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景區山門
險境才是真正的仙境
如果我說介休,你的腦??赡軣o法迅速完成GPS定位,但是如果我說綿山,你一定能夠會心一笑了。綿山地處汾河之陰,距山西介休市區僅20公里,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境,是太岳山向北延伸的一條支脈。這里的山石如天神斧劈而成一般,兩千米的垂直距離直上直下,立面上僅存寥寥植被,橫面上郁郁蔥蔥,怪禽走獸掩映其間,像極了仙劍奇俠傳里PK大BOSS的場景。
別以為這么險要的地勢,可看的只有自然風光,綿山最著名的其實還是人文建筑,什么?!你不相信如此的地勢還能有什么大規模的建筑?好吧,就讓天橋景區來說服你吧。
天橋景區福地之勢
唐宋風格的道教建筑
天 橋景區令人瞠目的無異于那奇特的地勢了,雄偉斷崖形成的天然洞穴、由洞穴延展開外的云中棧道,洞穴里的神靈大殿、棧道上一間挨一間的靜修禪房,棧道腳下錯 落有致掩映成趣的唐宋風格的道教建筑……如此景致,最適合雨天登臨,天光將逝之時,淅淅瀝瀝的雨簾在外,人卻能借了福地的天然之勢,絲毫不會被打濕,雨簾 映著天光,為天橋腳下的景致披上了一層輕紗,盡是朦朧迷蒙之美,再待雨停之時,山谷里蒸騰出的霧氣層層鋪來,人在天橋上,便也如入超凡之境了。
天橋景區令人瞠目的無異于那奇特的地勢了,雄偉斷崖形成的天然洞穴、由洞穴延展開外的云中棧道,洞穴里的神靈大殿、棧道上一間挨一間的靜修禪房,棧 道腳下錯落有致掩映成趣的唐宋風格的道教建筑……如此景致,最適合雨天登臨,天光將逝之時,淅淅瀝瀝的雨簾在外,人卻能借了福地的天然之勢,絲毫不會被打 濕,雨簾映著天光,為天橋腳下的景致披上了一層輕紗,盡是朦朧迷蒙之美,再待雨停之時,山谷里蒸騰出的霧氣層層鋪來,人在天橋上,便也如入超凡之境了。
走在天橋上,總會為古人的毅力驚嘆
借用天然巖石打造而成的石雕
人在屋中走,即是在洞中走
如 此仙境,自然少不了層次豐滿的故事。天橋景區不僅有綿山龍王化作柏龍駐足懸壁、神兔助高僧志超通過斷崖的神奇景觀,更有中國最險絕的軍事要塞石勒寨和唐太 宗李世民為感恩太上老君所建的洞神之宮。正殿主要有“三洞大教主”之一的神寶君塑像。兩側為“南北五祖”、“七真人”及眾仙殿。橋下長洞內塑有老君歷世應 化身,以及我國古代四位發明家的造像。真武殿、天蓬殿、三官殿、水母殿、二郎神殿塑像均為唐宋風格。漢高祖劉邦的謀臣張良,輔佐劉備三分天下的諸葛亮,精 通天文、陰陽、歷算的唐代李淳風、明太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等都曾在這里打坐修行。古印度須彌山飛來之石——須彌石,月圓之夜能折射出一鉤彎月的寶月泉更 為古老神奇,令人神往。此處還有煉丹爐、授書亭等景點。 介之推攜母來到這個地方,見上方祥云繚繞,便登臨朝拜。上來后方知是太上老君修行煉丹的道場。玉 清和上清也常來這里同太清共同切磋道法。他的護法神為一條玉龍,盤旋于此守護道場,這便是天橋的來歷。后人也把這里作為軍事要塞,后趙皇帝石勒稱帝前曾在 此占據,受太上老君保佑,成為一國之君,遂建天橋以示感念。橋的右側盡頭有石寨遺跡。這次修繕天橋古棧道為歷代規模最大的一次,長達300余米。
同行的朋友簡直想要在天橋住下來了
【天橋必游景點】
很多游客到天橋,就直奔空中棧道去了,所以有些非常有歷史故事背景的景點都被錯過了,既然去了綿山,去了天橋,就不要留下太多遺憾不是么?
