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粗魯、不浮夸、也不世俗,它們這種細膩的品格會引起許多人的共鳴。尺寸均衡、性能不弱、配置不低,再加上豪華品牌的標簽,這些suv會使喜歡它們的人越來越迷戀于此。
中型豪華suv,豪華suv車型中的一類細分車型,與那些大塊頭的頂級豪華suv相比,它們的體形略小,價格也更低。我們雖無法想起當年到底是哪個品牌率先推出這樣的車型,但是我們見證了它們以最快的速度出現在各個豪華品牌的產品陣營中。到了今天,中型豪華suv雖算不上是各類suv中最關鍵的角色,但缺少了它們,suv的世界將是不完整的。
奧迪、寶馬與路虎,很難讓人拒絕的3個汽車品牌,在各自的產品陣營中都擁有中型豪華suv車型。奧迪q5、寶馬x3與路虎神行者,三者都是同級車型中的佼佼者,但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技術儲備、不同的功能追求、不同的風格特性,又讓它們擁有互不相同的市場定位。
奧迪q5怕是三者之中出現最晚的,但發展卻是最迅速的。至少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對q5的認知程度要高于寶馬x3和路虎神行者。當然,這與奧迪品牌在中國市場得天獨厚的優勢密不可分,國產化的投放方式也為奧迪q5的大范圍普及創造了條件。作為第一款在國內投產的高端suv車型,奧迪q5具有各種天時地利的優勢,國產之后價格優勢也是其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寶馬x3如今已經發展到第三代車型,在此之前,寶馬x3已經走過了9年的歷程,被廣泛認為是中型豪華suv車型的開創者。但是在中國消費者中,這款尺寸稍小的豪華suv遠沒有同品牌中的x5知名度高些。原因是寶馬x3并不是一經面世就來到我們身邊,直到2007年,經過改款的x3才真正在中國市場出現。
路虎神行者,三者中資格最老的一位,其第一代車型在1997年就已經上市。由于其出自路虎,即使尺寸稍小,人們仍更愿意將其劃分到越野車行列。路虎最初的想法是開發一款能夠用一臺4缸發動機驅動的、緊湊并且靈活的小型suv,所以早期的神行者均搭載1.8L或2.0L排量的4缸發動機。后來他們發現,相比其他同類車型,對照著攬勝、發現等大型suv設計出來的神行者其實尺寸并不小,為了確保充足的動力,他們又在這款個頭并不算小的suv上裝載了6缸發動機。
外形是性格最直觀的表達形式。寶馬執著地在suv上不斷重復運動元素的表達;路虎則希望攬勝與發現上的直線條能夠在神行者上繼續引起消費者的共鳴;奧迪則將所有的精力放在取悅消費者上。
在車身尺寸方面,奧迪q5和寶馬x3的車身長度都超過了4.6m,反而路虎神行者2的車身長度略小一些,只有4.5m。這與3款車在視覺上給我們的感受有些出入。路虎神行者2周身都采用了最簡單的設計元素,直來直去的線條與奧迪q5以及寶馬x3相比顯得有些單調,但這并不能成為給路虎神行者2的外形減分的理由。在suv車型上,直線條的運用能夠增強車型剛勁、強悍的直觀感受。悍馬H系列、奔馳g級以及jeep牧馬人等明星suv均采用了直線條的外形處理方案??v觀路虎品牌的其他車型,從發現到攬勝,再到路虎衛士以及家族中的"新丁"極光,均是采用了這種簡單且直接的設計理念。直線條的運用不僅是路虎品牌在外形上的延續,同時也給外形設計提出了難題,這并不是簡單的堆砌。同樣是直線條,神行者2與攬勝、發現等同品牌車型呈現出了完全不同的車型特點。
從數據上看,奧迪q5與寶馬x3的體形大小驚人的相似,兩款車身的長和寬分別只差距1cm左右。然而在幾乎同樣大小的載體上,奧迪和寶馬兩個品牌卻設計出了兩款風格完全不同的作品:一款圓潤飽滿,另一款塑身有形。
不可否認,在3款車型中,奧迪q5的外形是最讓人感到親切的,不大不小,不高不矮,周身也很難找出一處讓人別扭的設計。我們甚至認為,奧迪q5的外形與我們心里中型豪華suv的形象最為貼合。這與我們特定的汽車消費環境和審美取向難脫干系。比起一款在某一方面非常突出的車型,消費者往往更愿意接受一款各方面都非常均衡的車型。寶馬x3顯然屬于前者。寶馬品牌一貫堅持運動元素的表達,即使在suv車型上也不例外。在寶馬x3上,我們見到了許多出現在寶馬轎車上的設計手法:帶有褶皺的發動機蓋、貫穿車身側面充滿力量的腰線等,這些設計手法使得原本一輛尺寸適中的suv頓時變得緊繃起來。不過話說回來,寶馬x3的這種堅持會讓寶馬品牌的擁躉振臂歡呼,若真是將x3打造得毫無特點,恐怕也很難被"寶馬迷"們接受。
三者之中,寶馬x3依然偏向公路、路虎神行者2還是固執地堅持越野;奧迪q5則在各種有關和無關中取了個中間點。
某種程度上,車輛的外形風格與性能緊緊相扣,這在這3款車型上顯得尤為明顯。寶馬x3緊繃的外形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出色的公路性能,路虎神行者的直線條為其打上了越野的銘牌,奧迪q5則成了各方表現都非常均衡的"三好生"。
