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伴隨著奇瑞在京首家經銷商退網事件,憂慮再次被點燃,沮喪、焦慮在自主品牌的世界里彌漫。這種焦灼還將持續多久,如何才能扭轉頹勢,未來的機會在哪里?
九連降的苦澀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的最新數據再次為自主品牌潑上了一撥冷水。據中汽協統計,5月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環比下降2.7%,市場份額比上月下降0.58個百分點,這已是自去年9月以來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份額的“九連降”。今年1-5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較上年同期下降3.83個百分點。
實際上,即將過去的上半年,幾乎所有關于自主品牌的數據都是令人沮喪的。除了奇瑞中瑞辰退網之外,近兩年包括海馬汽車、一汽夏利、青年汽車等品牌在內的多家汽車經銷商均出現過退網事件。其中,青年汽車在北京已沒有經銷商,其他不少自主品牌的經銷商正在萌生退意。
中汽協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品牌和外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如今才算是真正短兵相接。隨著中國國內消費需求的升級和整體汽車市場的增速放緩,品牌競爭力相對較弱的中國汽車品牌更容易受波及。
公務用車的機會
雖然自主品牌總體表現令人擔憂,但近來也有好消息值得歡欣。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5月份考察上汽集團時稱,中央已經作出決定,公務車都要用國產車,這對自主品牌汽車是個機會。最高領導人的發展指示,讓人聞到了春天的味道。
十八大以后,被政策所催熱,公車自主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從政府到軍隊,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產品進入了政府公務車采購清單。公車優先用國產,這是一種明確導向。
在業內人士看來,各國政府支持公務用車采購自主品牌不僅僅是出于支持民族工業、“國貨當自強”的民族情結,維護國家安全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在新的技術條件下,汽車業與信息產業的結合已越來越緊密,不僅是各種越來越繁復的車載電子系統,即使是傳統的發動機、動力總成等也越來越離不開信息技術的輔助。而車載娛樂系統、車載語音電話,到行車電腦、車輛EDU控制單元等等,都有被預置“后門”的可能,可以說,信息技術在汽車上應用得越廣泛,所存在的安全隱患也就越大。汽車或將成為信息泄密的重要渠道。
因此,國家機關、政府部門、軍隊以及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國企的公務用車采購已經事關國家安全。而在這些公務用車的采購中,實施全面的“自主品牌化”,全面采購由中國企業自主把控的汽車產品,是杜絕國家重要機密泄密的必要手段。
公務用車的新國產化需求為自主品牌帶來了發展機會。
期待自主創新破局
然而,通過公務車自主化來解決汽車國安問題并非理論上那么簡單。汽車行業是一個全球化的產業,即使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自主品牌汽車產品,也往往是“全球采購”的“多國混血”產品,其中一些核心零部件,卻與汽車國安隱患直接相關。而目前中國的自主汽車行業,尚處于追趕全球領先水平的階段,特別是在核心零部件方面,與世界水平尚有差距。因此,破局之道還在于自主車企堅持自主創新,不僅是整車的自主創新,更是包括汽車核心零部件在內的全產業鏈自主創新。
事實上,自主創新除了是為公務用車安全的需要,更是自主品牌扭轉頹勢,在將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升級的最根本途徑。
這次習近平考察上汽集團,沒有參觀總裝車間,而是來到上汽的研發中心,聽取汽車核心技術的介紹,可見汽車業的自主研發對于產業及國家的意義。
業內專家稱,在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加強中國車企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已成為國家鼓勵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自主品牌車企只有在核心技術上突圍,才能把握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自2013年開始,國內自主品牌紛紛開始調整戰略,實行企業的轉型升級。在轉型方式上,各自主品牌車企不一而足。但是,轉型的關鍵在于技術創新?!敝嚪治鰩熺妿熣f。
歷經10年的市場摸爬滾打,中國的汽車企業已初步具備自主開發能力。自2007年上汽進入自主乘用車領域至今,已經有7年時間。在大集團自主品牌中,上汽自主的發展無疑是非常穩健的。在整車技術上,上汽的新一代動力總成CUBE-TECH標志著上汽擁有反哺中國汽車產業的能力,更標志著中國車企真正走向高附加值產業鏈的前端。新能源領域,上汽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真正堅持推進新能源市場化的“排頭兵”。目前,上汽已擁有“三電”(電機系統、電池系統和電控技術)技術,并實現包括榮威E50、榮威550 PLUG-IN在內的多款產品的量產上市。此外,上汽還啟動了氫燃料電池車市場化進程,走在新能源行業發展的最前沿。自主品牌方面,上汽乘用車產品實現了B+級到A0級的全覆蓋,并通過 “W5丈量活動”及“宅捷修”服務品牌等品牌建設活動,形成了廣泛的品牌認知度,進一步鞏固了市場。2012年,上汽自主品牌實現年產20萬輛、年銷售額200億元的雙突破;2013年,在上一年基礎上,上汽實現了15%的高增長率。
然而,上汽依然感受到現實中存在的差距。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說:“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快速培養人才,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畢竟我們所面臨的挑戰都是要靠人去解決的。我們已經充分意識到創新不夠,因此正在實施激勵基金計劃,將經營者、員工的利益與公司的業績更為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公司發展提供更持續的動力?!?/p>
緊隨最高領導的腳步,其他自主品牌車企或許也該來一次上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