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品牌的發展路徑上,上汽正在不斷“自我修正”。
日前,上汽集團方面表示,今后在榮威和MG品牌方面將實現同步發展,在產品線上,兩個品牌將采取“更替推出新車”的戰略,以達到在2015年前,榮威和MG的產品線基本相當的規模。這是繼2013年年初,榮威和MG分網管理實施后,上汽在“雙品牌戰略”調整上的又一舉動。
發展7年來,上汽自主的雙品牌戰略一直因發展不均衡而飽受“詬病”,而這也被業內普遍認為削弱了上汽自主品牌的整體市場競爭力,在國內自主品牌發展倍感壓力的情況下,榮威和MG品牌的“自我調整”能否到位將決定其今后市場的發展前景。
新雙品牌戰略
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后,榮威和MG雙品牌發展的策略也亟須調整。
根據上汽乘用車公司的規劃,2013年榮威品牌除了推出全新款550車型外,還將推出一款全新小型SUV車型,而2014年MG品牌也會有兩款重量級的產品——AP13、AS21車型,其中,AP13是在上汽AP車型平臺上研發MG品牌的三廂車,而AS21是2013年在上海國際車展上發布的MG品牌城市型SUV。
“今后榮威和MG的新產品會進行交替推出。”上汽乘用車公司榮威品牌市場運營部總監劉濤表示,上汽希望到2015年,榮威和MG的銷量配比會更趨于合理化,并各自都涵蓋從小型轎車到SUV等各細分市場,以消除雙品牌發展不均的情況。
有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公司內部架構及歷史原因,上汽自主在雙品牌管理中一直存在“重榮威、輕MG”的現象,在車型布局及營銷宣傳上也一直以榮威為主,因此造成榮威與MG發展失衡的現象:自2006年成立以來,榮威品牌已分別推出550、750、350、950、W5以及純電動車型E5和混合動力版750車型,而MG品牌目前僅有MG3、MG5、MG6和MG7四款車型在售。此外,上汽這些年一直為榮威品牌打造高端、科技、公務車的形象,營銷宣傳重點也往往忽略了MG品牌。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0年,榮威和MG的年銷量分別為13.06萬輛和2.98萬輛;2011年,榮威與MG的年銷量分別為11.3萬輛和4.9萬輛;而2012年,榮威與MG品牌年銷售量分別為127527輛和72490輛,兩個品牌的銷量差距一直不小。
但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變化,上汽也開始意識到,失衡的發展并不利于自己提升整體競爭力。比如在2011年,榮威品牌的主力車型550由于換代慢、競爭壓力大,出現了銷量大幅下滑的現象,這也導致上汽乘用車當年的整體銷量同比僅增長1%,低于行業2.3%的平均增幅。同時,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榮威和MG品牌發展失衡,上汽長期以來希望讓兩個品牌互相促進發展的效果也并不明顯,長此以往,將為上汽乘用車長遠發展埋下隱患。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正因如此,上汽在2013年3月份的乘用車經銷商大會上宣布:正式成立榮威品牌運營中心以及MG品牌運營中心,兩大品牌運營職能完全分開,終端渠道的銷售渠道也進行分網。經過此次調整,兩個品牌從2013年開始要由不同團隊來運作,并分管兩個品牌的銷售指標、銷售策略、品牌運營和經銷商管理。“對于上汽自主而言,分品牌營銷將使銷售和市場推廣更貼近終端,更符合市場需求,對上汽自主的長遠發展有利。”汽車業知名分析師賈新光表示。
尋找新路徑
事實上,隨著近兩年國內汽車市場出現急劇變化,自主品牌的生存環境正趨于惡化。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自主品牌的乘用車銷量占總量的41.85%,同比下滑了0.38%;而2013年1~4月份,自主品牌的乘用車銷量占比已跌至30%左右。有行業人士認為,自主品牌在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的同時,必須尋找到發展的突破口,并要將自己的發展優勢放大。
因此,除了雙品牌上的調整外,上汽也在思索自身發展的新路徑。
在6月全新榮威550車型上市時,上汽除了繼續強調榮威品牌此前的外觀、車聯網技術特點外,宣傳重點已開始逐漸轉移到核心技術層面——包括TSD油冷雙離合變速器、數字啟停以及EPB技術。劉濤表示,自主品牌從“外在到內在”的轉變是必然過程,這種轉變一方面受到來自市場的壓力,而另一方面也源于自身成長需求。“多年來,上汽乘用車在不斷發展中摸索經驗,既在發展機制中遇到過問題,也在產品品質上吃過虧,因此更清楚企業應將更多心力放在核心技術的研發及產品品質的保障上。”劉濤坦言。
另外,在政府支持本土汽車產業的大風向下,領導用車采購方面也被要求逐步向自主品牌進行傾斜,對于上汽自主而言,公務車采購市場不僅能為其擴大銷量,更為重要的是能為榮威提升品牌價值。
日前,上汽就與全國海關總署簽署了150輛榮威W5的采購協議,并在積極爭取更多部級領導的榮威950車型訂單。而據上汽集團提供的公務車采購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2012年公務車采購銷量比2011年增長109%,2013年預期將比2012年增長115%,這也意味著今后公務車采購市場將成為上汽自主發展的重要發展市場。
對于上汽自主的發展與調整,汽車業知名評論員張志勇表示:“上汽自主的發展雖然也遇到一些問題,但在整體發展思路上一直很穩定,換句話說,上汽明白榮威和MG品牌缺什么、要補什么,并在不斷提高產品的性能,這種態度需要上汽在自主品牌發展中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