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本人是一個汽車圈資深吃瓜愛好者,吃瓜界縱橫三十余載,這次被哈弗H6“中傷”,陰溝里翻船,西瓜掉了一地,不求賠償,但求一個真實解釋。
討瓜的原因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在2020年12月23日,南方的天氣明媚,艷陽高照,我打開電腦,看“五星批發部”的現場直播,等待這次發貨。我的姿勢這樣的:
然后就看到了哈弗第三代H6側面碰撞試驗,視頻這里就不放了,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側面碰撞后,哈弗H6的側氣簾/側氣囊沒有打開,四門均為鎖止狀態,注意,非碰撞側車門也是打不開的。

可是對我來說,那又怎樣呢?
畢竟得給哈弗一個解釋的機會,不出所料,哈弗很快就給出了官方聲明。

聲明中大概的意思是,試驗結果的鍋我不背,是他們試驗人員的問題,做試驗不通電,都是他們的錯。看到聲明的原因后,我本著將吃瓜進行到底的原則,回到C-NCAP網站,想再回看一下視頻,頂著1000度近視,尋找一下蛛絲馬跡,萬萬沒想到,看到這(不)一(堪)場(入)景(目):

網站崩潰速度,快過了我接瓜的速度,所以我的瓜就這樣了。
雖然C-NCAP官網崩潰,但是C-NCAP畢竟“中”字開路,當即表示讓我背鍋可不行,所以C-NCAP官方通過另一渠道(“CNCAP中國新車評價規程”公眾號)表示,H6未通電是“試驗人員的失誤”這個鍋我不背,從公眾號中還可以查看相關視頻,并且有C-NCAP官方聲明:“成功完成了哈弗H6的碰撞試驗”至今沒有作出任何關于H6測試的異常公告。換句話說就是試驗過程沒問題,休想把鍋給我。

這一來一回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致,接著細聊聊
乘用車為什么要做側碰試驗?
側碰試驗,無疑就是向視頻中一樣,就是用一臺試驗臺架小車,以一定的速度(通常50KM/h)撞向汽車側面,來測試碰撞后對車內乘員的傷害。
碰撞過程中,車內乘員受慣性影響,頭部會高速的撞擊車門玻璃或者內飾板,屬于硬碰硬,當然吃虧的肯定是弱小的人類。所以現在很多車型都在側面安裝側氣囊/側氣簾,達到和正面碰撞時安全氣囊一樣的效果。如果本身沒有配備該氣囊,那么試驗后就目前的狀態無可厚非,顧客愛買,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但是有了,關鍵時刻掉鏈子,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也是為什么這次哈弗H6側氣囊沒爆,被大家“口誅筆伐”的原因。
官方解釋難以服眾,反而推波助瀾
這次碰撞試驗陣勢強大,早在12月11日,C-NCAP官方就發出公告,本次試驗將邀請媒體現場直播,所以從某網站上的直播視頻中可以看出,試驗開始前,工作人員對車輛狀況進行了詳細全面的確認,我們也可以清晰的看見車尾燈是開啟狀態,從車內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儀表板、中控屏幕都是開啟狀態,顯示速度為零。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一旦車輛確認沒有問題,工作人員就會對車輛周邊進行清場,直到試驗結束,都不允許有任何人去靠近車輛,而且碰撞后,也可以清晰的看見屏幕處于亮著的狀態,如下右圖,這也給哈弗官方的聲明帶來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碰撞后的結果大家也都非常清楚了,這里不再贅述,我們來大膽猜想一下,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結果。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碰撞結果?
(1)傳感器失靈?
氣囊是否需要彈開,不是氣囊自己說的算,是要靠傳感器感應外界的加速度的,一臺車上會同時配備多個加速度傳感器,傳感器本身是一個很簡單零部件,自身出現問題,而且是多個同時出現問題的原因幾乎為零,可以暫且排除;
(2)氣囊原因?
如果是這個原因,應該是哈弗最愿意聽到的,因為可以甩鍋給供應商, 但是概率不大,從某家上可以看到這臺哈弗H6的配置,是有兩個安全側氣簾的,兩個同時出問題的概率很低,但是不排除,目前處于觀望態度;
(3)蓄電池、電路問題?
想出這個原因絕對不是無中生有,查了一下比較權威的網站,看到哈弗H6關于蓄電池虧電的投訴居高不下,而且是多年存在,至今沒得到徹底解決,并且在百度上的搜索詞條里,也隨處可見哈弗H6虧電問題的搜索。通常乘用車內和氣囊有關的蓄電池有且僅有一個,所以很有可能就在關鍵時刻,能夠引爆側氣囊的系統、線路等有關的電控裝置失靈,供電斷路。


(4)設計本身就存在缺陷?
關注哈弗的人都知道,哈弗H6第三代,是基于其全新檸檬平臺打造的,檸檬平臺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長城第一個基于正向開發的平臺,由于急于上馬,并沒有經歷太長時間的磨合、歷練,很多功能還來不及充分驗證。
對于一個銷量不錯的車型,急于推出換代車型,占有市場先機,可以理解,但是在安全方面驗證不是很充分的前提下,急于上市,這個我們表示就沒法理解了,Money重要,顧客的生命安全更重要,口碑對于一個企業的生存,更是重中之重。
哈弗在輿論聲中發出了第二次官方聲明
哈弗在碰撞事件后,很快在25日發出了第二個聲明,歡迎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安全驗證。我們相信無論誰來做第二次試驗,90%概率不會再發生這樣的情況。剩下10%誰知道呢。但是這種安全事故問題,是0分和100分的問題,發生一次,就足以毀掉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幾個家庭。所以第二次碰撞結果無論怎樣,都已經難以令人信服。

善意提醒:實在不行就召回吧
長城汽車請醒醒,帕某特事件才剛過,想步入后塵?汽車不能僅僅是代步工具,也要承擔起相應的安全責任,汽車企業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更該以人為本。
繼續等待后續官方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