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國網】對于北方的小伙伴來說,這幾天真的是太冷啦!本來以為夏天剛過,秋天才到,結果瞬間就有了進入冬天的感覺,呼嘯的寒風迎面直吹,讓人瑟瑟發抖。種種跡象表明,今年的冬天是比以往都冷的一年(貌似每一年都這么說),此時,一臉萌鼻的小編翻了翻衣柜,仰天長嘆:天啊!穿什么啊!冬天這么快就來了?!
不過,在給自己加衣服的同時,別忘了看看自己的愛車,因為極低的溫度不僅會讓車輛動力有所下降,冬季濕滑的道路也會使車輛的行駛能力受到影響,導致事故頻發。這不,為了讓大家能夠安全出行,小編特地總結了幾項有關冬季駕駛的注意事項,希望這篇文章能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No.1車窗及時除霧
冬季開車,由于車內外溫差大,最讓人擔心的就是車窗起霧了。想必很多車友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開了一會兒車,前面白茫茫的一片,啥也看不清楚,根本不能看清前方路況和后視鏡。這種情況在白天還稍微好一點,晚上就有點捉襟見肘了,不敢變道和加速,生怕發生交通事故,尤其是遇到遠光狗,危險系數會進一步加大。
其實,面對這種情況,第一時間要保持鎮靜,如果不怕冷的話,可以把車窗打開,讓空氣對流一下,霧氣慢慢的就會消散。此外,最常用的就是使用空調除霧法了,利用空調制冷除濕功能,通過降低空氣濕度而達到去除霧汽。同時,還可以用熱風吹玻璃,同樣也可以將霧氣吹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剛開啟熱風除霧時車內的霧氣會變的更大,這是因為內外溫差更大了,等熱風將車內的水分烘干后,霧氣就會慢慢消失。
NO.2駕車前先熱車
一到冬天,小伙伴們便患上了賴床癥。沒錯,躺在溫暖的被窩里,聽聽外邊呼嘯的北風,誰都想再賴會兒床。既然人有這種習慣,那么汽車也有這方面的需求。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一起來就讓它立馬投入工作狀態,干可累可累的活,久而久之,發動機很容易短命。
尤其是經過寒冷的一夜之后,發動機各摩擦面上的潤滑油已經基本消失,失去了油膜保護。同時,低溫促使潤滑油的黏度增大,附著力和流動性變差,增加了發動機啟動時的阻力。此時行車,會加大發動機的負荷,增加不必要的磨損。而熱車可以減少這種磨損,從而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那么,熱車的時間應該如何把握,是不是越長越好?其實不然,據老司機介紹,熱車的時間不宜超過1分鐘,最佳時間為30秒到1分鐘之間,只要發動機能夠達到穩定且正常的怠速,就可以行車了。與此同時,行駛上路時要緩踩油門,待水溫升高后即可正常行駛。
NO.3加防凍玻璃水、換冬季輪胎
玻璃水這種小件物品對于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尤其是對于污染比較嚴重的幾個城市,往往車停幾天沒開就落了一層厚厚的灰,相信在起步后許多車主都是先使勁兒噴啊噴。
不過,這入冬后,天氣逐漸轉冷,許多地區的最低溫度已經達到零攝氏度以下,不能隨意的噴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及時更換防凍型玻璃水,這種冬季用的防凍型玻璃清洗液,能夠保證在外界氣溫低于零下20℃時,依舊不會結冰凍壞汽車設施。
有人說,防凍的玻璃水沒多少錢,買一瓶換換就行了,那雪地輪胎值得換嗎?畢竟換一次挺麻煩的,到春天天氣暖和了還得換回來。不過,如果您是東北、西北等冬季特別寒冷,雪都有好幾尺深地區的朋友,最好還是換一條雪地輪胎吧。
畢竟普通輪胎花紋比較淺,在冰雪路面上摩擦力降低,尤其是冰雪路面行駛附著性能降低,容易出現打滑甩尾。要是趕上后驅車,后輪驅動負重較小,極容易出事兒。所以,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行車安全,還是乖乖的換上冬季輪胎吧。
NO.4冬季駕駛技巧
如何在雨雪路面安全行車,這也是個大學問。首要,還是老生常談的——慢,畢竟十次事故九次快,更何況是比較艱難的路況。其次,雨雪天開車一定要和前車保持足夠的車距,因為地面摩擦力大大減小,減緩了制動性,這就要求要提前剎車,當發現和前車的距離在縮短,一定要馬上收油減速并將腳放剎車踏板上準備剎車。
此外,在通過冰雪路面或行駛在冰雪路面時,打轉向時一定要要柔和,切勿盲目大幅度打方向,這會導致車輛失控造成危險,尤其是車里沒有ESP車身穩定系統的同學,更要小心了。與此同時,由于天冷路面容易結冰,如果遭遇路面有積雪或是結冰的情況,不要急剎車,合理利用擋位控制車速,否則很容易造成追尾。
在雨雪天氣使用燈光時同樣需要格外小心,眾所周知,這個時候需要開啟示寬燈和前后霧燈,因為霧燈可以更好的穿透霧氣讓其他車輛看到自己(不知道的趕緊復習科目一)。此外,霧天切記不要開啟遠光燈,因為遠光燈的光線高射,被大霧折射后容易射入對向行駛的駕駛員眼中,使其視線模糊。
【結語】看了這么多冰雪天行車的注意事項,可能需要廣大車友們慢慢去“消化”吸收。尤其是行駛在路上時,可以結合小編談到的幾點,親自實踐一下,這樣會很快掌握冰雪濕滑路面行車的要領。總之,雪天行車一定要慢慢慢,重要的事情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