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過去的2013年對于中國汽車市場來說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每個車企每天都在做出改變,這都在推進中國車市向更加成熟邁進。回望過去一年,在華投產、企業收購、資本合作等關鍵詞成為了中國車市的熱點,各個車企之間的資本合作也在不斷加深。今天小編將對2013年的車企大事進行盤點,看看這一年都發生了哪些重要事件。
2013年中國汽車市場 合資、國產成為關鍵詞
在網通社的2013年年度盤點中,共有約20家車企的變動進入榜單。這其中既包含合資企業,也囊括了自主品牌。在車型國產方面,繼多家車企選擇在華投產后,又有3大品牌加入國產行列,它們分別是Jeep、謳歌、雷諾品牌。此外多家自主車企宣布合資與并購,例如東風與沃爾沃成立商用車、北汽收購昌河汽車等,這些都在今年成為了汽車行業的重要事件,下面讓我們對上述事件逐一展開了解。
首先在今年的1月15日,菲亞特集團汽車股份公司、克萊斯勒集團與廣汽集團簽署擴大在華生產、銷售乘用車合作的框架協議。根據協議,該合資公司的產能將會提高,進而滿足今后更多菲亞特-克萊斯勒產品在華國產化的需求。在此次簽署的協議中,繼菲亞特品牌之后,克萊斯勒集團的Jeep品牌成為了廣汽菲亞特合資公司下一個國產化品牌(僅為中國市場生產)。
1月26日,沃爾沃集團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風集團)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商定共同成立新的東風商用車公司。東風集團與沃爾沃集團分別持有55%和45%的股權,據了解,合資公司將包含東風集團的大部分中重型卡車和客車業務,該交易的完成將使沃爾沃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重型卡車制造商。
進入2月的第一天,北汽集團與戴姆勒股份公司聯合對外發布:為進一步深化雙方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戴姆勒與北汽集團高層簽署戰略協議。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戴姆勒股份公司將入資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購入增發股份的形式,戴姆勒股份公司將持有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2%的股權。
同樣是2月1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按零現金/零債務的模式,以1104萬英鎊收購英國錳銅控股的業務與核心資產,從而使該公司解除托管程序。據介紹,英國錳銅控股是倫敦標志性黑色出租車的生產商。在收購完成后,吉利的重心將轉移至錳銅控股現有產品和新產品的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將整體水平恢復至托管之前,此外也包括繼續在錳銅控股考文垂工廠進行TX4車型的組裝。
時間進入3月,隨著3.15消費者權益日的來臨,各車企旗下車輛的質量問題受到關注。在3月16日,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因變速箱內機電單元的電子故障或者油壓不足,可能導致動力輸出中斷,決定自2013年4月2日起,召回部分缺陷汽車,據悉此次召回共計38萬余輛。
吉利在尋求與沃爾沃合作的同時,也在積極開展在新能源領域的合作。在今年的3月22日,繼上海華普國潤(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與康迪車業(康迪科技集團公司的子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后,雙方簽署正式合資協議,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浙江康迪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兩者的合資公司將從事投資、研發、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電動汽車業務。
時間來到四月,在4月12日,華晨寶馬在北京舉辦“引領未來-華晨寶馬戰略發布會”,同時宣布其將創立一個全新汽車品牌“之諾”。值得一提的是,”之諾“成為豪華品牌當中的首個合資自主品牌。據了解,之諾品牌的首款產品將是一款純電動車型,該車已在今年的廣州車展期間正式亮相,預計將在2014年進入國內市場。
4月16日,對于奇瑞來說,是重要的一天。當天,名為“技術?奇瑞?中國夢“的奇瑞汽車企業新戰略和新品牌形象發布會在安徽舉行。在發布儀式上,奇瑞發布了全新的打造“技術奇瑞”的企業戰略和品牌發展戰略。同時作為新品牌戰略的重要標志,發布會上奇瑞宣布正式啟用代表全新奇瑞品牌形象的新LOGO,這一天也標志著奇瑞汽車再次上路,步入新的發展旅程。
斯柯達品牌在進入中國市場后,所推出的車型均由合資公司生產。隨著4月20日這一天的來臨,斯柯達進口車正式進入中國進行銷售。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汽車中國(銷售)有限公司與斯柯達汽車在上海舉行了進口車業務簽約儀式,雙方商定首批車為SUV車型Yeti與Superb的旅行車。在渠道建設方面,上海大眾斯柯達將與上海大眾斯柯達的50家經銷商和8家斯柯達進口車經銷商一起共同開展斯柯達進口車業務。
繼英菲尼迪宣布在華實現投產后,又一家日系豪華車企也加入國產行業。在今年的上海車展現場,Acura(謳歌)宣布正在積極籌備國產的各項準備工作,基于Acura Concept SUV-X概念車研發的量產車型將成為首款國產產品,計劃在未來3年左右上市銷售。
