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在這個年頭依舊是中國車市上最為火熱的話題之一,那么在未來兩年中豪華品牌們會在中國的SUV市場做出些什么動作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未來兩年中將會在國內上市的豪華品牌SUV。
德系三駕馬車未來豪華SUV盤點
奧迪Q2
在去年10月的巴黎車展上,奧迪推出了一款名為CROSSLANE COUPE CONCEPT的概念車,這款概念車的發布不僅揭示了未來奧迪新車的設計走向,同時其也算得上是未來奧迪計劃中的Q2車型的原型概念車,在它的身上,奧迪有了一些新的嘗試。
奧迪Q2效果圖
比如,奧迪自合并以后一直所堅持的品牌LOGO鑲嵌于中網水箱罩的設計,在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上變為了獨立且上下分離的設計,從這點看在新的品牌設計總監Wolfgang Egger上臺之后,奧迪的家族設計又會有一個新的轉變,而量產版的Q2就是開始。
奧迪Q2效果圖
除了前臉上標志性的變化,在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上我們也能看到許多新鮮的大膽嘗試。例如:將一款小型SUV做成可以開頂的敞篷樣式,頂棚使用輕量化切強度極高的碳纖維樹脂復合材料(CFRP)。除了車頂,在車架、底盤以及車身的材料上,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的也都是用的是最為先進的輕量化制造工藝。鋁、碳纖維樹脂復合材料(CFRP)以及玻璃纖維增強復合材料(GFRP)成為了這款車制造用料的主要構成,而我們以往認知中車輛所使用的大量鋼材反而難以找到。正是得益于這些新型材料的大量使用,這款車的總重量僅為1390公斤,這將使得這款車可以輕易的被驅動、能耗和排放表現也十分優異。新設計理念的提出和新材料的運用是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對未來奧迪量產車型帶來的啟示之一。
除此之外,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還是一款具有雙混模式的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它的混合動力系統由一具1.5L的TFSI引擎和兩臺電動馬達組成。其中,1.5TFSI引擎能最大輸出功率130馬力,峰值扭矩可達200牛米。這臺引擎和一臺馬達(EM1,68馬力、210牛米)以串聯的形式先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獨立的混動系統,可以共同輸出177馬力的最大功率。之后,這套混動系統又和另外馬達并聯(EM2,116馬力、250牛米),它們可以各自在不同的情況下單獨驅動車輛行駛。在混動模式下行駛時,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可以在8.6秒內完成0-100km/h的加速;在純電動模式下行駛時,其0-100km/h的加速需要9.8秒。至于說純電力驅動時的最大續航能力,按照其匹配的17.4千瓦時的鋰電池組容量可達86公里。在這套混動系統的幫助下,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的極速可達182km/h,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為1.1升,二氧化碳排放量則為26g/km。
奧迪Crosslane Coupe概念車
尺寸方面,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車身長4.21米、寬1.88米、高1.51米,軸距為2.56米是一款典型的小型SUV的尺寸。這也預示了Q2量產版的大小大概會和別克昂科拉以及福特翼博相當,但奧迪的品牌無疑更高,所以它的競爭對手會鎖定在奔馳GLA以及MINICountryman/Paceman的身上。
在內飾方面,奧迪在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上展示了各種對于駕駛和安全有所輔助的高科技配置,以描繪出未來的駕駛方式。同時,互聯系統的應用也展示了未來汽車內飾配置中的新方向。
總之,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是一款啟示未來的新車,而將基于它誕生的奧迪Q2量產版車型在預計最快于2014年發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新一代奧迪Q7
如果說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是未來Q2量產版的原型車的話,那么,對于新一代的Q7來說,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就展示了未來奧迪Q系家族的設計走向。
新一代奧迪Q7采用了現款Q7 V12 TDI的外殼進行偽裝測試,但采用了更大的進氣口
在新一代的奧迪Q7身上,會吸取大量出現在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身上的家族設計特征,最為典型的就是分離式的水箱護罩設計。所以,如果想要搶先一窺新一代奧迪Q7的最終長相,腦海里將AUDI CROSSLANE COUPE CONCEPT概念車的體積放大即可。