說到性能,這3款suv的發動機艙里都躺著一臺2.0L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讓原本復雜的動力對比變得簡單起來。雖然3款發動機的排量相同,但卻來自3個不同品牌的動力部門,因此在動力表現上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差異。
奧迪q5的這臺2.0tfSI出現較早,其性能在奧迪品牌其他車型上早有印證。寶馬x3的這款2.0T發動機則出現得稍晚一些,但寶馬對這款發動機寄予厚望,x1、x3、3系、5系等車型的廣泛裝載也證明了這款發動機對于寶馬品牌的重要性。神行者2的這款發動機對于路虎品牌來說也是個新面孔,除了神行者2之外,目前還伺服于極光。排量和氣缸數的減少不等于動力的降級,奧迪q5、寶馬x3Xdrive 28i、神行者2 2.0T Si4搭載的2.0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均超過150kW,其中動力最為強悍的屬寶馬x3 Xdrive 28i,功率達到了180kW。在轉矩方面,3款發動機的最高值都維持在350N?m左右。比起傳統的6缸發動機,這些2.0L渦輪增壓發動機一點兒也不弱,奧迪q5、寶馬x3以及路虎神行者2均不到9s的0~100km/h加速時間便是最好的證明。
得益于各種渦輪技術的使用,這三款渦輪增壓發動機在較低的轉速范圍內都能獲得較大的轉矩,奧迪這款發動機的最大轉矩出現在1500r/min,而寶馬這款發動機更是在1250r/min就已經出現。"低轉高扭"的動力特征對于一款suv來說非常重要,尤其是當這款發動機連接的是一套強悍的四驅系統以及車輛前方出現一系列復雜路況的時候。
奧迪q5與寶馬x3均配備了8擋手/自一體變速器,而路虎神行者2則配備的是6擋手/自一體變速器。在擋位數量上,神行者2顯然輸了。8擋變速器往往意味著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同時也意味著更為復雜的機械結構。在日常的行駛中,8擋變速器有時候會讓人分不清目前變速器所處的狀態,尤其是在幾次加速和減速過后,往往需要通過儀表盤上的擋位提示才能準確地知道當前變速器正處在某個擋位。反而是擋位稍少一些的6擋變速器更容易讓我們適應。況且對于一款需要Off-Road的suv來說,越簡單的機械結構往往可靠性越高,這也是如今眾多越野性能強悍的車型仍采用4擋或5擋變速器的原因。單從這點上來說,路虎神行者2的6擋變速器倒是非常貼合其主打越野的身份。
作為中型豪華suv,3款車都裝配了四輪驅動系統,但是表現形式又各不相同。四驅系統的核心是中央差速器,奧迪q5裝配的Quattro四驅系統采用了機械式中央差速器,寶馬x3和路虎神行者2都裝配了多片離合式中央差速器。不過在四驅系統的體現上,奧迪q5與寶馬x3只提供一個坡道緩降功能,而路虎神行者2卻提供了一套全地形反饋適應系統。毫無疑問,奧迪q5與寶馬x3的四驅系統將工作重點放在了公路上,而路虎神行者2則在越野項目的考題上,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豪華suv對于消費者的回報往往體現在內飾和各種高端配置上,這一點3個品牌都非常清楚。
選擇此類suv的消費者通常比較挑剔,它們往往會對車型的內飾以及各種配置有更高的要求。奧迪、寶馬和路虎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在q5、x3以及神行者2上,各種豐富的配置一應俱全,車載導航、高功率音響、座椅的電動調節及加熱一個都不少。奧迪q5的加熱/制冷杯架、寶馬x3的發動機啟/停系統以及iDrive系統等特色配置就為其增色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這3款車型都裝配了全景天窗,奧迪q5和寶馬x3的全景天窗更是能夠前后貫通。這項配置為它們增添了許多浪漫的情結,除了能夠在日常駕駛中更接近大自然,晚上躺在車里看看滿天的星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車輛不同的個性和風格,選擇奧迪q5、寶馬x3與路虎神行者2的消費者也完全不同。注重動力及操控,希望得到suv的多功能性又迷戀轎車般操控的消費者大多會選擇寶馬x3;對車型越野能力有一定要求并且對外形不太感冒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路虎神行者2;不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消費者往往會一眼看中奧迪q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