,我們要走精品化戰略,打造每個細分市場的標桿產品。”
博越作為一款全新車型,發布會上對具體產品力闡述的筆墨并不多,而更多則是圍繞“好看、好開、好智能”的展開。
對此,筆者認為,一方面是吉利想在規模空前的發布會現場更多的傳遞造車理念,提升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是吉利在研發、動力、制造等系統的能力已經在博瑞身上得到了體現,博越不須多言。
安聰慧說:只有高品質、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打動消費者,而博越就是這樣一款博采眾長的SUV。
牙克石零下45度冰雪測試、杭州灣動力測試、東海試車安全測試等一系列活動,已經是對博越最好的考驗。
但是,博越到底在消費者心中是怎樣的一款車,還有待普通消費者去切身感受并給出口碑答案。
【總結】:
對于如何看待博越這款車,最終的指標仍然是銷量以及后期消費者口碑。
但是,在中國消費理念不甚成熟的形勢下,山寨、COPY車型大行其道的同時,正向研發的車型往往因為某種堅持而被忽略。
因此,我們看到吉利博越一直在強調原創設計的理念以及高品質。在某種程度上說,博瑞讓消費者看到了吉利的蓄勢待發,而博越到來則是錦上添花——進一步把“設計+品質”傳遞給消費者,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吉利精品車”的認知。
至于銷量數字,并不是最核心的,因為吉利在沃爾沃背書吉利、博瑞背書博越的章法的背后,是在下一盤活棋——讓每一個車型都能在市場上步步為營地“活下去”、“火下去”。
在這個策略的主導下,銷量自然不會差。況且,博越在購置稅廠家直補4000-6000元后,消費者實際購買價格區間是9.48-15.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