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田汽車依舊是那個執拗的“理工男”,它堅持認為不能普及的電動車并不能為環境做出貢獻。全方位電動化技術的進化和普及,全產業鏈的降排放,才是碳中和終極的解決方案。 ]
技術革命的浪潮沖擊著傳統汽車工業的堤壩,來自互聯網和科技行業的巨人們虎視眈眈,準備著大規模進場的機會。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在注視著豐田汽車,等待著來自東方的全球汽車霸主,在這場席卷全球的產業變革中將會如何應對。
4月19日開幕的2021上海國際車展上,豐田汽車給出了答案。本屆車展上,豐田汽車首次面向全球推出TOYOTA bZ純電動專屬系列,并全球首發TOYOTA bZ4X CONCEPT概念車。TOYOTA bZ純電動專屬系列,充分體現了豐田“能夠讓消費者認可的全方位電動化”理念,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足夠豐富且性價比高的產品。
更重要的是,豐田汽車依舊是那個執拗的“理工男”,它堅持認為不能普及的電動車并不能為環境做出貢獻。全方位電動化技術的進化和普及,全產業鏈的降排放,才是碳中和終極的解決方案。
Beyond Zero超越零排放
“bZ”是“Beyond Zero”的縮寫,其中蘊含著豐田希望為消費者提供超越Zero Emission價值的想法。伴隨TOYOTA bZ的亮相,豐田也將導入“以人為本”的EV車型,讓消費者能夠無適應期地從普通汽車切換到EV車型,體會EV車型才能感受到的優勢。本次上海車展展示的就是該品牌首款概念車TOYOTA bZ4X CONCEPT。
不同于之前推出的BEV車型,TOYOTA bZ4X CONCEPT是一款基于豐田e-TNGA平臺打造的車型。TOYOTA bZ純電動專屬系列以EV專用平臺為基礎,能夠應對不同大小、形狀等車輛多樣化需求。它同時還具備了TNGA架構等諸多優勢——更出挑的設計、更出色的操控、更高的通用性,是一款名副其實的b(寶)Z(藏)車型。
設計上,這款概念車的造型年輕前衛,擁有非常高的辨識度。走進車內,首次應用的異形方向盤宛如一只展翅的蝴蝶,瞬間為整個駕艙增添了一份科技感十足的玩味,異形方向盤上方加裝儀表,讓乘客視野更加開闊,儀表信息也更易讀取,助力安心、安全的駕駛。
同時,豐田還為之匹配了線控轉向系統,方向盤與轉向執行系統實現機械分離,通過方向盤的操作輸入的電控信號可直接自由變化車輪轉角,可大幅減少方向盤轉動幅度,無需交叉換手,兼顧駕駛樂趣。此外,基于EV專用平臺實現了短前懸長軸距,TOYOTA bZ4X CONCEPT不僅實現了獨具特色的外觀,還做到了與D級車無二的車內空間。
TOYOTA bZ4X CONCEPT由豐田與SUBARU共同開發,采用與SUBARU共同開發的全新4WD系統,結合EV車獨有的靈敏反應,更易獲得安心、暢快的駕駛感受。同時還搭載了與CATL共同開發的電池,目前也正與眾多中國企業協作,推進中國國產計劃。該系列中與比亞迪聯合開發的中國專屬車型,也正在積極籌備。
除此之外,TOYOTA bZ4X CONCEPT在有效利用能量回收的同時,還安裝太陽能充電系統,能夠在停車時靈活充電,進一步加強EV車的環保優勢。TOYOTA bZ4X CONCEPT還在續航里程技術方面做了針對性的設計,讓用戶即使在冬季也不會感到不便。
而這,也再次印證了豐田汽車對于環保車的理念:只有普及,才能真正為環境做貢獻。而要普及,必須讓客戶的購買和使用安心、安全和便利。
TOYOTA bZ4X CONCEPT計劃在中國和日本進行生產,預計2022年中旬之前能夠實現全球銷售。
更令人期待的是,在TOYOTA bZ4X CONCEPT亮相之后,“bZ”將成為豐田品牌全新純電動專屬系列的名字。按照規劃,至2025年,豐田將在全球范圍內推出15款EV車型,其中TOYOTA bZ純電動專屬系列計劃推出7款產品,均基于e-TNGA平臺打造,其中5款將導入國內。
在本屆上海車展上,C-HR/IZOA奕澤雙擎、威蘭達/RAV4榮放高性能版(PHEV版),以及首度亮相的第四代漢蘭達混動版、皇冠陸放CROWN KLUGER混動版都悉數登場,進一步擴充了豐田電動化的產品線。
全方位電動化
在汽車產業全球性的電動化浪潮中,豐田汽車看起來動作較為緩慢甚至是保守,但稍微對豐田汽車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汽車電動化領域,豐田一直都是先驅者。
早在1939年,豐田汽車便建立了蓄電池研究所,著手研發電動車。1993年,豐田又啟動了名為G21的項目,提出要生產“21世紀的地球所需的汽車”。1997年推出的世界首款油電混合動力汽車(HEV)普銳斯,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新能源車型。截至2020年,豐田電動化車型全球累計銷量已超過1700萬輛,削減的二氧化碳量超過1.4億噸。
歷經20多年的發展,憑借HEV所積累出的電動化核心技術,以及產品在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的優勢,豐田具備了HEV/PHEV/EV/FCEV完善的電動化技術路線,遠遠領先于行業內其他車企。
但是為什么豐田汽車總給外界在純電動領域緩慢且保守的錯覺?
