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常熟市獲悉,由常熟市人民政府邀請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智能交通協會聯合主辦的“2017常熟國際智能汽車周”將于2017年11月22-26日在常熟國際展覽中心召開。期間,將有智能交通年會、智能車大會暨智能車發展論壇、智能汽車產業博覽會、智能汽車未來挑戰賽等重要活動及賽事呈現,同時,將有超過3000家國內外主要的智能汽車整車、核心部件企業參與品牌展覽。
放眼整個中國甚至全球,一座城市獨以智能汽車為主題打造持續一周盛會,還未曾有過先例。更讓世人驚奇的是,為何這樣的汽車盛會不是在長春、上海這樣的“汽車城”舉行,而是在一個以服裝聞名世界的江南小城?
事實上,對常熟而言,這并沒有什么驚奇可言,正是借這場以汽車為名的盛會,常熟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城市新名片:中國最年輕的汽車城。
常熟打造汽車全產業鏈,筑巢引鳳成果顯著
2016年,汽車產業總產值占常熟全市工業總產值的13%。目前,常熟已集聚了300余家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世界汽車零部件企業100強企業有27家,與境內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10所研究院。
預計到2020年,常熟市汽車整車產能達到70萬輛,汽車產業總產值3000億元,形成集中高端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制造,汽車物流、汽車研發、汽車金融、汽車文化和汽車商貿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汽車全產業鏈。
目前,常熟的汽車工業以生產轎車、特種車等為主,零部件生產廣泛,產品涉及車身、發動機、汽車電子、底盤和通用件五大部分,配套的汽車集團有20多家,包括向大眾、日產、豐田、本田、通用、比亞迪、長安福特馬自達、上汽通用、吉利等汽車公司提供前裝配套。
在整車方面,除了觀致、奇瑞捷豹路虎兩家整車企業落戶以外,還有華東汽車、中歐房車、捷達消防車3家特種整車企業,這在全國所有縣級市之中獨一無二。
在核心部件方面,常熟主要發力技術研發。豐田研發中心的落戶使常熟市成為了豐田最重要的研發基地之一。包括三菱電機汽車電動轉向助力系統,德國大眾汽車制動系統,美國車橋等國際著名汽車零部件廠商落戶常熟,和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形成互補,形成較為完整的汽車產業鏈,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常熟堅持把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作為培育三大千億級主導產業推進,隨著豐田研發中心、觀致、路虎等汽車研發和整車生產企業相繼落戶,已經形成了集整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物流、貿易等一體的發展格局,成為常熟工業經濟中最具活力的優勢主導產業。
時至今日,常熟已發展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的汽車研發創新集聚區。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卷全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涌現,從2015年始,發力“智能車產業”,是常熟這座年輕的汽車城又一次“勃發”。
發力“科技創新型人才”,構建全產業鏈最后一公里
“智能化”作為科技汽車重要的組成部分,常熟從2014年開始逐步打造,時至今日,已經走在發展前列。
一座成熟的汽車城,從發展初期來看,主要是通過筑巢引鳳、招商引資的方式來形成產業集聚。而從長遠發展來看,形成內生的科技創新動力才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常熟在打造汽車城之初,就已經看到了這一點。
在重點企業引導方面,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自主發展。鼓勵重點企業加大科研開發投入,建立和完善技術開發機構,創建國家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等,打造“智能化”第一人才梯隊。
在公共平臺建設方面,通過創新管理體制、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產學研合作平臺和科技孵化平臺等,鼓勵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的零部件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注重提高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能力。
從整體產業鏈方面,實現常熟汽車產業從“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從“資源依賴”向“科技依托”、從“常熟制造”向“常熟創造”發展,打造汽車研發創新集聚區。
2015年8月在常熟成立的“中國智能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就是創新驅動的典型。如今,該中心正著力建設國內領先的智能交通、智能汽車相關產品研發、測試與生產基地,集聚國內高端智能技術人才,形成團隊、企業和產業的全鏈條孵化,建成達到國內一流水平的智能車公共技術研發與測試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