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統計數據
7月份國內廣義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129萬輛和119萬輛 單月環比下滑4.4%和7.6%
7月車市,下半年起點,全年除春節之外第二個低谷,向來備受關注。日前,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統計數據公布,7月份國內廣義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129萬輛和119萬輛,雖比去年同期增長9.7%和14.9%,但環比今年6月降低4.4%和7.6%。環比下降緣于高溫,消費者避暑,部分車企放高溫假,節奏明顯放緩。
今年前七個月保持兩位數增幅
僅就數據而言,今年7月產銷可圈可點。單月環比下滑4.4%和7.6%,比2012年同期環比下降幅度的5.0%和9.6%,分別縮小0.6和2個百分點。1~7月,汽車產銷同比增幅13.6%和16.4%,遠高于去年同期的8.0%和5.8%,今年前七個月保持兩位數增幅,為三年來首次,按此趨勢發展,不出意外,全年中國汽車有望告別個位數“微增長”。
零售方面,7月零售增長平穩,結構性走強,部分車企零售表現明顯強于去年同期。實際終端銷售,4S店到店看車人數以及成交量,并不遜色6月太多。分析認為,樓市高企,股市暴跌,金價起伏,某種程度上刺激了汽車消費;出于對限牌擴大擔憂,部分城市搶先購車趨勢明顯;為在下半年競爭中搶占有利位置,部分車企提前推出促銷方案,帶動了消費……一系列因素,使得本應淡季的車市,呈現出不是特別淡的局面。
盡管如此,不看好下半年車市仍大有人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物價上漲,三包即將實施,都會給車市帶來沖擊。車企全面低調也印證這一看法,上半年超過六成車企“時間過半任務過半”,但仍未有一家進一步調高產銷目標。審慎,靜觀,成為主流。各細分市場,除SUV產銷環比保持2.6%和1.1%增長之外,轎車、MPV、微客均有不同幅度下滑,其中,最大降幅出現在微客,環比下滑15.6%和28.4%,銷量甚至比去年同期下滑13.6%。轎車表現優于MPV和微客,環比下滑僅4.1%和6.1%。
本土品牌份額再降
7月,中國本土品牌遭遇滑鐵盧,7月乘用車市場總銷量僅為43.55萬輛,市場份額僅為35.2%,占有率比上月下降2.34個百分點,為2009年以來最低點。排名前十車企中,僅有長城以4.6萬輛成績入圍,排名第七位。奇瑞、比亞迪以及吉利,均名落孫山。汽車出口也呈下降趨勢,7月僅為7.99萬輛,比上月下降5.4%,比上年同期下降11.6%。
日系車企加速恢復,7月,廣汽本田銷量達到32007輛,同比增長31.3%,剛上市凌派7月份銷量達到10357輛,首月訂單超過1.5萬輛。廣汽豐田(微博)上半年完成率高達50.6%,7月銷量超過2.9萬輛,創歷年同期新高。鈴木7月份實現銷售14589輛汽車,同比增長26.2%。并非所有日系品牌實現上漲,由于新車未投入市場,東風本田、馬自達7月小幅下滑。德系轎車市場占有率繼上月超過中國品牌后,本月再次蟬聯第一。
7月,廣州車市實現逆勢增長。隨著限購新政正式實施,經銷商紛紛加大優惠幅度,被壓抑近一年的消費者紛紛出手,客流和訂單均有所回升,庫存深度小幅下降。新政對排量松綁,換購漸成廣州車市主流,SUV、B級車及豪華車增幅最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