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元還是1億元?在V標擁有者廣汽乘用車看來,并不是個問題。
近期被炒得火熱的長安和廣汽撞標(V標)一事有了新進展,一直未對外發聲的廣汽乘用車于17日緊急約見包括記者在內的少數媒體,表示同意與長安汽車洽談v字商標轉讓,轉讓所得將用于公益事業,包括環保或者知識產權保護方面。
這是廣汽首次對此事表態。廣汽乘用車相關人士表示,商標轉讓產生的補償金額目前未正式公布,此前有媒體報道的一億或300萬都不是從官方渠道傳出的消息,目前雙方已基本談妥,轉讓協議正在由上級部門進行審批。“我們擁有V標產權”該人士說,“通過此次事件,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此前,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部長譚本宏日前表示,隨著長安快速發展,不排除“V”標以后會運用到物流等領域,因此,主動與廣汽溝通希望購買商標。“雙方目前已經談定轉讓價格,雙方都比較滿意,最快會在2個月內完成轉讓。”
廣汽2011年注冊V標
據介紹,成立于2008年的廣汽乘用車公司為打造屬于自己的車標標識和品牌名稱,于09年初與門戶網站合作,舉辦“廣汽乘用車品牌名稱、車標創意大賽”。短短2 個月共征集到車標設計5722件,同時,還請專業公司提供幫助。經過長期的策劃、設計、調研與甄選后,V標才與廣汽傳祺目前使用的G標以及其他5個商標同時作為商標候選,直到2011年2月完成注冊。
傳祺新車投產后,廣汽集團為廣汽乘用車公司選定了G字標作為系列產品的商標,v字標等其他6個商標成為儲備商標。經過幾年的潛心發展,廣汽乘用車已成功推出三款主打車型,2013年,廣汽乘用車實現銷量8.5萬輛,同比增長160%,成為一個后起之秀。
廣汽相關負責人表示,之所以注冊那么多商標,是因為未來廣汽乘用車有可能發展皮卡之類的車型,可能會用到G標之外的車型。2020年,廣汽乘用車規劃產銷規模達到100萬輛,光靠傳祺一個品牌可能支撐不住。
長安2013年開始上門協商
在廣汽注冊的同時,長安汽車于2010年推出全新的轎車商標,并于同年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于2012年5月在第12類(汽車及運輸工具)注冊成功,2013年10月在第35類(廣告銷售)成功注冊。但在第37類上,國家商標局認為,長安的商標與廣汽乘用車在該服務類提交注冊的V字商標近似,因此國家商標局沒有通過長安的商標注冊申請。
此前的長安汽車還不瘟不火,但全新的v字標使用后,長安似乎煥然新生。2012年起,隨著逸動、CS35、新悅翔、致尚XT、CS75等車型的推出,長安汽車在乘用車市場后來居上,今年1~5月,長安汽車累計實現銷量31.16萬輛,同比增長42.8%,首度超過長城汽車,登頂自主品牌銷量第一寶座。
廣汽乘用車相關關人士表示,長安啟用新商標之初,廣汽乘用車也沒有發現不妥,直到2013年,長安汽車派人到廣州協商,才發現商標撞臉的事。由于v字標只是儲備商標,而且廣汽和長安都是國內重要的國有企業,雙方高層也認識,也經過多輪溝通,直至被媒體曝出。廣汽乘用車并未拒絕轉讓v字商標,只是出于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保護,根據有關法律條款與長安進行了友好協商,近期基本達成轉讓協議。
300萬元或1億元都不太準確
對于外界傳聞的商標轉讓價格為300萬元或1億元,廣汽乘用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商標尚在評估階段,雙方需在評估基礎上協商。商標評估將涉及廣汽此前為設計和推廣“V”標投入的成本,長安在售后、物流等領域使用“V”標的代價等。
此外,由于雙方均是上市公司和國有企業,因此在商標價值評估等方面也將存在繁雜的流程。
為了清晰表明立場,廣汽乘用車重申,因V標產生的收益,不管最終是多少金額,廣汽都會用在慈善、環保、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公益事業中,以此鼓勵社會對于知識產權的尊重。該人士進一步表示稱,廣汽集團是世界500強公司,年營業額超過2000億元,并不缺那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