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看重舒適豪華的消費群體而言,40~50萬元SUV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范圍。在這個領域,德系的奧迪Q5可謂是占盡天時地利,無論是車身尺寸、動力、變速箱、配置、四驅等方面,都能較好迎合這個級別SUV的消費需求。不過,隨著更多競爭對手加入,特別是美系自由光以后,這種公路豪華的激烈競爭已經拉開序幕。
今天我們就拿后來者自由光來對比該級別中的強者奧迪Q5,在正式的對比之前我們先從美系SUV和德系SUV的誕生和傳承開始說起。

2014年6月6日看似平淡,但是時間退回去70年時間,決定世界命運的改變就在這天發生。 1944年,英美法盟軍發動了諾曼底登陸戰役,調集了近300萬海陸空三軍,這不僅是人類歷史上至今為止最大一場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諾曼底戰役不僅為最終消滅法西斯集團奠定了強大基礎,更是為戰后的世界帶來了自由之光。

回顧這場戰役,盟軍出動了當時最先進的海陸空裝備,從空中、海上、陸地對第三帝國進行強有力的打擊。而戰后這么多年,很多老戰士回憶起來,卻總忘記不了一個叫威利斯的吉普車,它不僅成為盟軍出動頻率最搶鏡頭的主力交通工具,更是奠定了戰后Jeep的發展方向,更為SUV車型的發展與壯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為威利斯的繼承者,Jeep經過幾十年時間打拼,已經成為SUV車型領域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

第一代威利斯,奠定了Jeep硬派SUV的路線
不過Jeep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硬派SUV的開發,強調越野能力,所以之前在SUV領域,公路舒適性一直是德系SUV的擅長,特別是熱門的奧迪Q5更是這方面的高手。不過近年來無論從全新大切諾基還是今年新Jeep推出的中型SUV--自由光來看,都標志著美式SUV也開始關注公路性,在配置,駕駛感受,油耗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足可以與同級德系SUV抗衡,但越野性能依然是其看家本領,一直就沒有撼動。新的較量在Jeep自由光和奧迪Q5之間悄悄展開,孰高孰低不好隨便評論,還是通過詳細對比,看看大家喜歡什么類型的中型SUV吧。

2008年亮相的奧迪Cross Coupe quattro概念車,奧迪Q5的前身,為公路而生的SUV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外觀對比:新穎前衛 VS 豪華時尚
自由光基于全新CUSW平臺打造,其外觀與印象中Jeep傳統的硬朗粗獷風格大相徑庭,前瀑布式七孔格柵,配合類似折角的設計使得整個前臉立體感更強。其實自由光車頭最引入注目的還是上下布置式前大燈設計,在正常大燈位置其實LED日間行車燈和轉向燈,下方才是氙氣遠近燈光,這樣的做法不僅樣式新穎,同時讓轉向燈與大燈照明不會干擾,提醒效果更為分明,而大燈照射位置降低也讓燈光照明效果更為理想。


現款奧迪Q5車頭部分相比老款有了一些細節的進步,首先是中網替換成了更為凌厲的棱形中網,而前大燈也從老款的樣式更換為全新的折線式前燈眉線,顯得簡潔利落。車頭對比來看,自由光造型新穎前衛,而奧迪豪華同時也不失為時尚。


自由光的車身側面體現了一款硬派SUV的傳統,平直的腰線與前后梯形輪拱搭配,勾勒出陽剛的豪華城市SUV氣質。同比來看,奧迪Q5車身側面形象依然堅持了大氣穩重的家族風格,硬朗卻不失為簡潔流暢。當然,兩車都很時尚,只不過走的是不同設計思路。


自由光車尾線條比較平直,但與車頭一樣采用了折角的設計,凸顯了動感時尚的用車氣質,大面積黑色下包圍與銀色護板搭配,時刻提醒我們這是來自Jeep的一款豪華中型SUV。奧迪Q5的尾部造型相對大氣飽滿,不但層次感比較豐富,同時在黑色下包圍和雙邊雙排氣管映襯下,彰顯了豪華運動的氣質。
內飾對比:個性科技 VS 大氣穩重
自由光中控臺采用了鷹翼式設計,不但更為年輕時尚,同時充滿了視覺張力。內飾包括中控臺以及車門內襯部分覆蓋了大面積軟性材料,不但手感細膩舒適視覺出色,更重要是凸顯了豪華的用車氛圍。奧迪Q5保持了家族式的內飾風格,雖然設計上的創新不多,但黑色內飾以及銀色飾板的運用依然帶來了時尚豪華的定義。



兩車均采用了時尚的三輻條鏤空式方向盤,樣式不分高下,都保持了家族的特色。需要指出的是,自由光這次真皮包裹材質十分細膩,不但手感出色,而且方向盤大小也符合多數人的用車感受。奧迪Q5多功能按鍵稍微簡單些,沒有自由光那么密集。



