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日出臺了國內首個小客車拼車指導意見,允許合理分攤合乘費用被寫進意見。此舉受到廣泛好評。
人們都知道拼車好處多:從小處說,可以降低車主的養車成本,可以便利搭順風車者的出行;從大處講,可以減緩城市擁堵程度,更可以對霧霾減少起到積極作用。國外不少發達國家的拼車經驗,早就對此作出了證明。
但是,拼車在國內仍是個難題。相關管理者首先會想到:拼車可能會帶來黑出租泛濫。這也對。不過,因噎廢食是不對的。為了防黑車而“欲禁天下之拼車”,可能只是一個“懶”字造成的。因為單純處罰黑車,不難;而管理拼車,卻很難。這無形中加大了管理難度,自然會讓有些管理部門“望而卻步”。可是,時代的發展、群眾的要求,都使得“拼車”日益成為一種大勢所趨。
北京出臺的拼車意見中,已有兩個標準區別黑車與拼車:一是費用,黑車是以盈利為目的,拼車只承擔基礎費用;二是合乘雙方事先約定,簽訂合乘協議,“臨時起意”者不算。
只要有了規定,就好辦。實事求是講,這些規定的確給管理部門“加活兒”了。可是從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層面看,允許拼車是對的,于國于民都有利,管理部門把麻煩留給自己值得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