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經典代表著永不褪色,那么毫無疑問,紅旗品牌完美詮釋了何為經典。斗轉星移,經過歷史的積淀,紅旗就像舊時的老照片,被時間沖刷的更富有光彩和韻味。
作為中國民族轎車工業的代名詞,當我們談論紅旗時,不僅局限于對紅旗的各種車型如數家珍,更多的是對那傳奇、充滿自豪的輝煌歷史的向往。從紅旗轎車的前身“東風”轎車,到第一輛紅旗CA72型轎車的誕生,乃至后面的各種車型,除了為中國轎車工業打下根基,也代表了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汽車工業水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國產第一輛防彈紅旗車,探尋它背后的故事。
說起防彈車,許多人腦海中首先想到的便是在各種電影大片里面出現的金屬怪獸,集科技與設計于一身的防彈車讓不少人為之著迷。然而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我國便已經成功研制出了真正的防彈車。
1965年對于一汽人來說,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他們將進行我國第一輛防彈車的試制工作。一旦成功,那么祖國的汽車工業水平無疑會更上一層樓。因此,雖然這是個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一汽人仍然堅定信念,埋頭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當時防彈保險車的樣車有兩輛:一輛是前蘇聯的吉斯;另一輛是捷克的斯柯達。盡管如此,一汽人在試制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三個難題:一是前后多層復合防彈風擋玻璃的制造。樣車采用的是老式的平面玻璃,而紅旗防彈保險車必須用曲面玻璃。經多次溝通和無數次的試制,一汽人終于按時完成了風擋玻璃的制造。二是裝甲鋼板的制造。這是與包頭617廠共同設計試制而成的。三是如何改進全新大V8發動機。據當時的設計師回憶:防彈車自重5.5噸、300匹馬力、扭矩550牛·米,并要在四擋上直接爬13度的坡。如此重的車,外形和機艙位還得跟三排座的紅旗一樣,否則就不能起到保密作用。
針對第三個難題,負責發動機的設計師幾乎一天24小時地待在實驗室里,分析怎么改進發動機。為解決大功率發動機的問題,參考了美國的凱迪拉克。關于燃燒問題和功率問題,采用萬能辦法解決,如用鐵將鑄件焊接起來進行測試。這樣過了約一個月,發動機性能試驗一舉成功,馬力達到320匹。1967年4月的一天,凌晨4點多,發動機試制成功的消息傳來時,設計師卻累得趴在試驗場外的椅子上睡著了。
1969年4月,這款沿用了紅旗CA770經典外形的第一輛紅旗防彈車終于試制成功,并獲得了CA772的編號。無論是一汽人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還是與其它工廠的合作,都表明作為我國第一輛安全系數最高的高級轎車,紅旗CA772的誕生集合了所有關心民族汽車工業發展的中國人的力量。
1972年,主席正式換乘了紅旗CA772型高級防彈保險車,他真的沒想到紅旗轎車竟然在幾年內取得如此大的進展。這輛車的內置空調更是讓老人家端走了乘坐蘇聯吉斯車時腳下降溫的那盆冰水,取締了沒有空調的蘇制轎車。紅旗轎車從此也在中國轎車史上樹立了讓人敬仰的豐碑。
數十年風雨展宏圖,一汽人不僅創造了中國第一輛小轎車東風牌轎車,更締造了中國人自己的高級紅旗防彈保險車,國人的夢想得到了實現,中國汽車人打造民族豪華品牌的故事也被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