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第一個10年,在中國汽車市場上,各大車企多品牌戰略曾經盛極一時。時至今日,與多品牌戰略的塵埃落定不同,在SUV市場上仍然存在著產品線布局的爭論。在中國SUV市場漸趨成熟的當下,是大眾、本田的單兵模式略高一籌,還是日產、豐田的“集團軍”模式更有先見之明?兩大模式已經到了見分曉的歷史時刻。
模式之爭:多產品線布局后來居上
眾所周知,在目前的中國SUV市場上,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產品線布局模式。一種是以大眾、本田為代表的單產品線布局模式。這種模式中的單一產品往往戰績斐然,如大眾途觀、本田CRV都是SUV界的領軍車型。另一種模式是以日產、豐田為主導的多產品線布局模式,在不同細分市場上均有相應的產品“落子”。這種模式的關鍵在于,各產品線定位互補,以免出現自我競爭的局面。
從SUV的市場格局來看,自途觀上市以來,就保持著CRV與途觀巔峰對峙的兩極格局,二者以穩定的銷量領跑車市,成為被追趕的對象和效仿的標桿。這似乎印證了單產品線模式的威力與成功。但在大量SUV車型競相入市的情況下,兩強的霸主地位正在受到威脅,年初上市的翼虎、剛剛換代的RAV4都對其形成沖擊。增速收窄,追兵迫近,“單線作戰”模式的前景令人擔憂。
相比之下,作為多產品線布局的創始者,日產、豐田在SUV細分市場上部署了多款主力產品,并頗有斬獲。如東風日產憑借逍客、奇駿、樓蘭形成低、中、高端階梯式的SUV產品矩陣,全面提升了東風日產在SUV市場上的份額和話語權,使其產品序列更具體系競爭力。而豐田則以RAV4、漢蘭達、普拉多乃至蘭德酷路澤布局SUV市場,也得到了市場的普遍認可。
有日產、豐田“集團軍”模式的成功在前,現代、起亞韓系兩強也開始跟進和效仿。現代在擁有緊湊型SUV市場熱銷車型ix35以及途勝的基礎上,重磅推出全新勝達,旨在豐富其中高端SUV產品線,抵御漢蘭達等車型的進攻。而起亞為了全面升級其產品線布局,將獅跑與智跑進行屬性以及價格上的交叉定位,形成了左右夾擊之勢,也頗有后來者居上的勢頭。
再加上其他品牌在SUV市場上的大動作,如福特系SUV翼虎、翼搏雙翼齊飛;奧迪繼Q5后,重磅推出國產Q3,并在市場上大獲成功;馬自達陸續將CX-5和CX-7兩款SUV車型相繼導入國內,試圖在SUV市場上完成馬自達在中國的復興……多產品線布局似乎已成為SUV市場絕對的主流,“多線作戰”已經成為汽車企業謀劃SUV市場必須要走的一步棋。
利弊參詳:單兵模式將被時代終結
面對單線作戰漸顯疲態,集團作戰愈戰愈勇的情況,業內專家從市場發展的角度給予了解讀:“在SUV市場的拓荒階段,一切還處于摸索的過程,單兵突擊模式有利于整合優勢資源,降低運營風險,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隨著市場日益成熟,市場規模和消費需求日漸膨脹,單線產品則顯得過于單薄,無法滿足消費者越來越多樣化的產品需求,會顯得力不從心,難以為繼。”
另外,從車型的角度來看,采用單兵突擊模式的品牌,其市場成功概率難以保障,一旦失利極易錯失戰略機遇。即便像途觀、CRV等突圍成功的標桿車型,其抗風險系數也不高,在危機頻發的汽車市場上,一旦出現閃失便會影響全局。它不僅要面對同級SUV車型的挑戰,還要面臨“僧多粥少”而無法持續擴大戰果的尷尬。如在不同合資廠商之間分配產品線就成為令其撓頭的大問題,可謂有心無力。
再則,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漢蘭達和全新勝達異軍突起,表明中型SUV市場在經歷多年蟄伏后,迎來了全面開花的輝煌盛景。翼搏、昂科拉勢如破竹,也證明小型SUV市場開始在中國全面崛起……2013年的整個SUV車市,從高到低,從大到小,呈現出四面開花的火爆局面。這意味著,面臨細分市場的多線作戰,單兵突擊模式不可避免地走向終結,也意味著集團作戰模式必將普遍興起。
