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提到某種動物就會有某款車與其契合映照,那么提到美洲獅會聯想到Jaguar XJL、狂牛聯想到Lamborghini AventadorLP700-4、烈馬聯想到Ferrari LaFerrari、GTR聯想到戰神(這個貌似跑題),Infiniti QX70呢?
職業賽車手——劉斌,關于桂冠、頭銜和比賽經歷的介紹,無論百度還是谷歌都近萬頁。作為目前屈指可數的出身“黃埔二期”集場地、拉力和越野比賽均享譽業界的三棲車手,我們有幸請來作為“劉斌評車”欄目的“度量衡”。
你會說這是一款集合豪華跑車與越野車的跨界車型,那么我給出的答案——公牛鯊,一種橫行海洋幾億年,久處食物鏈頂端,性格狂暴且兇殘的肉食性物種。幾乎完美的進化,使它面對滄海桑田的變遷處變不驚,萬米之外嗅到一滴血的超凡嗅覺對它來說小菜一碟。你說QX70屬于車界的雜交車型,我倒覺得,既能通吃全球海域又能逆流而上在淡水環境中輕松玩轉的特性才與QX70的性格高度吻合。
作為海洋中殘暴孤傲的頂級捕食者,若想馴服為人所用,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正如英菲尼迪QX70這款車,即使國內頂級的賽手劉斌老師,在馴服的初期也并非一帆風順。英菲尼迪XQ70擁有同級罕見的21寸超大輪轂,265/45 R21的車輪提供了猶如G37般的駕感,與調校硬朗的懸掛匹配,使得QX70在中速巡航的過程中,車輛的方向很容易受到路面微小不平的影響,一點點車轍就會導致方向盤敏感地跟著順向擺動,所以,在單手駕駛時,會給人不太放心的感覺。起初我們認為原因是提車與試駕分別處在兩個時間段,十幾度的溫差,導致胎壓增大,胎感變硬,再加上QX70具有跑車基因的硬朗懸掛,使方向容易受到路面哪怕是壓出的微小車轍的影響,但經過專業賽道技師對四輪胎壓重新校正后,這種情況依舊存在,好吧!駕駛它你必須打起精神,即使馴服的猛獸,骨子里也會保留幾分野性,何況“鯊”乎,英菲尼迪QX70在用時刻緊繃的神經面對著來自油門踏板動輒毫厘的變化。
真正的馴服始于車輪踏上賽道的一刻,隨著劉斌老師一句“坐好了啊”的提醒,話音未落,QX70瞬間地板油門的迅捷響應所帶來的幾乎將我強壓到座椅靠背里的巨大推力,使我的大腦被來自前艙VQ V6發動機的嘶吼與轟鳴喚醒,隨即是入彎前全力制動帶來的幾乎無法抗拒的慣性使我的前傾角度達到了安全帶所能綁扎的活動極限,緊接著入彎的離心力令我使出吃奶的勁頭牢牢抓住右手門頂拉手,并伴隨著變速器迅速的降擋和轉速表在7000多轉的刻度區間抖動,QX70又如脫韁野馬,再一次將我狠狠地按在寬大厚實座椅里。此刻,我完全放棄了在車里用紙筆記錄的方式,開始享受著劉斌老師對英菲尼迪QX70酣暢淋漓有驚無險的馴服過程,這不是斗牛士征服斗牛的過程,也不是吹著笛子令眼鏡蛇隨之偏偏起舞的過程,而是圣誕老人駕駛著雪爬犁馳騁天際的過程。當然,此時的馴鹿已換成了剛被馴服的北極之王——北極熊。
之前吐槽的方向盤過于靈敏的表現,在賽道上則是一種得心應手的路感回饋狂躁的發動機動力輸出,7AT自動變速器高效的動力傳遞,特別是極速降擋后繼續補油來維持的較高轉速,使得QX70在出彎的加速也能迅速得到最大功率與最大扭矩的支持。超跑風格的動力輸出,恍若駕駛著坐姿較高的GTR,再加上巨大的輪轂與調校稍稍偏硬的懸掛,保持了較好的車身姿態。硬朗的表現使得劉斌老師贊不絕口“別看這是一臺SUV,完全可以把跑車的駕駛技巧用于其中,而且你所感受到的,也正是一部血統純正的跑車所帶來的不折不扣的駕駛感受,不錯,我喜歡!”
賽道測試之后,我們駛上了一塊約有四個籃球場大小的光滑低摩擦場地,如你所愿——“燒胎”開始!
依舊大腳轟油,依舊幾里之外的引擎轟鳴,依舊的濃煙滾滾,所不同的是,看似身軀龐大的英菲尼迪QX70在如此狹小的場地,轉彎變向卻輕松自如,還記得電視里鯊魚捕食時的畫面么,此刻靈巧的身手令人完全忘記這是一款長、寬、高和軸距分別是4862mm、1928mm、1680mm、2885mm的龐然大物,變換姿態易如反掌。全時驅動系統仿佛也被光滑的低摩擦力場地所蒙蔽,將本應前后各50%的動力分配,完全100%的置于后輪,令短暫而華麗的“燒胎”測試完美收官。
日常代步的用法,完全埋沒了這個“大塊頭”的天賦異稟,但它也能為你提供超越豪華的駕乘感受。座椅位置記憶功能連同后視鏡與方向盤位置一并記憶,AVM全景影像監控系統,高級自動空調帶有主動凈化空氣的功能,它的葡萄多酚濾芯可將清除車內99.5%的空氣過敏原,可擴充至1769L的超大行李廂空間,還有十分神奇的細微劃傷車漆可自動修補愈合,前大燈自動水平調節,智能巡航控制系統,智能安全輔助氣囊系統甚至能在前排座椅沒有乘客時,傳感器會關閉氣囊。
最后有一點令劉斌老師感覺略感遺憾——面對豪華的配置、澎湃的動力、凌厲而動感的外觀,這條夠勁的“公牛鯊”的剎車盤尺寸相對于21寸的大腳略微顯小,“有點壯腿小胳膊的感覺”,更大尺寸的剎車盤必然帶來更加酣暢的操控感受。讓英菲尼迪QX70的“狂暴”來的更加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