自由光采用了復古式的雙圓盤儀表設計,清晰直觀,中央7英寸TFT全彩顯示屏是Uconnect人機交互系統的一部分,集中車輛駕駛模式、駕駛輔助系統控制、胎壓監測、油耗以及溫度等各類齊全的車輛信息。奧迪Q5的雙圓盤儀表配合黑底白字,在顯示面積上更大一些,中間黑白屏信息也比較齊全,但綜合視覺漂亮與用車功能顯示方面不及自由光搶眼。當然,奧迪中高配車型采用了多媒體交互系統(MMI),分布在檔桿后方,操作上也很便利人性化。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空間對比:兩車乘坐與行李廂空間表現互有攻守
自由光長×寬×高分別為4624/1859/1680mm,軸距2700mm。奧迪Q5長×寬×高分別為4629/1898/1655mm,軸距2807mm。兩車對比,自由光車身長度和車高方面占有優勢,而奧迪Q5在車寬和軸距方面勝過自由光,可謂是互有攻守。

兩車的空間不像車身尺寸那般涇渭分明,作為豪華中型SUV,兩車的乘坐舒適性都應該是不錯的。180cm體驗者在自由光前排擁有四指的頭部余地,而奧迪Q5前排針對同一個體驗者可以達到近一拳,實際上,兩車視野都很寬敞,前排駕乘感受舒適。



后排空間方面則是互有高低,自由光的頭部面對180cm體驗者,僅僅保留了兩指余量,但腿部空間達到了兩拳。同比來看,奧迪Q5頭部空間可以達到四指左右,但腿部只有一拳略多余地,很顯然,不及自由光縱向空間出色。對于軸距更長的奧迪Q5來說,車內后排腿部空間確實是一個軟肋。另外,自由光后排中間地板凸起無論是長度還是面積都能順利滿足成年人放腳需要,而同樣的中間地板,奧迪Q5不但凸起更高,面積和長度也相對較小,中間位置乘客腿部只能將就,這樣就比較局促。



自由光和奧迪Q5都提供了實用的后備廂空間,并均配備了電動尾廂門的便利豪華功能。仔細比較來看,奧迪Q5行李廂不但開口更大,同時內部規整寬敞,而自由光設計了許多與越野相關掛鉤和網兜。兩車均具備后排座椅比例放倒功能,能進一步拓展車內載物空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動力、四驅對比:自由光注重越野性能,奧迪Q5加速優秀
自由光目前配備2款發動機選擇,2.4L車型搭載2.4L虎鯊發動機直列四缸發動機,配備MultiAir2?電子氣門正時升程可變技術,最大功率130kW/6400rpm,峰值扭矩229N.m/3900rpm,高性能版3.2L車型搭載了 Pentastar3.2L V6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72馬力(200kW),峰值扭矩可以達到315N?m。雖然公路上的推背感不及渦輪增壓迅猛,但匹配同級獨一無二的9速自動變速箱,無論是平順性還是舒適性,都能讓大多數人感到滿意。


奧迪Q5搭載了代號為EA888的2.0T缸內直噴發動機,除開入門車型,大部分車型采用了高功率調校版本,最大功率155kW/4300-6000rpm,峰值扭矩350N.m/1500-4200rpm,傳動部分配備的是8速自動變速箱,加速方面無疑要比自由光更迅速。雖然這臺2.0T發動機綜合經濟僅僅9升的油耗,相比自由光8.8升的指標并不算費油,但必須添加97號(京95號)汽油,相對于自由光只需要93號(京92號)汽油即可,更加適合去缺少97號汽油的一些偏遠地區。

自由光和奧迪都采用了前后獨立懸掛,不同的是,奧迪Q5因為采用縱置動力布局,所以前輪部分空間更大,可以布置更加復雜的五連桿式獨立懸掛,在公路上舒適性與操控性略勝過自由光。自由光最小離地間隙為199mm,而奧迪僅僅只有185mm,比自由光低了14mm,不要小看14mm,這在野外就決定了底盤能否面對崎嶇路況的挑戰。

四驅成為兩款豪華中型SUV的分水嶺,自由客分別搭載了Jeep的Active Drive I、Active Drive II、Active Drive Lock三種不同版本智能適時四驅系統,以中央電控式多片離合器為四驅系統的核心,借助電子輔助功能,可以短暫的模擬前后橋差速鎖的狀態。不但能應付常見的冰雪等濕滑道路,同時也可以通過諸如交叉軸等比較復雜的路況。另外,自由光具備路況模式按鈕,可以自行選擇自動、雪地、運動、沙地/泥地等四種駕駛模式,即便是不懂越野的新手,也能很根據路況輕松選擇駕駛模式。自由光的中央差速系統可以鎖止,而奧迪Q5是不具備鎖止功能的,在野外,中央差鎖系統被鎖止之后可以讓前后動力保持接近50:50的輸出,更勝任挑戰崎嶇路況。

需要指出的是,頂配的2.4L自由光、Active Drive II四驅系統在Active Drive I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傳動比為2.92:1的低速放大擋,攀爬能力進一步提升。而高性能版的Active Drive Lock除了有低速擋外,還具備后橋差速器鎖止功能,能實現左右車輪50:50扭矩分配,越野能力進一步提升。

奧迪Q5搭載了quattro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在正常行駛情況下,其機械結構將發動機60%的動力傳送給后輪,在極端行駛情況下,可將高達70%的動力分配給前輪,或將高達85%的動力分配給后輪。奧迪Q5也配備了電子輔助系統,可以模擬前后橋之間電子差速鎖功能。盡管奧迪Q5托森機械式中央差速系統對于前后輪動力分配表現不錯,但實際越野能力有限,更適合在城市以及稍有崎嶇路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