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車主,想必您經常接到4S店、修理店的短信、電話提醒,又到換季保養的時候了!快來體驗免費檢測等等。擔心車輛出事故,或者貪圖免費的小便宜去檢測,結果一經檢測,毛病一堆,隱患無窮!
買車時,4S店說這車保養每次也就五六百元。買車之后,每次保養基本沒有低于1000元的!幾次還是近2000元!其實,并不是4S店欺騙營銷,而是在實際保養過程中,經檢查,有很多項目需要增加,而車主為確保安全不得不照做,因此多出一大筆開銷。
那么維修時,商家提供的那些清單里,哪些真該換?哪些其實不該換?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按照《保養手冊》上去操作,但是如果遇到一些手冊之外的情況,車主該如何判斷?
“過度保養”最毀車 七成毛病修出來
4S店為了企業利潤,提早或過度保養,讓消費者至少多花一倍錢,這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如何避免過度保養?多看說明書,定期要換的書上有說明。保養里程縮短、頻繁換件不但沒必要,而且傷車。車主可在保養前,問清楚此次保養的具體項目和費用,如果不是必要的保養,車主有權拒絕。
1、過度清洗漆面早衰
就如同人們如果洗澡次數過頻,可能導致皮膚干燥、老化甚至可能降低應對外界細菌的抵抗力一樣,給愛車“洗澡”的次數如果過多,同樣會導致車漆的早衰,一段時間后甚至引發車廂底板、車門底部等部位銹蝕腐爛。
所有的汽車美容店都不可避免、當然在一些街邊洗車點更是嚴重的是:重復使用的洗車抹布夾帶的泥沙會給車漆造成劃傷,這些細小的劃痕在夜間路燈的照耀下最為明顯,被稱之為太陽斑。太陽斑一嚴重,車漆的亮度也就下降了。也許車主們會說,要想增亮那就打蠟唄。這正是導致車輛油漆老化的另一個根源:過于頻繁的打蠟。
無論是拋光蠟或是上光蠟多少對漆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研磨,打蠟過于頻繁,漆面也就越來越薄,對漆面顏色或光澤都有影響。
建議:像專職司機一樣準備一個雞毛撣子,落點小灰就用它來解決,可大大減少洗車的次數。當然用撣子撣灰也要小心,避免劃傷油漆。正常落灰的情況下,10天洗一次車足矣。至于打蠟,如果選用比較長效的防水蠟的話,一個季度或是半年打一次也沒問題。
2、車用燃油和各種潤滑液過猶不及。
精挑細選,還常常買來一些汽車“補品”讓愛車進補一番。殊不知這高價買來的補品恰恰可能是毒品!轎車是一種非常精細的產品,對燃油、潤滑油、制動液和冷卻液等都有相應的技術指標要求。如果需要添加或更換,用戶應該參照使用手冊中的相關規定,保質保量地添加更換,千萬不可隨便使用油品,否則將給車輛造成危害。
很多號稱能增強動力、減低油耗的燃油、機油添加劑,不但不能實現廣告中所吹噓的功能,反而會使發動機的磨損加劇,嚴重的還會損壞三元催化裝置,造成汽車尾氣不合格。因此,愛車只要正常使用、保養,其實并不需要這些所謂的補品,如果真的有這個需要,也必須選用汽車生產廠家指定或認可的正規產品。
建議:已經使用了機油添加劑的請馬上更換機油,燃油添加劑也要使用廠家認證的產品。實際上,國內大部分油站售賣的燃油中已經添加了清凈劑,你也為此多掏了4分錢/升,沒必要另外添加了。
究竟哪些是必要的保養?
實踐證明,在我國,一級保養5000公里做一次比較好,二級保養2—3萬公里做一次。不要一聽4S店的人說不保養有安全問題,就被嚇得不得了。
只要車輛在正規維修廠做過二級保養,要是因車輛原因出了事,維修廠是要承擔責任的。以下為一些汽車常用件更換建議表,按表更換即可。
1、機油濾清器:5000公里
2、空氣濾清器:2萬公里
3、汽油濾清器:2萬公里
4、空調濾清器:2萬公里
5、火花塞:3萬公里
6、正時皮帶:8萬公里
7、傳動三角皮帶:4萬公里
8、雨刮片:1年左右檢查更換
9、減震器:出現漏油檢查更換
10、剎車片:3萬-6萬公里檢查更換
11、剎車盤:更換2-3套剎車片后更換
12、電瓶:2年左右檢查更換
13、發動機機油:5000公里
14、剎車油:5萬公里
15、防凍液:2年或4萬公里更換
16、變速箱油:5萬-6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