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寶馬、奧迪、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不斷攀升,車主的投訴量也開始大幅增長。為了向消費者提供較為直觀的參考信息,我們根據2011年以來車主實名向國內最大的缺陷汽車產品信息收集平臺提供的投訴信息,對這三個品牌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狀況進行了分析。
奧迪品牌整體投訴量最多 奔馳進口車型投訴多于國產

從以上圖表中可知,2011年以來,寶馬的整體投訴量相對較少,為196宗;奧迪整體投訴量最多,為330宗投訴,相比寶馬投訴量多出近7成;奔馳的投訴量僅次于奧迪,也要比寶馬投訴量多出一半有余。

從以上圖表中可知,奔馳在三大品牌中,是唯一一個進口車型投訴量高于國產的;而奧迪、寶馬兩品牌國產車投訴量均高于進口,其中奧迪最為明顯,相差幅度在三品牌中最大。
奔馳投訴車系涉及最多 奧迪單車系投訴最高



從柱狀圖上看,奔馳投訴涉及16個車系,而寶馬、奧迪各涉及12個車系。其中,一汽奧迪Q5因為變速箱問題導致投訴量最多,遠遠高于其他車系,達到120宗之多。一汽奧迪A6L、華晨寶馬5系、北京奔馳C級、北京奔馳E級等國產車系產品投訴量均較高。
奧迪的質量問題投訴量最大

從質量問題上來看,奧迪的投訴量最大,其中在變速箱、離合器、制動系統中的排名領先;奔馳次之,其中在發動機、車身附件及電器方面排名領先;寶馬的投訴量最小,除輪胎外,多項數據都較奔馳奧迪更少。
1、發動機:奔馳E級投訴最為集中
奔馳的發動機問題投訴最多,其中奔馳E級轎車(包括進口及國產)相關投訴63宗,占到奔馳發動機問題總投訴量的近6成,發動機漏油是最為集中的故障反映。車主在投訴中所反映的漏油問題大致分為兩種:一種為CGI渦輪增壓器漏油,而另一種為機油格座處漏油。根據廠家目前的回復來看,解決方案為檢查機油格座密封圈,打膠后再觀察,如繼續滲漏將更換機油格座總成。
寶馬的發動機相關投訴較為分散,包括華晨寶馬5系18宗、進口寶馬7系18宗、華晨寶馬3系15宗。發動機異響、漏油、燒機油、熄火等問題最為集中,而熄火問題較為嚴重,影響到駕駛安全。經過進一步深入調查后發現,部分車系出現熄火、故障燈報警、啟動困難、動力下降、轉速不穩等問題,可能與DME數字式電子發動機管理系統控制單元有關。
一汽奧迪A6L的發動機問題相對較多,達到27宗,占奧迪相關投訴的3成,投訴問題為車輛無法啟動、行駛中熄火、燒機油、拉缸等。其中燒機油已成為奧迪公開的秘密,而熄火及車輛無法啟動問題,還應引起廠家及車主的足夠重視。Q5(包括進口及國產)發動機問題投訴28宗,主要以燒機油問題為主,尤其是進口Q5車主投訴此問題的較多。
2、變速箱:奧迪Q5成投訴之最
奔馳GLK(包括進口及國產)投訴為19宗,其中進口GLK投訴問題較多,占到奔馳變速箱相關投訴的24%。問題主要為變速箱分動器異響,原因為變速箱分動器軸承易損壞。此類問題并無法通過簡單的更換進行解決,車主為此要付出十余萬元的代價。進口奔馳S級的變速箱問題也較多,11宗占比為18.5%。故障為變速箱閥體損壞,車輛出現無法入擋、起步及加速不走車、上坡無力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油壓不正常所導致,需更換變速箱閥體總成。
華晨寶馬5系變速箱問題投訴有11宗,占到寶馬變速箱相關投訴的近4成。主要故障現象為變速箱報警、失去動力傳輸、自動跳到P擋等,嚴重影響駕駛安全。由于此類投訴在近期逐漸增加,且車型多涉及2013款寶馬5系,目前中國汽車質量網正在進一步收集信息,也希望有同樣問題的車主積極反映此類問題。
奧迪Q5(包括進口及國產)變速箱問題有129宗之多,是所有車系中投訴最為集中的,占到奧迪變速箱相關投訴的7成之多。究其原因主要是集中在Q5的雙離合變速箱上,車輛在使用中出現變速箱功能受限問題,車輛行駛中失去動力傳輸,嚴重的將導致熄火,影響到駕駛安全。資料顯示,2011款Q5車型多數已換成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但仍然保留了個別雙離合變速箱車型。已經國產上市的Q3則全部使用雙離合變速箱,希望其能避免Q5的問題。
3、輪胎:奔馳寶馬問題較為凸顯
進口奔馳M級輪胎問題投訴量為16宗,在車主的投訴中,輪胎鼓包成為主要投訴問題。進口奔馳輪胎問題廠家多會以“水土不服”為由,但對于一款SUV車型而言,輪胎如果承受不了較大沖擊,這種理由未免有些牽強附會,更談不上任何越野性能可言。
華晨寶馬5系輪胎問題投訴量為26宗,在車主的投訴中,輪胎投訴主要集中在吃胎、偏磨、鼓包等問題上。吃胎、偏磨并非與使用有著直接的關系,四輪定位偏差或車橋懸架變形等,會引起此類問題。
4、車身附件及電器:奧迪奔馳異味投訴較為集中
從投訴中看,車身附件及電器部分投訴中,前三名均為一汽奧迪生產的A6L、Q5、A4L,主要反映的問題為車內異味嚴重。異味問題較為明顯的還有奔馳的C系列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