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汽車集團本月銷量與13年同期的增長分析
![]() |
圖表 10 主要汽車集團2014年本月銷量同比13年同期增長分析 |
6月的汽車大集團總體表現較強,但自主中小集團相對稍弱。由于同期的日系銷量受損,因此13年上半年自主集團表現很強局面,但隨著日系反彈和競爭激化,形成14年6月合資較強,自主稍弱的局面。由于6月的合資強,大集團也表現突出,獨立車企則是全面低迷,奇瑞算是表現很好的。
2、主要汽車集團14年累計銷量與13年同期的增長分析
![]() |
圖表 11 主要汽車集團2014年累計銷量同比13年同期增長分析 |
14年1-6月的汽車集團站位相對穩定,但部分國企地方集團走勢較強,北汽、華晨、廣汽的增長都很不錯。而前期高增長的獨立車企集團走勢相對稍弱。主力大集團的上汽、東風、一汽表現較平穩。由于合資企業走強,廣汽和北汽的表現不錯。長安與北汽的差距仍有14萬臺的較大優勢。
3、大集團增長分析
A、6月大集團企業構成分析
![]() |
圖表 12 四大汽車集團本月銷量同比13年同期增長分析 |
6月的幾大集團增速分化,東風和長安走勢相對很強,而一汽和上汽走勢較平穩,這也體現一汽上汽在半年末相對穩重,上汽尤其是確保下半年的合理增長。
今年東風和長安的狹義乘用車走勢較強,其中長安SUV貢獻較大,而東風是MPV表現強。東風的優勢在于MPV的柳汽表現強,長安是SUV的合資與自主全面布局。一汽和上汽、東風撒大集團的卡車表現一般,都是柴油低迷。長安的輕卡實際還是汽油微卡升級,受柴油沖擊不大。
一汽的輕客本月偏弱,上汽客車增長幅度很高。微車的負增長局面依舊維持,而長安的微卡也是負增長,上汽微卡表現很好。
B、14年1-6月大集團企業構成分析
![]() |
13年4大集團的表現仍是上汽超強,一汽、東風、長安這三大央企的相互角逐。上汽和一汽、東風增長都在11%左右,這幾家的狹義乘用車表現很強,但長安更強一些。長安的微車也是逐步復蘇,同時長安的狹義乘用車也是很強,確保了市場地位,且長安的輕客表現較強,微車上突輕型車的效果較好。一汽的增速受到中重卡高基數推動而較強,但這樣的推動不可持續,一汽的狹義乘用車仍有增長潛力。
由于長安的昌河被北汽吃掉,因此三強集團的優勢明顯,長安相對銷量減少,但越精干企業越有發展潛力。
5、本月大集團動向
A、一汽集團
無。
B、東風集團
東風PK印度車企 欲爭奪薩博鳳凰平臺
近期由于投資方未能按期支付投資金額,致使NEVS(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陷入財務困境,因此NEVS不得不暫時停止瑞典工廠的生產。據美國媒體Leftlanenews報道,為解決困境,NEVS正在與中國東風汽車和印度汽車制造商馬恒達進行溝通,兩個全球性車企均有意在這個特殊時期對NEVS伸出援助之手,不過馬恒達則更愿意收購NEVS的大部分股份,而東風汽車則主張以共同開發鳳凰平臺的方式進行合作。、
如果東風汽車與NEVS簽署合作框架,基于鳳凰平臺進行新車型的研發工作,未來有望在國內推出多款全新車型,從而打造在國內的第二個“紳寶”品牌。如果馬恒達成為NEVS的最終合作伙伴,其或將以收購大部分NEVS的股份對薩博業務進行參與,在豐富集團旗下品牌的同時,也可提升馬恒達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這種模式類似于吉利收購沃爾沃汽車,最終得到雙贏的局面。。
東風緊跟上汽做電商:4S店模式或遭拆分。
在2012年,東風旗下的合資整車事業單元就開始順勢而變。東風日產與東風雪鐵龍相繼在這一年成立了數字營銷部,專注于互聯網營銷;同時,東風本田、東風悅達起亞等公司的部分產品也陸續上網;此外,核心自主品牌東風風神長期與垂直類汽車網站保持合作,定期開展汽車團購活動。截至今年3月底,其數字營銷部為東風日產共提供377.3萬條線索,轉化為新車銷售21萬輛,占東風日產整車銷售的11%。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這些事業單元各自為戰,缺乏組織與協調,無法形成系統的網絡營銷模式,因此并無協同效應可言。比如一個消費者購買了一輛10萬元左右的東風風神產品,幾年之后,他希望能換一輛20萬元左右的產品,但風神現有的產品線或許難以滿足這樣的需求,因此,這部分消費者就有可能流失,并轉向上汽、長安等其他集團品牌的產品。東風集團正在謀劃自建電商平臺,實現旗下9家整車事業單元的營銷協同。
利用互聯網最大限度地挖掘客戶價值,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基礎上,在集團內部形成一個良性的資源“內循環”,是東風希望達到的效果之一。推動互聯網與汽車行業融合發展,必須要有頂層設計,要上升到戰略層面去思考問題。在此背景下,“東風汽車公司電子商務應用集成平臺(DNX)”開始推進。據了解,DNX平臺將在東風集團的組織信息部牽頭下,對旗下包括自主、合資在內的九個整車事業單元的數字營銷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并逐步形成資源協同。
