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石。
山路上盛開的映山紅。
【SUV中國網】在富陽洞橋鎮的東面,有一座海拔520米的山——橫洞山。山上并無巖洞,倒有一條三四公里長的橫路,串起3個自然村。鼎盛時,這里有人口102人;不過,早在32年前,就全部移民下山了。
2008年,荒廢的村莊被復墾,發包給方慶平、洪亮、王國友3名村民。經過多年的開發,橫洞山重新煥發生機。
從山下的洞橋村出發,沿著5米寬的盤山公路上山,車子開大約2公里,就會看到一座黃色外墻的“龍王殿”,春色無邊的橫洞山生態農業觀光養生園就近在咫尺了。“龍王殿”挨著一座小山,與對面山坡上的兩條獼猴桃綠色長廊相映成趣,頗有點“雙龍戲珠”的味道。
“石靈呈萬象,林秀出千奇。”橫洞山上有一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石林。沿著“龍王殿”左邊的羊腸小道前行數百米,就是突兀崢嶸的石林,藤蔓纏繞,有的如破土而出的春筍,有的似披掛上陣的父子兵,有的像展翅直上九霄的老鷹,令人嘆為觀止。
繞過石林繼續往上爬,一團團、一簇簇的映山紅開得熱烈,還有白色的妙子花星星點點,一路山花不負儂。
站在山頂,山風輕拂,極目遠眺,滿目盡是醉人的綠,“登臨頓覺塵心化,踏遍芒鞋意若遲”的感覺莫過于此。沿著獼猴桃廊道往下走,果樹滿山坡,成群的土雞在樹陰下悠閑啄食。據了解,橫洞山栽種香榧樹800多畝,再過3年就會掛果了。另外,還有面積幾畝到幾十畝不等的桃樹、李子樹、楊梅樹、柿子樹、樹莓、藍莓等。
經過半山腰的橫洞山休閑山莊,左拐沿著橫路往前走,可以看到幾棵古樸蒼勁、虬枝盤結的梨樹和山核桃樹,一巨巖突兀而立,猶如一只半蹲著的老虎在守護著世外桃源,故稱之為“老虎巖”。
“老虎巖”周邊的30多畝油菜花依然燦爛綻放,馬鈴薯、豌豆苗長得綠油油。園區負責人方慶平告訴記者,橫路兩邊,根據時令種植高山蔬菜,保證游客到山莊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鮮、綠色的土菜。特別是夏、秋兩季,20畝向日葵開起來,就像陽光般燦爛,顏色里充滿陽光的味道,美不勝收。到了冬季,山上最吸引人的不是雪,而是一片亮紅的北美冬青。北美冬青10月開始掛果,密集、亮麗的紅果掛滿枝頭,果實可以保持到次年3月,十分耀眼和喜慶。
對于驢友來說,可以向東翻過岡,來到天雷山。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出任新城知縣的太原舉人武新安,寫有《天雷山八景》詩——《煙峰積翠》《仙洞飛花》《瘦石參禪》《靈崖護佛》《雙池月印》《一鑒云移》《虛閣晴嵐》《曲泉瀉澗》,從詩名便可知天雷山以 “石”“云”“水”見長,以“高”“險”“幽”取勝。
天雷山上有天雷寺,四周古木參天,合抱粗的楓樹隨處可見。民國《新登縣志》記載,天雷庵建于清順治乙酉年(1645年),“相傳圣像自江上浮至,章姓送上建殿供養山中。”清康熙辛亥年(1671年),寧波天童寺方丈超慈派徒弟慧洲、道洲前來住持,香火旺盛起來,遂改名天雷寺。
自駕游路線
從杭城出發,沿著320國道至富陽大青互通下,走23省道至松溪,右轉走05省道至胥口鎮,右轉走胥高線至洞橋集鎮入口,在路邊看到上書“洞橋”兩字的石頭,右轉沿著盤山公路上山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