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Yeti國產的消息很早便被爆出,隨后年中進口版引入,在8月底的成都車展,國產版正式亮相,并有了一個全新的中文名——野帝,對于一款SUV車型來說,名字的寓意很明了。而值得一提的還有其原名Yeti——意為雪人,是喜馬拉雅山山麓傳說中的人物。
斯柯達Yeti在歐洲的口碑甚佳,通過各種渠道獲知的街頭能見度也證明了這一點。而在國內方興未艾的SUV市場,國產版野帝將于11月18日上市,其是否也能如魚得水,我們通過靜態實拍來看看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車型。
斯柯達野帝誕生于PQ35平臺,與火得不得了的上海大眾途觀同出名門,技術層面不分伯仲,品質自然也有了保證。車身尺寸方面4459×1793×1682毫米,軸距達到了2638毫米,相比Yeti加長了60毫米。
國產的斯柯達野帝由于時間問題,采用了新的設計,可以理解為海外版的改款。更多棱角的細節向斯柯達新家族風格靠攏。醒目的圓燈被取消,前大燈組集成了氙氣大燈、LED日間行車燈、AFS主動轉向系統等。
野帝的車身側面造型十分具有特色,與滿大街的統一風格的SUV大相徑庭,突出的B柱和隱藏的C柱造型,獨樹一幟,也能看到與現款明銳出于同一設計年代。
17英寸的雙色輪圈造型同樣硬朗,與野帝風格很搭,輪胎規格為225/50R17;目前野帝的離地間隙數據位置,但輪胎與輪眉的間距很大,配合車頂行李架和粗獷的防擦條,越野味道更濃。
與進口版Yeti不同,野帝采用了外掛式備胎,這是個利與弊結合的東西,好處當然是看上去夠野,但在城市行走,會影響對車尾距離的判斷,當然老生常談的長時間拖掛影響尾門結實程度的技術問題,相信已經不是問題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內飾中庸但精致/空間寬敞
要說野帝的外觀十分具有個性,那是一點沒錯。不過這內飾設計實在沒啥新鮮感。規矩的T字造型中控臺毫無創意,僅是全黑配色和深色木紋飾板對提升檔次效果明顯。為增加精致感,儀表盤、空調出風口、方向盤等處進行了鍍鉻裝飾。
大圓套小圓的儀表設計,以及圓形刻度顯示,是典型的斯柯達風格,中央大尺寸液晶屏顯示信息豐富;四輻方向盤則采用了全新的設計,造型還說得過去,多功能按鍵、真皮包裹都不少。多媒體系統和空調操作都是標準的大眾風格。
國產版野帝達到2638毫米的軸距,以及方正的車廂造型,帶來寬敞的內部乘坐空間。中央扶手同樣寬大,可以看到野帝是標準的后排三座椅。深色皮質座椅進行了打孔處理,側向支撐不錯,具備多向電動調功能。
野帝同樣配備了全景電動天窗,幾乎整個車頂都被玻璃覆蓋,采光面積很大,前半部分還可以單獨打開,開啟面積也十分可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動力選擇無意外/配四驅
野帝打開尾門的流程多了一項,即先要掀開備胎,再開啟后備箱尾門,配備的液壓挺桿讓這個過程并不費力。通過4/2/4分比列翻轉放到的后排座椅,可以將后備箱空間由標準的335升擴充到1535升,網兜掛鉤12V電源等配置齊全。
除此以外,野帝的儲物空間也算得上豐富,駕駛座左側、中控臺上方、前排中央扶手,以及后排出風口下方,都設置了儲物格,足夠日常使用。
野帝的儲物空間也算得上豐富
動力方面,野帝將搭載1.8TFSI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18千瓦(160馬力)/4500-6200轉,最大扭矩250牛米/1500-4500轉;匹配6速DSG雙離合變速器。預計之后還會補充1.4TSI版本。
野帝目前曝光的兩款車型均配備了四驅系統,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可以實現最大前后50:50的動力傳遞,越野模式也出現在中控臺下方,實拍的野驅版還配備了車身穩定控制、自動泊車、胎壓監測等配置,十分豐富。
點評:野帝獨特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同時這樣的造型也會產生喜好兩極化的風險,有了兄弟車型途觀的市場表現,相信野帝在實際性能方面沒有任何問題,而其定價以及定位則成為了野帝受歡迎程度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