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國網】60余載的風風雨雨,造就了一代名車豐田LC系列,憑借著極為可靠的質量與優異的性能,任憑路況多么復雜,環境多么險惡,豐田LC系列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因此,該車型早已經被打上了堅毅、可靠的標簽。時至今日,隨著FJ酷路澤的停產,豐田LC系列共擁有兩個分支,分別為代號為LC150的普拉多與LC200的蘭德酷路澤。憑借著差異化的設定,兩款車型互有補充,各自在其領域內獨領風騷,本次我們試駕的是普拉多VX NAVI車型,作為LC150的頂配車型,該車型能否延續前輩車型的一貫品質,我們拭目以待。
整個豐田LC系列擁有超過60年的歷史,而普拉多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分支,年齡稍小一些,編輯就先跟您聊聊LC150這個特立獨行的分支。眾所周知,豐田最著名的莫過于LC系列,而普拉多則是從LC70系列被徹底分出來的?;氐?990年4月,普拉多(Prado)作為一個獨立車系被徹底從陸巡中分離出來,雖然在很多國家依舊被稱為Land Cruiser、Land CruiserII等名稱,但是其大燈、前保險杠、進氣格柵等都進行了重新設計,并且前懸架也更換成了螺旋彈簧剛性懸架,操控性更好。
到了1993年,比起LC70更長的新一代普拉多(霸道)被生產出來,并且其內部代號為LC90,并且這個車型是獨立于LC70的,同時在很多地區,70與90共同生產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在動力方面,由于車身尺寸的加大,新車型也換裝了排量更大的2.7L/3.4L引擎。而在之后的改款車型中,LC95可能大家都不會陌生,由北汽引進“技術”生產,并且命名為北汽路霸。
而隨后到了2002年,代號為LC120的普拉多被推出,這一代也是被國人最為熟悉的一代,在國內由一汽豐田生產,并且命名為霸道,正是這一款車型,使Prado成為了全民皆知的車型,而獅子廣告門事件也并沒有影響消費者對于霸道的熱衷。這一代車型在外形上可謂“翻天覆地”,霸道變得圓潤了不少,并且也開始向著豪華邁進。
轉眼到了2009年,代號為LC150的普拉多被正式推出,相比較前代車型,新車型又回歸到了“方方正正”的設計,搭載了2.7L以及4.0L兩款汽油發動機,并且還有三門版以及五門版本可供選擇。該車型不僅皮實耐用,同時不挑油的優勢使其在祖國的西部大放異彩,無數消費者被普拉多優異的性能所征服。
而到了2013年,LC150進行了一次中期改款,換上了全新的外形設計,尤其是兇狠的獠牙令人印象深刻。兩年后,也就是2015年底,在面對日益嚴峻的環保要求,為了取代現款4.0L排量車型,搭載全新3.5L排量的普拉多被正式推出,而本次我們試駕的主角就是這樣一款3.5L VX NAVI版本(以下簡稱普拉多)。
外觀:還是那個高大威猛的霸道
由于是中期改款,該車型在車身輪廓上與前款車型基本保持一致,在前臉做出了較大的改變,車頭依舊寬大,并且大量平直線條的使用勾勒出普拉多十足的陽剛之氣,而中網五根寬大的裝飾則力量感十足,中間碩大的牛頭標無論在何處都給人很強的自信。此外,相比前款車型,普拉多的大燈變得更加兇狠,如同兩顆獠牙一樣的大燈不怒自威,與進氣格柵很好地結合起來。而車輛尾部則與現款車型相仿,簡潔干練的設計仿佛告訴人們,他還是那個能上天入地的普拉多。
內飾:豪華、科技兼顧 配置豐富
拉開車門,普拉多采用了上深下淺的內飾設計,并且中控臺極具科技感。大面積實木裝飾并不會感到老氣橫秋,反而會給人以“踏實”的感覺,這也正是普拉多想要表達的。中控臺采用了近似方形的設計,由上至下分別為多媒體、空調以及越野性能操作,各個按鍵清晰明了,上手完全沒有難度。與此同時,該車儀表臺也是十分強大,不僅可以顯示常規的油耗信息,包括車輛狀態甚至輪胎偏轉角度都能顯示,這對在非鋪裝路面上飛奔的普拉多來說非常重要。此外,該車也沒有忘記照顧后排乘客,不僅自動空調與座椅加熱都有配備,車頂還配備了多媒體系統,使得出門旅行更加舒服。
空間:內部空間寬敞 儲物空間豐富
定位于中大型全路況SUV的普拉多擁有4780*1885*1845mm的車身尺寸,而軸距則達到了2790mm,配備了第三排座椅的普拉多空間上還是有保障的。身高177cm的男性體驗者調整好坐姿,頭部擁有一拳三指的空間。保持前排不動,該體驗者來到后排后,頭部與腿部分別可以獲得兩拳的空間。而來到第三排之后,頭部與腿部空間所剩無幾,拿來救急或者體型嬌小的人士乘坐會比較合適。此外,普拉多還提供了大量的儲物空間,并且備胎也采用底盤懸吊的方式,對于車內空間有不小的貢獻。
動力:3.5L+6AT動力強勁 四驅標桿
