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現代完成了2012年查干諾爾湖治沙行動,并由此實現了該項活動的“第一個五年規劃”。自2008年發起至今,短短5年間,北京現代攜手現代汽車累計投入600余萬元,總共邀請近1000名志愿者前往查干諾爾湖,為草原腹地鋪上多達7.5萬畝的堿蓬、芨芨草等固沙植被,讓內蒙古查干諾爾的干涸湖盆上重新煥發出綠色的生機。
長趨腹地協力治沙
人們對內蒙古的印象一直離不開“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麗畫面,曾幾何時,查干諾爾湖也水草豐茂、景色怡人。但由于受到環境惡化的影響,查干諾爾湖終于在2002年枯竭而成了白茫茫的鹽堿干湖盆地。每逢春天強風侵襲,大風將卷起大量的鹽堿粉塵形成化學風暴,嚴重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乃至京津冀地區的空氣質量。
面對如此嚴峻的環境形勢,北京現代迅速承擔起了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加入到現代汽車“查干諾爾湖治沙行動”,在現代汽車生態園基地開展治沙活動。北京現代相關負責人表示,“環境保護一直是全社會最受關注的主題,北京現代作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企業公民,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環境保護事業,積極踐行環保諾言,為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這是一項使命崇高但任務艱巨的活動,在“查干諾爾湖治沙行動”中,從北京現代的領導到普通員工,從招募的車主志愿者到普通大學生,每年都有200多人躬身前往治沙腹地,克服重重困難完成治沙任務。
在治沙行動現場,參與活動的每人每天只有一瓶礦泉水,志愿者們連喝都舍不得喝,更不用說拿來進行洗漱;荒漠上一年到頭都在刮風,志愿者們每天都被風沙埋得跟兵馬俑一樣,他們戲謔說想不到自己也能演一把穿越劇。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北京現代的志愿者們平均每年完成近2萬畝的沙障種植。而除了人工種植,該項目還投入了不少治沙機械,大大提高了治理效率,把“現代速度”帶到了治沙當中。
如今,查干諾爾湖已恢復總面積達50平方公里的草場,成為全球范圍內草地恢復面積最大的單個地區,在衛星圖片中能夠看到湖盆區域已由前幾年的一片褐赭變成了郁郁蔥蔥的綠色,從昆蟲到鳥類都重新出現在湖盆中,查干諾爾湖現出了久違的勃勃生機。

千秋之利企業助力
北京現代董事長徐和誼表示:“北京現代必須汲取現代汽車和國內其他轎車企業發展的經驗和教訓,一開始就確定以效益型‘綠色汽車業’格局模式來實現北京現代的可持續發展。”
十年來,北京現代一直踐行徐和誼董事長的這一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加大了在各個領域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投入。無論是車教、電教助學還是抗震救災第一線,都能看到北京現代的身影。今年,北京現代建設的第三工廠,就是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采用最高標準而興建的綠色工廠;而查干諾爾湖治沙行動,則是北京現代CSR篇章中的另一筆新綠。
憑借在查干諾爾湖治沙項目上的勤勉付出,現代汽車入選了《企業社會責任中國榜》并獲得“生態文明獎”,此外該項目還被評為“跨國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優秀案例”。而對于北京現代在查干諾爾湖治沙行動上的努力,“生態和平亞洲”理事長白贊弘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強調說,雖然查干諾爾湖治沙項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的荒漠化問題,但是通過韓中兩國各界人士和企業的共同努力,這個項目一定會成為防治荒漠化的模范,并對急劇發展的荒漠化趨勢創造劃時代的轉折點。
不同于其它CSR項目,環境保護是一件永遠不會終結的事業,北京現代一直持之不懈地開發綠色汽車、開展環保運動、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等,打造“藍天計劃”,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為全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江山如黛,如何守護生存的家園是體現企業是否對社會負責任的標尺。十年間,北京現代已通過查干諾爾湖治沙等公益項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這些公益經驗將使北京現代成為主流車企的耀眼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