5月16日,東風與福建省人民政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福州簽署。根據雙方簽署的框架協議,東風集團以增資方式受讓福建省國資委持有的福汽集團部分股權,最終實現在福汽集團層面的合作。與此同時,東風公司與福汽集團以組建投資公司的形式控股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謳歌品牌在宣布國產后,將在哪家在華合資企業投產,成為了大家討論的話題,這個問題最終在7月18日有了答案。廣汽集團與Honda就Acura(謳歌)品牌在中國的事業發展規劃達成基本協議,同時簽訂基本協議書。在基本協議書簽訂后,雙方開始進行具體探討,以實現2016年在廣汽本田生產Acura(謳歌)品牌汽車目標。
8月26日,沃爾沃汽車集團宣布,沃爾沃汽車在中國的國產化工業布局已經正式獲得中國政府批準。這一布局包括在大慶建立整車制造基地,張家口建立發動機制造基地,上海建立中國研發基地,以及在成都建立整車制造基地。按照中國汽車產業相關政策規定,沃爾沃汽車集團與吉利控股集團作為合資主體成立合資公司,其中沃爾沃汽車集團持有30%的股份。獲批后,大慶和張家口兩家工廠以合資公司形式運營。
時間進入10月,在10月1日,備受消費者期待的汽車三包規定正式實施。在”三包“規定中,嚴重安全性能故障是影響汽車產品更換、退貨的重要條件之一,對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判斷極為關鍵。針對此前眾說紛紜的舉證難,定責難,容易扯皮的問題。汽車三包專業技術委員會指定的《家用汽車產品嚴重安全性能故障判斷指南》于9月29日在中國汽車三包網正式發布,細化了三包的標準,為嚴重安全性能故障的判斷提供參考依據。
繼2012年底,奇瑞宣布”牽手“廣汽后,雙方也展開進一步的合作。10月22日,廣汽集團與奇瑞汽車在安徽省蕪湖市簽署協議,共享微型轎車平臺。奇瑞汽車在微型車平臺上具有比較強的優勢,從最初的奇瑞QQ一款車型到QQ系列,奇瑞儲備了大量的技術實力。而廣汽目前的產品線上并沒有微型車產品,雙方有較強的互補性。同時簽署這一協議之后,廣汽將有望快速推去廣汽集團的微型轎車。
10月23日,東風格特拉克汽車變速箱有限公司成立暨奠基儀式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這樣開啟了東風汽車與格特拉克公司合作的新篇章。據了解,東風格特拉克一期規劃用地200畝,2016年一季度建成投產,建成后形成年產25萬臺變速箱的能力。
11月14日,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MEC)在江蘇省常熟市舉行竣工儀式。TMEC成立于2010年11月,是豐田在中國設立的、具備正式測試跑道和研發設施的綜合性汽車研發基地,豐田全球重要的最先進關鍵技術研發基地,已經成為豐田全球研發體系中最大規模的研發中心。
在今年的廣州車展期間,2007年奇瑞與以色列合資品牌觀致汽車,旗下首款車型觀致3正式上市,這也標志著有一個新品牌加入中國消費者視線中。據了解,觀致3售價為11.99萬-16.79萬,共推出6款車型。值得一體的是,觀致3轎車在9月獲得了Euro NCAP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測試最高五星評級,觀致汽車也成為第一個獲得這一評級的源自中國的品牌。
11月25日,北汽集團宣布購得江西昌河70%的股份。按照規劃,北汽將分兩個階段共計投入270億元人民幣,繼續擴大昌河汽車的產業規模,并建設合資新基地和自主品牌戰略基地,使昌河達到產銷整車100萬輛、實現全產業鏈1000億元的營業收入。
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第一階段2014-2017年,北汽與江西國控共同投資130億元人民幣,將新昌河汽車打造成具有50萬輛整車、30萬臺動力總成產能的生產基地。對景德鎮、九江生產基地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并將新建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整車基地一期;新建零部件物流基地一期。重組之后,將帶動零部件、汽車服務貿易、汽車金融等上下游產業發展,昌河汽車將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第二階段2018-2020年,投資將擴大至140億元,屆時,昌河將具有100萬輛整車,60萬臺動力總成產能。新建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整車基地與新建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整車基地將擴建至二期。按照北汽與江西國控的計劃,昌河將實現全產業鏈銷售收入1000億元。產品方面,北汽將導入包括B級、A級、A0級、SUV、MPV產品,平臺涵蓋C70、C60、C50、C30及其平臺衍生品。
12月16日,東風汽車集團和雷諾在武漢舉行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合資經營合同簽字儀式。根據合同,雙方將共同投資77.6億元人民幣組建新的合資公司——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簡稱東風雷諾),雙方投資比例各50%。東風雷諾將在湖北省武漢市設立,生產和研發基地位于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黃金口產業園,占地95公頃。東風雷諾按30萬臺整車的年生產能力規劃產能,第一期實現15萬臺整車和15萬臺發動機的年生產能力。合資公司產品將于2016年上半年投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