除了外型,在制造工藝上,新一代的奧迪Q7也會強調輕量化的設計,因此鋁合金材料將大量的用于它的車架和底盤建造,同時在車身的包裹材料上,奧迪也可能為其使用部分碳纖維材料。這樣的輕量化設計將為新一代的Q7帶來至少200千克的減重,但同時又保證和強化車輛的整體剛性。這么做為Q7所帶來的性能提升,直接參看新一代陸虎攬勝的表現就可知。
新一代奧迪Q7測試諜照
動力部分,從目前奧迪現有的引擎配置來看,新一代的Q7在動力總成的配備上應該不會有太大的突破。當然,那具帶有COD汽缸可關閉技術的4.0TFSI V8渦輪增壓應該應該會在Q7上配備。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大排量的TDI柴油引擎以及混合動力系統的配置。
新一代奧迪Q7測試諜照
最后和現款車型一樣,新一代Q7將在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工廠生產,一同生產的還會有新一代大眾途銳和新一代保時捷卡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奔馳GLA
在成功的推出了全新的一代的A-CLASS、B-CLASS車型之后,基于AB-CLASS所共同使用的MFA前驅平臺,奔馳推出了一款全新的小型SUV車型。這款被定位為GLA的小型SUV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以概念車的形式全球首發,引得極大關注。而與此同時,GLA的量產測試車也已經在海外頻繁進行測試,隨著這款車型的到來,奔馳也將進軍小型SUV領域。
奔馳GLA
從外型設計上看,奔馳GLA概念車的設計完成度十分之高,是可以直接用以量產的原型車設計。因此,其量產版的推出周期預計就在一年左右。從設計風格上看,奔馳GLA的設計直接秉承了奔馳目前在小型前驅車平臺上的年輕化設計,同時在設計細節上則最大限度的繼承了奔馳目前的家族設計DNA。因此,GLA也有著一副識別度很高的家族化前臉。在個性上,和目前所有的小型城市SUV一樣,GLA的外觀設計也注重年輕時尚的感覺;但與此同時,在GLA概念車的身上我們也能看到奔馳對于越野、戶外特性的強點。因此,量產版的GLA也不僅僅只會是一臺只能在城市中奔跑的樣子貨,它也應該具備一定的越野通過能力。因此,GLA也會有配備4MATIC四驅系統的版本。
奔馳GLA內飾
在于在尺寸方面,量產版的GLA應該是會保持A-CLASS相當的車身尺寸和軸距。在動力方面,由于GLA將和A-CLASS、B-CLASS同樣基于MFA前驅平臺生產,所以它也會裝配來自奔馳的M270系列引擎中的1.6L以及2.0L引擎。而與這些引擎搭配的則為奔馳的7G DCT雙離合變速器。
奔馳GLA
最后,國產方面。目前,北京奔馳二期工程已經于2012年9月奠基,北京奔馳的第三總裝線就落戶于此。而全新的A-CLASS、B-CLASS、CLA以及GLA的量產版車型未來都將會在第三總裝線國產。
毫無疑問,這四款車型都是能在國內豪華緊湊級市場掀起風暴的車型,而它們也將成為未來奔馳在華的重要增長點,因此,這四款車型的國產十分值得期待。而它們的預計到來時間應該在2014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全新二代奔馳GLK
如果你熟知奔馳GLK-CLASS的話,就一定會知道,這款城市緊湊級SUV車型是伴隨著奔馳W204 C-CLASS而誕生的,這兩款車型是共有底盤制造的。
奔馳GLK于2008年的北京車展(微博)全球首發,在2012年的紐約車展上發布了中期小改款。從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明年就應該是全新第二代GLK到來的時間。同樣的,由于依舊會和C-CLASS共用底盤,所以預計在明年1月就會發布的新一代C-CLASS將成為未來新一代GLK-CLASS最終定型的參考對象。
換代GLK車身會以飽滿、圓潤的風格為主,前臉進氣格柵增大,顯得更有氣勢
不過,從目前的消息來看,關于新一代C-CLASS的消息只有大致的發布和上市時間,以及新一代的C-CLASS將會推出更多類型的車款以及裝配不同的動力總成,至于其它一概未知。這點放在新一代的GLK身上同樣適用。
奔馳換代GLK外觀設計會變得更加硬朗,以此來吸引更多的男性用戶
但是,除了未知的還有很多的是已經確定的。比如,在外形設計上,從近期奔馳的一系列新車的發布,到最新一代W222 S-CLASS到來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奔馳外型設計上的走向。
奔馳GLK級價格:41.80-55.80 萬元
關于新一代的GLK的外形設計,大家可以把它看成是放大版的GLA。不過,為了區分和GLA之間的設計差異,奔馳一定會在頭燈設計上作出針對新一代GLK的個性化設計。同時,在整體的外觀風格上,GLK也會更有野性、更具運動感。
在動力部分,全新一代GLK的入門級汽油版車型會不會配備2.0L的渦輪增壓引擎的配置值得關注。此外,新一代的GLK上應該肯定會有混合動力版的配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寶馬X4