天橋山門
由 于現在有直梯前往,很多游客都選擇乘坐直梯,這就使得天橋的山門成為了最容易被忽視的景點。天橋山門為重檐廡殿頂建筑,結獻殿、碑廊、山門于一體,建筑十 分精美,耐人尋味,每一處雕刻和彩繪都有講不完的故事。所以如果你不是腿腳不便,真心不建議你坐直梯哈,多爬幾步,才能顯得求福心誠對不。
石寨
石 寨在山門的左上側,地理位置有點偏僻,也非常容易錯過。這里是中國最險絕的軍事要塞,始建于晉惠帝永嘉年間,是古今中外罕見的由奴隸到皇帝的傳奇式人物石 勒所建。為擺脫遭人欺凌的厄運,石勒年長后綿山掛云牌立志成才。后在綿山建寨,經介之推點化運籌幄帷,通過演練八卦,確立了以綿山為根據地,奪取豫魯,進 據襄國,占據皖北,平定秦隴,統一中原的戰略,最后稱帝。石寨依山而建,三面萬丈深淵,后有溝壑縱橫,天然屏障,三道防線,迷魂陣,構成了固若金湯堅不可 摧的軍事堡壘。陳列有石勒當年演繹的八卦、兵書、兵械、文書以及石勒敕建介神廟、天下復興寒食節的詔書并有后趙明帝石弘上綿山所鑄的石勒像等歷史珍品。真 實地保留了兩晉時期的軍事文化。
煉丹爐
狻猊和白澤是一對神獸,守侯著八卦煉丹爐,煉神丹妙藥。狻猊虎頭、龍 爪、虎尾;白澤龍頭、魚身、龍角,它們都是驅邪鎮妖之物。明洪武年間,三晉瘟疫流行,百姓叫苦連天,人們朝綿山跪拜求神保佑。只見東南方向上空金光閃閃, 狻猊、白澤捧著八卦煉丹爐,太上老君手持法器,打開丹爐,南北五祖、七真人向天下灑藥,二獸張口噴藥,患病者頓感身清氣爽。二日天明,瘟疫驅除,百姓歡 騰。介休道會司范榮組織百姓鑄造煉丹爐記之。
八卦圖
八卦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象征天道運行、人事變化和物象、人事、德性、方位、陰陽、四時。八卦分別代表天、澤、火、雷、風、水、山 、地。
老子出關圖
孔子曾向老子問禮。老子說,你所求教的人已不復存在,獨有他的言語傳世:君子要去掉驕氣與多欲,否則將與人無益??鬃託w來后告訴諸弟子:今日見老子,已成龍。老子將出關,尹喜請著《道德經》五千言。后老子出關化胡,不知所終。該圖生動地反映了老子出關的情景。
洞神宮
太上老君的第十五世應化神即老子。唐太宗李世民把老子尊崇為李唐王朝的先祖,認為他取得天下是“君權神授”。唐武德三年(620),秦王李 世民率兵與劉武周部宋金剛在綿山下雀鼠谷大戰,李世民兵敗撤至水濤溝。傍晚時分,忽見天空光彩有異,一老者鶴發童顏,后有一童子雙髻高束隨紫煙緩緩飄向天 橋。李世民頓時領悟到太上老君前來救助,便隨了過去。老者進洞神宮后,天空中隱約傳來:“氣可鼓而不可泄。”李世民當即跪拜。第二天,率眾一鼓作氣,擊敗 宋金剛。為感太上老君恩德,便下令擴建洞神宮,供奉他的老祖先。李世民即位后,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 “貞觀之治”。洞神宮正殿為太上老君塑像,兩側為金童。左邊為洞神太極上相、洞神太玄上仙統;右邊為洞神太極真伯、洞神七天護法都司。兩側墻壁上是太上老 君八十一世應化圖,即太上老君于八十一世中應化的不同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