原因是豐田汽車一直秉承“環保車只有實現真正普及才能為環境做貢獻”的理念,它認為全方位電動化技術的進化和普及,才是更加現實和理性的做法。因此,在電動化發展路徑上,豐田一直堅持多線路并舉,對各種電動車型有著清晰、明確的部署和定位——HEV、PHEV作為長期過渡方案,BEV作為市場補充解決日常中短途通勤需求,FCEV作為環保終極解決方案。
在這樣一種方針的指導下,豐田汽車規劃了全方位電動化的戰略。豐田汽車中國本部部長、豐田中國董事長兼總經理上田達郎介紹說,到2025年,豐田和雷克薩斯品牌在中國導入新電動化車輛將達到30款以上,其中EV車型將達到10款。屆時,包括HEV在內的電動化車輛將占到銷量的50%,整體銷量與2020年相比增幅達到50%。
不僅于此,由于日本和中國都是以化石能源為主發電的國家,僅僅是產業鏈下游的汽車不再排放二氧化碳,并不會做到真正的零排放。所以除了電動化產品之外,豐田還以全生命周期為視角,全方位的貢獻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舉措,從而為中國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包括促進新工廠以及研發職能的二氧化碳減排,減少廢棄物、使用綠色電力;向全國所有的經銷店推廣普及綠色電能的使用等。
與中國合作伙伴攜手共進
早在2015年,豐田汽車就發布了“環境挑戰2050”戰略,提出了極具挑戰性的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標,同時該戰略還涵蓋了新車生產、行駛等全生命周期及工廠、環境共生等方面內容,在當時非常具有前瞻性。不僅如此,豐田一直以來都在為二氧化碳減排而努力,積極推進全方位電動化產品,助力中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豐田始終認為,環保車只有普及,才能真正為環境做貢獻。而要普及,必須要與多方聯手,通過擴大“朋友圈”來共同實現保衛地球的偉大愿景和目標。所以豐田開放電動化技術專利、提供氫燃料電池組件,以開放的姿態尋求更多現地伙伴的合作。
單是2019年,豐田就先后與比亞迪、寧德時代、一汽、廣汽等多家企業就電動化相關業務達成合作關系。其中,豐田更將與比亞迪共同開發用于豐田品牌的BEV車型及其所需的動力電池,并計劃于2025年前在中國市場投放。
在FCEV領域,豐田先于2019年與清華大學成立聯合研究院;2020年,豐田又與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億華通聯合成立商用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2021年年初,豐田再與億華通合資成立“華豐燃料電池有限公司”,共同推進FCEV的普及和氫能社會的建設。
“對于全球汽車企業來說,在不同地區的市場拓展中,瞄準短期利益并不可取。高標準的經營市場和管理市場,把一個市場經營成戰略根據地,通過不同維度的各方面投入,去扎扎實實地把市場做好,才是長久之策。”豐田汽車內部的一位人士表示,為此豐田提出“量產幸福”這個概念。每到一個地方,豐田不僅是把好產品賣給當地人,也時刻想著為當地人或當地的發展盡一份力,增加他們的幸福感。
豐田的目標是,通過“普及電動化”及“FUN TO DRIVE”,在中國實現“量產幸福”,通過各項事業的推進貢獻于中國社會的發展,成為被中國顧客喜愛、信賴的“當地優秀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