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智能鋰電電動車品牌小牛電動在其成立兩周年之際公布了一組數據:
截止到2017年5月31日,小牛電動全系列產品總銷量達到24.8萬臺,其中N系列產品累計銷售16.6萬臺,M系列7.2萬臺,U系列上市48天售出1萬臺。在整個電動車行業2017年4月份銷量整體下滑40%的背景下,小牛電動銷量實現逆勢增長,增長率高達85%。
隨著今年4月12日小牛電動U1的正式發布,小牛電動已形成N、M、U三大系列鋰電電動車車型+周邊配件的多元產品體系,滿足不同用戶的騎行需求。此外,小牛電動還為用戶提供適用于全系列車型的智能軟件應用“小牛管家APP”,以及以“牛油保”保險服務為核心的一整套產品售后服務體系,全方位提升用戶體驗。

(圖為小牛電動U1)
兩年研發三大系列鋰電車型,屢出品類“爆款”
小牛電動自主研發的首款車型:小牛電動N1,發布于2015年6月1日,是全國首款智能鋰電電動車。其主打簡約外觀與智能化功能,并采用了特斯拉同款日本原裝進口松下18650鋰電池、德國博世高性能電機,且配備“小牛管家APP”實現遠程智能管理。有媒體據此報道稱,小牛電動正以“極客精神”和智能硬件品類思維,顛覆傳統二輪電動車行業的用戶體驗。據了解,該產品上線京東眾籌后,15天內獲得了7202萬人民幣眾籌資金,創下中國產品單次眾籌金額記錄。次年8月21日,N系列新品:小牛電動N1S,在天貓超級品牌日單日銷售達10248臺,創下中國二輪電動車行業單日在線銷量紀錄。
小牛電動M1發布于2016年4月,相比N系列產品,其除了技術方面的創新升級以外,車身也變得更加輕巧靈活,外觀更為精致時尚。該產品在京東眾籌首發,獲得8160萬人民幣的眾籌金額,刷新了之前小牛電動N1創下的眾籌金額記錄。此外,在前寶馬設計總監劉傳凱的操刀下,小牛電動M1憑借出眾的設計在今年年初斬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成為全球范圍內首個獲得該獎項的二輪電動車產品。
今年4月12日發布的U系列新品:小牛電動U1,主打輕量和實用。產品各個參數指標均針對全國范圍內關于電動車上牌最嚴苛的規定“量身打造”,確保車輛上路無憂;車體小巧、靈活,可拆卸鋰電池也更加輕量化,方便用戶手提充電;車身擁有30個改裝掛點,方便用戶根據日常生活各種場景下的實際需求進行改裝;此外,車輛還配置了全新六軸感應報警器,防盜性能升級。產品一經推出便引發搶購熱潮,導致不少城市線下體驗店出現“一車難求”的局面。
夯實軟實力,用戶體驗做到極致
產品線不斷延展升級的同時,作為與硬件配合實現智能出行的重要支撐,小牛電動用戶專屬的小牛管家APP也在迅速進化。最新版的小牛管家APP,整合了實時監控、智能防盜、自助診斷、社交互動、售后支持等功能,并通過對用戶騎行大數據的采集、分析和運用,為用戶提供更強大的安全保障和更智能的出行體驗。
用戶服務方面,小牛電動首創電動車行業首個“即丟即賠”售后保險服務:“牛油保”,與中國人壽、中國平安等保險公司合作,為用戶提供“丟一臺,賠一臺”的保險服務,不論是車輛被盜還是發生駕駛意外,都配備了完善的解決方案。
為了給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小牛電動從去年起走到線下,將銷售與服務渠道擴展到全國多個城市。據了解,小牛電動兩年來在全國137個城市已經落地200家專營店,預計到2017年底,全國范圍內將開設400家小牛授權體驗店,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和服務體系。
順應消費升級浪潮,目標是星辰大海
在中國,二輪電動車行業曾經一個不折不扣的“草根行業”。其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基礎,在井噴式發展的同時,也因為產品設計和服務運營等方面的粗放特點,給外界留下了相對低端、缺乏創新甚至粗制濫造的印象。不過,近年來隨著以小牛電動為首的一批新銳品牌以“互聯網+”思維加入賽道,這個傳統的行業正在發生改變。
原創設計、智能科技、鋰電池、超強防盜等,已逐漸成為小牛電動產品的標簽。在國內這一輪消費升級的浪潮下,雖然小牛電動售價遠高于一般電動車產品,卻依然征服了不少追求品質的電動車消費者。
小牛電動的“出海”征程也早已啟動,去年就成為首個通過歐盟品質認證的中國本土電動車品牌,并正式進入了歐洲市場。目前小牛電動已在全球20個國家銷售,預計在2017年底拓展到30個國家,全球經銷網點達到8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