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一場百年罕見的世紀大旱襲擊中國大西南,壩塘水井干涸、河溪斷流、農田龜裂……持續高溫少雨天氣使旱情不斷加重,珠江源頭2043萬人民面臨無水可飲的絕境。
廣東好幫手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層領導時刻關注災區情況,在3月31日立刻啟動"情系大西南,反哺珠江源--廣東好幫手老盧愛心工程抗旱救災系列行動",積極發揮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及時組織為西南旱區人民捐水捐物、修建水窖、資助找水英雄兒女完成學業等行動,緩解災情,使受災人民得到實實在在的援助。
行動一:公司內部抗旱愛心捐款活動
在公司內舉辦"抗旱愛心捐款活動",全體員工紛紛解囊。募捐到抗災資金兩萬多元,并將于4月6日派出愛心使者,遠赴云南和貴州,把好幫手人的這份心意送達受災的人民,以實際行動為災區人民送去慰問、提供支援,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戰勝災害。
行動二:云南--珠江源100口老盧愛心水窯工程
西南大旱,云南災情尤甚。云南曲靖的珠江源頭慢慢枯竭,"珠江第一瀑"已不復存在,與廣東人"同飲一江水"的數百萬曲靖人也陷入"水荒"。好幫手人飲水思源,積極支持珠江源的飲水工程,計劃在云南曲靖市沾益縣炎方鄉劉麥地村、菱角鄉稻堆村和塊所村建設100口老盧愛心水窖。該工程將于4月7日在珠江源開工建設,公司董事長盧燦光先生將親臨現場,與當地政府領導一道參加老盧愛心水窖開工儀式。
行動三:貴州--普安,50萬抗旱救災物資解饑渴
這次西南旱災非常嚴重,受災地區多,影響面積廣,部分重災區特別是貴州普安縣卻未能及時得到社會的關注。公司聯合貴州日報等20多家媒體,與當地相關政府部門以及武警大隊共同抗擊旱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重點援助普安縣的災民,為災區送去50萬的糧食和飲用水等救助物資,及時解決災民的生活所需。
行動四:愛心資助行動
貴州省安順市關嶺自治縣花江鎮的村民申玉光,為全村群眾取水不幸在溶洞里遇難。失去頂梁柱的申玉光家人,生活更加窘迫、困難。為了弘揚舍己助人的英雄精神,老盧愛心工程決定資助英雄的兒女上學,解決其上學期間的生活費用和學費,并在好幫手公司內解決其就業。
行動五:倡議愛心之人積極參與抗旱救災
大旱無情人有情,大愛甘霖潤人心!全體好幫手人不僅身體力行參與抗旱救災,還發動客戶參與抗旱募捐活動,讓更多的人為災區伸出援助之手,共同度過難關。云南、貴州的倡議募捐活動將分別于4月6日、4月7日在昆明和貴陽舉行,其募捐的款項將直接用于云南和貴州的災區。
本次抗旱救災活動好幫手電子共捐款捐物近200萬人民幣,邀請了二十多家媒體進行跟蹤采訪,對本次活動報道的轉載共有100多家媒體,影響力遍及社會各界。
云貴抗旱活動中,好幫手捐款捐物近200萬元,為云南沾益縣兩個鄉分別修建水窖100口和筑建自來水工程。在貴州,贊助取水英雄兒女上學直至大學畢業;為貴州普安縣災民捐贈大米80噸,礦泉水9500箱。貴州武警部隊出動了120多名官兵,近50輛軍車協助好幫手抗旱救災;云貴兩地受援方的地方官員一把手紛紛出席,普安縣更是四大班子領導全部到場,各地參與記者50多人現場報道。貴州物資救助活動直接受惠的災民達到一萬人以上;云南興修筑水窖及筑建自來水工程,可幫助災區上萬人長年受惠;在新聞報道方面,60多家媒體近百次報道,其中有央視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網、新華網、新民網、南方都市報等主流媒體;也有新浪、網易、騰訊等門戶網站;貴州方面的協辦單位--貴州日報報業集團,更是全程跟蹤,不遺余力大篇幅、多角度地連續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在云貴兩省被深度影響的受眾達到數十萬人,全國傳播覆蓋面則高達上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