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只有在寬廣無垠的大場景中才能夠同時容納下這兩個龐然大物,今天我并不想就汽車工業的發達論來開篇,因為它們驚人的油耗以及占據兩個標準車位的身軀都與現今環保理論背離的太遠了。不過它們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大排量的呼吸聲,凌駕于大部分車型的高度,這也許已極大程度滿足了車主的心理。LX570、QX56兩者分別出自豐田及日產的高端品牌,碩大的體型也使它們持有了“5米俱樂部”的門票。
英菲尼迪QX56售價149.8萬元、雷克薩斯LX570售價164.5萬元,在高額的價格面前,誰強誰弱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了。肯掏腰包購買它們的車主,我想只會從感官或是第一印象出發,硬漢或是優雅風格才是兩者選擇的最大難題。
相比于走著低調路線的LX570,QX56的前臉絕對更具有視覺沖擊力,在試駕組同仁閑聊時,我們一致認為QX56的車頭設計很有美式皮卡的風格,至少也是借鑒了它們的一些元素,致使隆起的車頭明顯高于LX570,隨之而來的便是一種氣勢上的壓迫感。
QX56的前臉既時尚有帶有一絲復古感,這樣的感覺主要來源于霸氣的車頭與小頭燈的組合設計。而LX570則延續著家族式頭燈的設計理念,低調中卻不失耐看性,不過近光單氙燈的配置與QX56的雙氙燈相比,豪華感稍有遜色。
翼子板散熱口向來都是跑車的標志性設計,而在全尺寸SUV上這樣的設計很罕見,顯然QX56想要表明的是SUV也可以運動起來。而對于LX570來說,外觀并非重點,而是它那極強的越野功底。
具備前后懸電控升降的LX570勢必在應付復雜路況上的表現更勝一籌,而QX56并不具備這樣的本領,不可避免的是在高速行駛中風阻所帶來的油耗增加。在LX570將懸掛調整至最高狀態時,兩者車身高度基本一致,而側車身姿態與硬朗的肌肉感也十分近似。文章標題很顯然的透露了兩車的大尺寸,不過在數據的對比下,QX56無論從長寬高以及軸距方面均超越了LX570,成為了“5米俱樂部”中又一員重量級的新人。
09年出道的LX570雖然年頭已久,但在安全及豪華配置上依然強勁,全車三方位攝像頭確保了大個頭的低速安全性,缺失的左方影像在駕駛者的視野范圍內也不成什么問題。而在今年才面世的QX56配備了全景影像系統,可將車輛四周的實時情況盡收眼底。
LX570敦實的尾部以及方正簡潔的造型,從視覺上給人一種強烈的安全感。QX56相比車頭的設計而言低調了許多,飽滿的線條更加突出整體的層次感。兩款車型在尾燈的設計上也大相徑庭,風格取向完全相斥,但均采用了當下流行的LED光源。
裸露的拖車鉤、平直的后包圍都顯示出了LX570野性的一面,至此我想警示所有尾隨的車輛,請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否則后果很嚴重。對于QX56而言,在擁有足夠的通過性下,優雅以及時尚感才是最為重要的,圓潤的車尾曲線與整車完美契合。
良好的裝載力是SUV車型一大特點,但較大尺寸的尾門同樣需要寬敞的空間下才能開啟,不過設計者巧妙的運用了拆分式開啟,使LX570在操作上更加便利,同時還能為外出郊游時提供了一個歇息的平臺。優雅化身的QX56采用整體式尾門,開閉需要更大空間,人性化上的考量有所欠缺。為方便駕乘者更易開閉尾門,兩者均配備了電動開閉及電吸門系統。
在LX570彪悍的尺寸下,18寸的輪轂顯得十分渺小,甚至有些不搭,而當我們將LX570駛入惡劣路況下才發現,這一切都是出于越野性能及堅固性的考慮。在同比之下,QX56的22寸輪轂顯得十分搶眼,與LX570有著強烈的反差,不過如此靚麗的輪轂與低扁平比的輪胎,也將與越野二字漸漸背離。