動力方面,此次普拉多最大的改變莫過于搭載了全新代號為7GR-FKS的雙噴射3.5L V6發動機,該引擎具有缸內直噴與傳統電噴兩種噴油方式,其擁有206kW的最大功率,同時可輸出365N·m的峰值扭矩,與該引擎匹配的是一臺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此外,作為全路況SUV的王者,普拉多不僅采用了非承載式車身,搭配前雙叉臂后多連桿整體橋懸架,還配備了以托森為中央差速器的全時四驅系統,并且還有低速四驅,其低速擋傳動比為2.566:1。而兩把鎖在試駕車型上也是標配,普拉多的脫困以及越野能力毋庸置疑。
試駕感受:公路平穩 非鋪裝強大
調整好坐姿,得益于較高的車身,坐在車內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并且車內視野非常好,更便于觀察前方的情況。與之相對的,在狹小的空間內則有點“施展不開拳腳”,得益于配備的360°全景攝像頭以及前后共8顆泊車雷達,可以極大地降低發生剮蹭的風險(就算撞了也不吃虧)。
按下啟動按鍵,伴隨著一聲低吼,這臺3.5L的野獸已經進入待命的狀態。雖然普拉多的體重達到了2.3噸,但是油門還是比較靈活的,油門踩得稍重一點,車輛便有向前竄的感覺,這和發動機與油門的調校不無關系。雖然不如2.7L更為靈敏,但是輕同時平緩的油門給人感覺比較舒服。由于搭載了雙噴射發動機,電腦會偵測車輛狀態以選擇合適的供油方式,車輛低扭的表現很不錯,動力表現可圈可點。低速狀態下,由于采用了機械液壓助力,方向盤力度有點沉,在低速掉頭的時候,對于力氣稍小的女性來說可能會比較累。
隨著車速的上升,6AT可以帶來很不錯的平順性與燃油經濟性,并且會將發動機轉速維持在比較低的狀態,如果想要“降擋催功”,油門需要踩得深一些,變速箱才會心領神會。看得出來,豐田的工程師在為降低普拉多的油耗表現做著努力。而如果您認為這就是普拉多的全部實力,那就大錯特錯了。深踩油門(油門到底),變速箱會降幾個擋以確保動力輸出,由于自然吸氣發動機,并沒有渦輪機那樣迅猛的推背感,取而代之的則是源源不斷、內功深厚的感覺,可以很輕松地達到比較快的速度。這種慢加速保守,急加速澎湃的感覺到是與普拉多的定位相符,可以很低調,也可以很強大,就看駕駛員怎么發號施令了。
無論是低速行駛還是高速行駛,車身都異常穩健,這與車重和懸架不無關系,普拉多配備了前雙叉臂獨立后四連桿整體橋懸架,搭配懸架高低、軟硬可調在鋪裝路面上表現得很紳士,舒適模式下,較軟的懸架與較厚的胎壁可以過濾到大部分震動,并且依舊擁有很不錯支撐性,可以這么說,在市內開普拉多并沒有感覺那么“硬”,甚至還有“轎車”的感覺,但是看著兩邊轎車矮你一頭,會被拉回現實。
而來到非鋪裝路面上,普拉多仿佛換了另一個身份,在各種非鋪裝路面上都能一馬當先。通常來說,一般非鋪裝路面完全難不倒普拉多,該車型擁有32°的接近角以及26°的離去角,搭配最小215mm的離地間隙,基本可以無視一些“障礙”。
相比較其他車型,普拉多可謂武裝到了牙齒,憑借著兩大法寶KDSS(動態可調懸架)與CRAWL(低速蠕行),即便是小白,也能成為大咖(如果沒有經過訓練而去越野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高手都是車技+意識兼備)。在越野行駛時,KDSS系統放任懸架伸展,更長的懸架行程確保輪胎與地面接觸,有效地提升了穩定性與公路性,畢竟交叉軸這種不利于脫困的情況是每一個越野人都不愿意碰到的。
在面對各種障礙的時候,這臺普拉多還是非常穩定的,此時需要克服的是心里的恐懼感。如果遇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掛到低速四驅模式(此時電子穩定程序是關閉的),再鎖上中、后兩把鎖,這臺普拉多會進入最強狀態,一般的障礙完全難不倒它,只需要控制好油門與剎車,脫困比較容易。
而如果面對更為嚴酷的障礙又或者對自己的技巧不那么自信,普拉多還有CRAWL這個殺手锏,開啟后,車速共有5擋可調,車輛電腦會以很高的頻率檢測每一個車輪,不停地自動完成加油、剎車等動作,以幫助車輛脫困,而此時要做的就是控制好方向(如果一直輪胎都打滑,蠕行也不能脫困,要么倒回去要么等救援)。在完成脫困后,只需要踩下剎車,車輛便會解除蠕行模式。相比較競爭對手,普拉多擁有純粹的四驅系統,同時還有強大的電子輔助程序,一般的越野并不需要太費力氣。
總結:60余載的風風雨雨造就了豐田LC系列強大的性能與可靠性,它的越野性能一定不是最強的,但是面對非鋪裝路面所展現出來的可靠性才是其立命的根本。在全路況SUV車型中,普拉多可以稱得上是標桿產品,從無數被模仿、被仿制就不難看出其的地位。此次試駕車型令人印象深刻,空間寬敞、配置高,不僅動力輸出有保證,公路行駛比較舒服,在非鋪裝路面也同樣是一把好手,集眾多功能于一身,它依舊是那臺幾乎無所不能的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