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守舊還是革新?是每一次產業革命時傳統霸主必須面對的艱難抉擇。勝利者繼續領 先,失敗者泯然眾人。當汽車產業面臨百年來* 重 要的智能化轉型風口時,年產千萬臺的豐田汽車依然遵循謀定后動的傳統,做到99%的技術積累后,用1%的時間快速決斷。在遭遇寒流的中國市場,逆勢而上開啟了超車模式。
2019年,在中國車市迎來20年寒冬之際,業內驚訝的發現,一直被詬病保守的豐田汽車開始本土化全速推進,一季度至今,雷克薩斯和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兩家合資企業,均實現逆勢而上的態勢。另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在中國車企發力較早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當所有人都認為豐田的混動路線即將被淘汰時,氫能源汽車的橫空出世,讓眾多決策者面色凝重。
而在以“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豐田更充分展現了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新成果,以兩款全 球 首 發純電動車型領銜涵蓋傳統車型和新能源全域的產品序列,結合智能互聯、未來社會出行方案,描繪出新時代“移動出行服務商”的全新面貌。
以上一系列動作表明,這家全球領 先的汽車企業,已經做好了加速中國事業發展的充分準備。
三化技術全面推進,豐田中國戰略加速落地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在清華大學提出,在汽車產業迎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所引發的變革之際,豐田必須通過轉型再次引領變革潮流,中國將是豐田* 重 要的全新起點。
事實上,在豐田章男到來之前,豐田早已開始在中國市場的縝密布局。2019上海車展上,小型SUV C-HR 與奕澤 IZOA的EV車型首 次面向全球進行公開發布,作為TNGA架構下的量產純電動產品,這兩款車型通過在供應鏈、研發、制造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升級。
新能源產品的井噴僅是起點,豐田在智能化和網聯化也頻頻落子。*新一代“Toyota Safety Sense豐田智行安全”系統和“豐田智行互聯”系統的落地,不僅保證了用戶的出行安全,更提高了豐田網聯化技術的覆蓋規模。
豐田“Toyota Safety Sense智行安全”2016年正式投放中國市場,源自豐田所追求的“實際安全”的基本概念,TSS包含了預碰撞安全系統(PCS)、車道偏離警示系統(LDA)、自動調節遠光燈系統(AHB)、動態雷達巡航控制系統(DRCC)。在新一代TSS中,DRCC中新增了LTA功能,無論直線行駛還是彎道內均可以維持車輛始終在車道中央,而且發生擁堵的時候車輛也可以跟隨前車的行進軌跡行駛。據豐田的調查結果顯示,搭載該系統的車輛,可將追尾事故減少約70%。通過智能化技術的進步,可以規避重大傷亡事故、降低事故傷害的功能,未來豐田將在更多換代車型中實現普及。
而“豐田智行互聯系統”則是豐田在汽車網聯化引以為傲的成果,豐田章男在清華大學演講時也特意展現了其應用場景。該系統可實現車機與手機現實連接,讓車主通過手機隨時掌握車輛狀態。更重要的是,豐田服務中心通過智能互聯系統可以將每一輛汽車連接起來,為消費者提供365天24小時的全天候服務。并且在車輛被盜的情況下,豐田服務中心獲得警方授權后可以鎖定車輛或讓車輛不能啟動,提升破案效率,減少用戶損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豐田智行互聯系統”可以對用戶駕駛習慣進行分析,在用戶同意的前提下,將信息反饋給售后服務網點,從而根據車主偏好訂制個性化服務方案。
從電動化看氫能源社會, 技術積累下的思想迸發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個積累,迸發,再積累,再迸發的過程,豐田的氫能源社會構想,就是在深厚的技術積累之下的一次迸發。
經過20多年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的穩扎穩打后,豐田擁有了能夠廣泛用于油電混合動力、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氫燃料電池等多種形式的新能源核心技術。這種全方位的技術路線,讓其在節能減排、環保出行占據先機。
值得一提的是,混動技術的積累,加大推動了豐田在氫燃料汽車的研發和量產進程,截止2019年3月底,豐田氫燃料電池車MIRAI全球銷量已經超過8000臺,讓豐田發展氫能源社會的設想離現實更近一步。
在豐田的氫能源社會設想中,認為氫能源和電能將是未來移動出行的重要保障。汽車企業在聚合智能互聯、自動駕駛技術后,通過可循環使用且無污染的氫能源,可以實現從供應鏈采購、生產制造、到用戶出行的零排放用車,從而打造一個便利出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
需要指出的是,該方案并非異想天開,豐田通過對現代社會的觀察與思考后,結合自身技術路線推出了一系列環環相扣的邏輯。比如,在制氫、加工、運輸、使用過程實現零排放,再通過自動駕駛產品e-Palette讓人們實現用車無憂,特別是為殘障人士和老齡人提供出行服務。
4月22日,豐田汽車和福田汽車、北京億華通將共同合作推出氫燃料電池客車的消息再度傳出,讓之前豐田將為2022北京冬奧會提供氫能源技術的信息更一步落實。
跟隨中國消費趨勢,豐田厚積薄發醞釀“超車”
在清華大學演講現場,一位清華學生向豐田章男提出格外尖銳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包括21世紀初,豐田均有機會同中國加強合作,但*后的得益者卻是大眾汽車,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豐田準備如何發展中國市場?
這并非無的放矢,作為全球*能和豐田相提并論的企業,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可以用樹大根深來形容,2018年420萬銷量占據整體銷量的40%。在新能源領域同樣加速推進,其MEB平臺規劃的70款電動車主要目標依舊鎖定中國。
豐田章男也坦然回答,每家企業在各自時期,都有自己的戰略選擇,但中國一直是豐田戰略中* 重 要的一環。
這位豐田1號人物的回復并非敷衍,無論是產品策略還是人事調整,豐田均顯示出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
豐田章男更是以身作則,近年來多次深入展開對中國市場的調研,就在剛剛過去的周末,他在清華大學演講時自拍、發朋友圈,還展示了騎共享單車和坐地鐵的照片,贏得眾多學生的叫好和認同。
實際上,這不是他*次在中國使用共享單車,早在2018年,豐田章男就在深圳體驗了共享單車,并且還在中國開通微博。
這一切的背后,體現出豐田對于中國消費趨勢的把握,以及對未來市場先行一步的預判——緊盯年輕化消費潮流,造年輕人感興趣的產品。
正是基于這種對消費趨勢的深刻洞察,讓本來滯后的豐田,能在短短幾年中實現TNGA產品導入、新能源全譜系覆蓋、智能互聯技術落地。正是憑借三化技術的積累布局,豐田在中國車市轉型升級中已經搶占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