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中國網】對于現在的中國品牌來說,SUV產品無疑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而我們有需要將時間跨度一分為二,2016年3月之前的中國品牌,真可謂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那種大殺四方的沖勁仿佛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汽車工業發生革命性轉變希望;然而進入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品牌SUV產品則出現了一個全行業的萎縮,6月數據顯示,在一線中國品牌廠商中,長安CX70和吉利博越保持了較為良好的增長態勢、長安CS75、瑞風S3等之前風光過好長時間的產品則迎來不斷下滑的厄運。也就是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榮威推出了自家一款戰略車型—RX5.
其實在這個時間點推出SUV產品對于榮威來說,著實是一個很尷尬的抉擇,中國品牌SUV產品的風口已過,想在這個領域實現類似哈弗H6、寶駿560似乎已經不可能了,而放棄的成本似乎更大,畢竟這么長時間的研發周期做出來還是需要放到市場上征戰一二,方得始終。
關于榮威RX5的最大討論點就是所謂的基于阿里云的車載互聯系統,也就是廠商為這款產品的整體定調—首款互聯網汽車,但是小李車評認為,廠商的這種宣傳聽聽就好了,一款汽車產品能反應到日常駕駛中的也就是那么幾樣,更多基于互聯網或者車聯網的東西可能在無人駕駛來臨時才能發揮出更多的效用。所以我們也不準備就馬云親臨發布會現場發表過多的看法,畢竟馬云是阿里系的老大,搭載阿里云系統的產品上市,首富親臨現場也頂多算得上是意料之外,因為馬云到場并且乘坐就推斷這款車有多么牛,顯然是有些過度YY的成分在里面。我們希望更多的去討論這款產品本身以及可能會給榮威帶來的影響。
在我們看來,RX5的外形無疑是吸引我們的一個亮點,其實說白了這款車的外形真沒什么亮點,有點矛盾是不是?從本質上講,中國消費者更樂于接受那些設計中庸,沒多少特點的車型,一方面老少皆宜,另一方面中庸的造型也更能彰顯車主的沉穩和睿智,要說中國汽車市場靠花里胡哨的外形設計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產品,實在是少之又少,我想更多的朋友還是樂于接受類似RX5、H6、途觀、CRV這樣的產品,至少從這一點上來說,RX5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擁有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外形,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常言說得好,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句話用在汽車層面也沒什么錯,我們仔細的研究了這款產品,當然外形的中庸大氣和互聯網的汽車的概念是值得稱道的,但是回歸到產品方面,我們在對比參數配置時,發現了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這款車入門的三款手動車型竟然沒有標配ESP,在新近上市的眾多中國品牌SUV中ESP(車身穩定程序)已經成為標配,要知道這款車的起步價已經到了接近十萬的級別。有人甚至指出配置ESP會影響手動擋的駕駛感受,更是無稽之談,傳動系統和ESP是兩個不同的系統。再說RX5也并非一款賽車產品,需要關閉ESP達到漂移甩尾等高難度動作嗎?我們也比較一下發布了戰略SUV的另一家車企—吉利,當然我們不準備說博越了,大家討論來討論去,都爛大街了,就拿還未上市的一款SUV產品遠景SUV,一款級別不高于博越的產品來說,這款車尚且全系標配ESP,預售價格區間為8.09-10.39萬元,如果上市后的價格比這還低,那么RX5的劣勢會不會被這樣價格更低配置更全的產品放大?或者說ESP這種硬傷會不會成為隱患?畢竟博越才是和RX5是一個級別的產品,要知道,如果說上汽集團整體和吉利共處中國品牌一線陣容的話,那么單把榮威拎出來,和長安、吉利、長城、比亞迪這些廠商的品牌力就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了。
最近幾年的榮威,日子過的還不如同樣是洋品牌本土化的自家兄弟—MG,毫無疑問,榮威這幾年的產品線鋪的很開,轎車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細分級別,但是總體來講,榮威產品的銷量實在有些過于慘淡,榮威W5、950、750等產品的月銷量已經以十位數或者個位數計量了,而當前榮威360扛起了銷量大旗,但是依然十分有限,我們相信RX5會在銷量上給予360很大幫助,但是相應的,長期的銷量不佳對于榮威RX5來說,也是一個不得不正視的潛在口碑隱患。
總得來說,我們認為榮威RX5是一款具有提升品牌力的新產品,但是并沒有一些朋友說的那般玄乎,剝離馬云,回歸產品,RX5依然是有短板存在的一款車,離趕超同級強者依然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