對于“集團作戰”,擅長多產品線戰略布局的東風日產顯然很有發言權。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副總部長楊嵩表示:“‘集團軍’模式在定位清晰的大前提下,可以更好地適應時代變革,也是市場成熟階段的必然產物。畢竟一款車不能通吃所有細分市場,這已經被歐美日等發達市場的歷史所佐證。但是各車型定位必須清晰,且高低搭配、互為補充,這樣才能凸顯‘集團軍’的優勢,否則將陷入適得其反的‘內戰’。”
秉承著“定位互補”這一原則,東風日產相繼在SUV市場上投下逍客、奇駿、樓蘭3款差異分明的產品,形成了面向不同消費人群的產品矩陣:智尚全能跨界車逍客,是國內時尚跨界車型的開創者;智酷全能城市SUV奇駿,是城市SUV的“技術之王”;豪華跑車型SUV樓蘭,則以跑車外觀、轎車舒適以及豪華性能,成為中大型SUV的代表。如此涇渭分明,卻又互為補充的“集團戰隊”,為日產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了先手,堪稱高瞻遠矚。
重兵壓境:“集團軍”打響全面戰爭
進入2013年以來,SUV市場的火拼日益激烈,而SUV市場的“軍備競爭”也將隨著更多重磅車型的加入而大幅升級。透過公開報道,可以發現,未來兩年將是各大品牌導入國產SUV車型的高峰期。在緊湊型細分市場的慘烈廝殺之外,小型SUV和中型SUV市場成為各大品牌發力的兩大角逐重心,也是未來SUV新車進駐的核心區域。重兵壓境的中國SUV市場,已經嗅到了硝煙彌漫的高壓態勢。
作為SUV市場的主流車企,東風日產將迎來兩款戰略車型:屢屢見諸報端的小型SUV JUKE以及近期在法蘭克福車展亮相的第三代奇駿。JUKE將填補日產在小型城市SUV市場上的空白,補全產品線。第三代奇駿以更符合當今主流汽車審美習慣的外形、更豐富人性的空間和配置,以及對現款車超強越野性能的全面繼承,完成強勢換代,將在主流城市SUV市場上大展拳腳,有望成為打破兩極格局的新勢力。
現代和起亞在已經略顯重疊和擁擠的多產品線布局之外,還將各自引進小型SUV車型。有消息稱,現代小型SUV新車型也將在2014年推出,起亞也將于2015年投產一款小型SUV。此外,福特、別克、標致也各有所謀。福特銳界、探險者將陸續國產;別克將推出一款中型SUV,與昂科拉形成產品線的互補;標致在3008之外,為2008的導入籌謀……各汽車品牌對SUV市場的重視,可見一斑。
更具有標志性的是,一直堅持“單產品線策略”的本田和大眾也將加入到“集團軍”的陣營中。本田意欲在未來兩年導入6款SUV,并在兩家合資車企間進行平均分配。大眾也將導入小型SUV Taigun和中型SUV Crossblue,并計劃在2015年底之前,將旗下的SUV車型序列,大幅度擴展到5款,擴容速度讓人驚嘆。單兵模式的終結,已經進入倒計時。
2013年的中國SUV市場,隨著新車的疊現與出彩,細分市場的開拓和崛起,消費者的日漸理性與成熟,各大車型正為此紛紛儲備充足彈藥。以“集團軍”模式的領軍車企東風日產為例,在不久的將來,東風日產或最早構建起包括JUKE、逍客、奇駿、樓蘭,甚至途樂的全員參戰體系,覆蓋從小型、緊湊型、中型乃至全尺寸SUV的全部細分市場。當然,奇駿、逍客所在的緊湊型SUV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將是決定勝負的主戰場。
在中國SUV車市全面開花的新時期,大眾、本田單兵模式的失守只是時間問題。“集團軍”模式的先手卻也并不意味著日產等的必然勝出,如何充分利用先手優勢成為重中之重。隨著細分市場的開拓和重磅車型的搶灘登陸,中國SUV市場不再有“后花園”和“自留地”,也難上演個人英雄主義,火力全開的中國SUV市場已經進入全面戰爭的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