想要推動這兩個大家伙,沒有足夠的底氣顯然不行,兩款近似的V8發動機,但在調校方面截然不同。QX56引擎的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都高出LX570不少,雖然英菲尼迪官方并未給出0-100Km/h的加速時間,但根據LX570的7.8秒加速來推算,QX56將會更快一些。
由于LX570遲遲未推出新款車型,所以導致車內的部分配置看上去有些跟不上時代,例如中央液晶屏的像素較低,后期研發的G-BOOK智能系統也未能搭載等等。當然這些所謂的配置遺憾,對于越野迷來說可能一文不值。
QX56的座艙借鑒了游艇的設計風格,將豪華與尊貴的氛圍展露無遺,中控臺則與英菲尼迪旗下車型保持了一致的風格,各項電子功能配置也很齊全。對于鐘愛豪華車的朋友來說不乏優雅,對于越野迷來說則少了一分野性。
雖然是一款有些年頭的車,但是LX570的儀表盤設計卻并不落伍。藍白配色的背景光讓人看起來感覺很清爽,多儀表盤設計可以讓駕駛者從容掌握車輛情況。中間的液晶顯示屏除了可以顯示行車電腦信息外,還可以顯示目前檔位以及車身高度情況。
同樣來自日系高端品牌的QX56,由于出身更加年輕,方向盤與炫色儀表的設計更加現代化,方向盤中豐富的集控功能類似于豪華級轎車,所配備的ACC自適應行車系統,將自動控制與前車的安全距離,有效提升安全性。
LX570配備了6速手自一體變速器,行駛狀態也同樣為高功率模式、普通模式以及雪地模式三種。排擋桿后部的一排按鈕對于LX570來說絕對是命脈,高低速四驅系統、陡坡緩降、地盤升降以及懸架軟硬調節功能,實為越野車必備的四大功能。
在試駕過QX56后,我們感覺這款車更加像是一款加高地盤的奢華級MPV,雖然它同樣采用了非承載式的地盤設計,但缺失的越野功能也只能將它劃分為城市SUV的行列中。
LX570的大尺寸手扶箱可以為駕駛者提供更舒適的肘部支撐,同時分體式的設計也十分貼心,內部所配備的小冰箱可在夏季隨時暢飲冰涼的飲料。QX56為整體式手扶箱,表面包覆的真皮質地柔軟,其內部的儲物容積值得稱贊。
可搭乘乘7名乘客是全尺寸SUV的共通特點,大尺寸的長寬高同時也給予了每一名乘員最大限度的舒適性。而LX570得達到了8坐標準,且主駕多達12向的電動調節加上質地柔軟的真皮包覆,令乘坐者感受如同沙發般的舒適性。
側重運動表現的英菲尼迪品牌,將運動基因同樣流傳到了QX56的身上,座椅在側向支撐力的表現上明顯優于LX570,而同樣配備的座椅10向電動調節可令駕駛者輕松找到最舒適的坐姿。
我更喜歡在4個人時乘坐LX570的第二排,當座椅移至最后端時,舒適的乘坐感不言而喻。不過在特殊情況時,也需要搭乘更多的人員,不過第二排的舒適性就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寬敞的腿部空間也將隨之消失。
尺寸略大的QX56在第二排空間上,表現出了自身的實力。腿部空間明顯優于LX570,同時雙液晶顯示屏的配置也更加突出豪華感。如果將QX56第二排稱之為尊享設計并不過分,中央固定的手扶箱將座椅劃分為2個獨立區域,奢華感不言而喻。
LX570在第二排調整至最基本的坐姿后,第三排將將可以容納下一名男乘客,不過對于他而言絕對是一種煎熬,看來第三排只適合女性或短途乘坐。第三排座椅的放倒全部由電子控制,當座椅無需使用時,向兩側收起后可進一步擴大備廂內的儲物空間。
雖然QX56在車身尺寸上略大于LX570,但在第三排的實際乘坐性上基本相同,對于乘坐空間來說很壓抑。備胎被設計在后部底盤位置,以最大限度提升備廂儲物容積。
5米俱樂部中的二者,都具有氣勢逼人的體型,近乎超大的排氣量,但卻完全走向不同的風格。素有“豪華陸巡”之稱的雷克薩斯LX570,在歲月的洗禮之下展現出的則是不凡的越野功底以及優越的堅固品質。而作為新人的英菲尼迪QX56,在霸氣十足的外表下,展現給我們的是它優雅的細節與內在,個性鮮明的路線也將成為QX56最大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