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對于許多的上班族來說,在北京、上海等這類型的大城市,經歷早高峰晚高峰簡直是要做好戰斗準備的。不論是地鐵還是公交,不僅擁擠不堪、耗時很長,而且成本花銷很高。近日,來自中關村在線的一位資深編輯就電動車出行算了一筆出行賬。
●如果不用電動車每年的通勤成本是多少?
如果要計算電動車能省多少錢,那么肯定要先算算采用一般的出行方式要花多少錢。這位編輯首先就為大家算了“地鐵+共享單車”和“公交+共享單車”這兩種組合出行方式的成本。
編輯自己每日單程通勤距離約為20Km,所以他設定,日出行總距離為40Km,每周按6天計算,月有效出行日數為24日(共享單車按30天計),一年按12月計算。
地鐵+共享單車成本統計:月均支出271元,全年累計3252元
具體算法如下,地鐵單程5元往返10元,按照北京地鐵的階梯票價折扣來計算,滿100元之后乘車8折,滿150元之后乘車5折,也就是每月有10天按照正常票價計算,7天按照8折費率計算(往返成本8元),7天按照5折費率計算(往返成本5元),月地鐵開支為10天×10元+7天×8元+7天×5元=191元。
地鐵+共享單車費用具體計算細則
以上僅僅是正常上下班通勤的地鐵成本,如果外加一些偶爾需要前往其它地方的出行成本,每月再加50元是差不多的,共享單車按每天1元計,地鐵+共享單車的方式每月成本總計271元,年總計3252元。(根據有關部門公開資料,2015年北京市人均交通年支出已達3291元)
公交+共享單車成本統計:月支出為146元,年總計1752元
如果是公交+共享單車,公交單程2元往返4元(已計算折扣),偶爾前往其它地點每月20元,共享單車每天1元計,公交+共享單車出行月支出為146元,年總計1752元。
其中法定節假日減少出行需求與偶發遠途出行需求抵消,不考慮打車和順風車等不可預估的出行成本。經過長時間驗證,上述成本與實際發生量基本一致。
一年用公共出行方式都有這么大的花銷,你有體會嗎?
●用小牛電動車每年的通勤成本是多少?
那么,算過了公共出行成本,用小牛電動車出行能省錢嗎?
這位資深編輯表示,如果使用電動車通勤,每年在出行成本上最多可以節省超過2000元的真金白銀,這對于很多用戶來說,絕對是一個無法被忽略的節流策略。這是真的嗎?接著往下看。
親測小牛電動出行的編輯表示,他日常使用的電動車為小牛N1S Sport,該車售價6899元(不算牛油保),單次完全充電耗電量不超過2kW·h,由于日均電池使用量約為50%(該車實測續航90Km+,日均通勤距離40Km),所以日耗電量以1kW·h計算。
電動車騎行大致路線
按照北京市居民階梯電價計算,普通家庭電價以0.5元/kW·h計算,電動車日電費開銷為0.5元,月出行日數以30天計,月電費成本15元,年電費成本180元。
而在單次騎行20公里的強度下,小牛N1S電池壽命能輕松維持五年。那么,在這5年中硬件成本為一輛原裝車6899元,以殘值率10%計算,電動車的年折舊為18%,折合年均車輛硬件成本1241元。而加上每年使用的電費,小牛N1S動力版年使用成本應該為1421元。
小牛N1S動力版年使用成本為1421元
iPhone7售價
如果每天騎小牛電動N1S上下班,相比地鐵+共享單車每年3252元的出行成本,一年就能省出超過1800元,省下來的錢購買半部iPhone7。這筆經濟賬,會過日子的人都能來算一算了。
除了經濟成本,這位編輯還算了一下這三種出行方式的時間成本,最后發現從時間來看,其實這三種出行方式效率不相上下。
三種不同交通工具的通勤單程時間對比
然而編輯列舉的這三種出行方式是在單程20KM的背景下進行的測試。事實上,這位編輯也認為,在一些近距離代步方面,電動車遠比公交車快速便捷,也比自行車更具效率。
綜上所述,從低成本和靈活性的角度來看,騎行電動車上下班既省心省時間又節約花銷。這對于上班打工族來說可能是最優出行方案。而小牛電動在過去的幾年里不斷成熟和豐富產品,其本身具有的智能化、超長續航以及高顏值,也讓它成為了很多個性用戶智能出行的不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