在銷售模式上,DNX仍然以O2O模式為主,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模塊,并借助統一的運營后臺,對用戶數據進行集中分析,對資源進行協同規劃。此外,與上汽“車享網”類似,基于存量用戶及新增用戶,DNX也會建立起覆蓋新車、二手車、再購車、車輛維修保養、汽車保險等多方面的服務與積分體系,以實現業務增值。
最明顯的影響在于營銷策略。廠商可以通過數據平臺,對客戶信息進行深度分析,針對不同車齡、不同車型以及不同區域的消費者推行“精準式”營銷,以取代過去 “撒網式”的廣告投放形式,從而提升營銷效果。
東風進行大范圍人事調整。
繼入股PSA之后,東風汽車集團在神龍汽車和自主乘用車兩大板塊展開大范圍人事調整。5月30日,東風乘用車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李春榮被任命為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鄭純楷被任命為黨委書記。此后,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將不再兼任東風乘用車總經理。該任命6月1日起生效。
同一天,神龍汽車對外發布新聞通稿,稱公司商務副總經理魏文清調往東風汽車公司戰略規劃部任副部長,現任東風標致品牌部總經理呂海濤接任其職位。呂海濤的繼任者為現任東風標致品牌部市場部副部長李海港。該任命也將于6月1日起生效。2014年3月,神龍旗下的東風雪鐵龍也剛剛更換負責人,原東風標致品牌部銷售部部長陳曦就任東風雪鐵龍品牌部總經理。呂海濤的升任,可能還不是神龍汽車人事調整的結束。有消息稱,現任公司總經理邱現東有望調任母公司東風汽車總部,擔任副總經理兼常委。
東風自主協同效應待顯 老奇駿入駐自主陣營。
6月23日消息,近日有消息人士透露,老款奇駿將劃歸東風自主品牌陣營,計劃將于2015年正式上市。盡管老款奇駿的最終去向仍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東風風神、東風風行、東風風度三大東風自主子品牌中“三選一”已是板上釘釘之事。
C、上汽集團
無。
D、長安集團
長安投30億建新研發基地 團隊將達1萬人。
6月12日消息,近日長安汽車副總裁劉波透露,長安計劃投入30億元在重慶魚嘴地區建設新的研發基地,預計研發團隊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1萬人以上。
E、北汽集團
北汽開啟品牌整合計劃。
6月25日消息,近日北汽知情人士透露,北汽集團計劃整合現有多品牌,打造“紳寶 昌河“的雙品牌體系,未來這兩個品牌將形成清晰的定位,實現差異化競爭。與品牌整合同時推進的還有北汽的“789”項目和“軍車項目”,徐和誼正在推動的內部整合“組合拳”,目的是要改變自主品牌低效率的現狀,加快自主品牌盈利步伐。
北汽新能源公布發展規劃。
北汽新能源透露了未來的產品規劃、產能規劃、渠道建設、銷售模式、合作方向等。根據北汽新能源新的產品規劃,未來北汽新能源將會布局高、中、低三個系列的純電動車產品,一是高端純電動汽車;二是中端新能源車;三是小型純電動汽車。其中,小型純電動汽車的定價將在五、六萬元左右,受眾為年輕消費者。同時,短期內北汽純電動車將會進入“三時代”——即推出續駛里程突破300公里的電動汽車。
產能方面,北汽新能源汽車到十二五末期的總產能可能會超過15萬輛這一目標,并向非北京地區發展。而針對新的產品規劃,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也采用相應的營銷策略和渠道布局。目前,北汽新能源在銷售渠道方面已經與京東商城、龐大集團等企業展開合作,準備鋪設一張線上、線下全覆蓋的經銷網絡。
F、廣汽集團
廣汽乘用車正面回應 同意讓標長安。
6月26日消息,近日廣汽乘用車在廣州總部召開記者會,首次正面回應了“廣汽與長安‘V’字標撞臉事件”。廣汽集團乘用車公司辦公室主任劉浩源表示,這是一件不太復雜的車界商標侵權案件,廣汽乘用車也同意轉讓商標,目前雙方正在走商標轉讓的相關流程,并協商轉讓價格。
廣汽集團擬發不超60億可轉債。
6月24日,廣汽集團披露了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擬向公司原A股股東優先配售,發行A股可轉債總額不超過60億元,期限為不超過6年,面值100元,此次可轉債發行募集資金擬將用于包括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漢蘭達換代建設等多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