在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寶馬全球首發了X4概念車。而作為寶馬旗下繼X6之后,第二款定位于SAC(Sports Activity Coupe運動型多功能轎跑車)概念的車型,X4在造型設計上有著和X6一脈相承的類似設計理念。但是在市場定位上,它卻是定位緊湊級。具體的具體來說就是,X3和X4是處于同一市場級別,而X5和X6是處于更高市場級別。其中,X3和X5屬于SUV車型,而X4和X6就屬于更跨界的SAC車型,帶有更多的跑味。這點從X4概念車的設計上也有明顯體現。
寶馬X4概念車
雖然目前寶馬X4依舊披著概念車的命名,但是從其設計的完整度來看,這款車其實可以看作是類似于量產版的原型概念車,量產版的X4車型將會很快到來,更重要的是,量產版的X4也會基本繼承這款X4概念車的設計元素。所以參看X4概念車,基本上量產版的X4和它之間不會有太大差異。
寶馬X4概念車內飾
其它方面,未來量產版的寶馬X4車架代號將為F26,而現款寶馬X3的車架代號為F25,有這兩者間的命名也不難推斷,這兩款車是基于同一平臺打造的。在車架的制造上,X4量產版相比X3將會引入更多的新型輕量化材料,鋁合金材質的材料將會大量被使用,這將使得X4量產版的車身總重有明顯下降。從而在保證車身剛性的同時,以提升操控性、動力性以及燃油、排放表現。
寶馬X4概念車
在車身尺寸方面,X4量產版應該會和X3相當。目前,寶馬官方公布的X4概念車的車身三圍為長4648mm、寬1915mm、高1622mm,軸距達到了2810mm,內部空間表現應該夠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動力部分,既然量產版的X4是和X3基于同平臺打造,那它們之間也應該會和X5以及X6那樣,共享動力總成,因此X4量產版的動力總成搭配也不難推測。其應該會裝配包括:N20系列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分為184馬力與245馬力兩種調校版本)以及N52系列的3.0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輸出為306馬力,峰值扭矩為400牛米)。與發動機相搭配的則是6速的手動變速箱或8速的自動變速箱。 此外,xDrive全時四驅系統依舊為車型標配;當然,寶馬也會在量產版的低配車型上推出后驅版本。
寶馬X4概念車
在上市時間方面,寶馬公司董事長兼CEO Nobert Reithofer之前對外界表示,寶馬X4量產版將會在明年投產,并于隨后年底正式上市銷售。而其將主要在位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斯帕坦堡工廠進行生產。不難想象,以如今國內消費者對于SUV車型的喜愛,以及X4領先于對手的推出,其在上市后會受到多強的追捧。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寶馬三代X5
日前,寶馬正式公布了全新三代F15 X5的官圖,這款新車預計將在今年9月的法蘭克福車展正式對外發布,隨后上市。
寶馬全新一代X5
在外形方面,相比起現款的E70 X5小改款車型,全新的三代F15 X5在外形上的升級幅度并不算高。毫不夸張的說,其甚至比不上奔馳ML小改款的升級幅度。在整個前臉部分,相比起二代小改款車型,F15 X5主要是進行了一些家族式的設計元素革新,在整個前臉的正面輪廓上并未有更多變化。同樣的,在側車和尾部,新一代的X5也只是進行了家族設計風格上的更新。在外觀方面,與其說三代X5是換代,不如說是小改款來得實在。這點大家可以通過各角度的新、老款對比來確認。
寶馬全新一代X5
同樣的,在內飾部分新一代的X5相比起現款變化也不算大。在整體的布局上,新一代的X5和現款基本保持了一致。只不過在內飾的用料材質和配置上都有全面升級,因為10.25英寸的中控顯示屏的配備,新一代X5的中控顯示屏改為了升降式。同時,整個內飾的中線設計有所下調,空調出風口的造型有所革新。此外,其還匹配了新一代的iDrive系統、BMW ConnectedDrive、主動巡航控制系統、自動停車輔助系統、HUD抬頭顯示器等配置,這些都是新一代X5的內在升級。
寶馬全新一代X5內飾
在車身尺寸方面,全新一代的X5的車身長寬高分別為4886mm、1938mm、1762mm,分別比現款的二代小改款車型增加了32mm、5mm和14mm,至于說軸距則保持了相同的2933mm的水準。很顯然,在空間表現上新一代的X5并未有更多變化。不過,由于在底盤的制造上采用了更多的高強度鋼板以提升車身剛性,這使得新一代的X5在車重方面有著明顯的減輕。
寶馬全新一代X5
在動力部分,新一代的寶馬X5首次加入了后驅車型;其中sDrive35i將搭載一臺3.0L渦輪增壓直列6缸發動機,最大功率輸出300馬力,配備8速ZF手自一體變速器。而全驅版本的xDrive50i,則將搭載一臺4.4L V8雙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輸出為450馬力,峰值扭矩為660牛米,也匹配的是一具8速ZF手自一體變速器。除了以上這兩臺汽油機以外,新一代的X5的首批動力配置中,還有一款配備3.0L直6柴油引擎的xDrive30d。之后,還會追加配置xDrive50d等車款。總體上說,相比起現款車型,在動力上新一代的X5的升級幅度也不大。
寶馬全新一代X5
總體上說,對于一款換代車型,新一代的X5的進化是不夠的。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繼續選擇老款車型以此享受小差異而帶來的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