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車企業批發銷量走勢
![]() |
圖表 13 汽車企業月度銷售走勢對比 |
14年1-6月汽車總計銷量1168.32萬臺,累計增速8.4%;14.6月汽車總計銷量184.58萬臺,同比增長5.2%,環比增長-3.4%。近期汽車主力企業的優勢依舊相對明顯,6月的南北大眾和上通五菱仍處于領軍地位,但銷量較去年相對保守,尤其是南北大眾的去年6月均為環比增長,但今年相對保留。北京現代和東風汽車的同比增長也偏弱,尤其是東風汽車的銷量下滑較明顯。而狹義乘用車的企業總體表現較好。
本月從集團角度看的前10車企中六大集團占據10席,車企分化明顯,上汽、東風各三家,長安兩家,一汽和北汽都僅有一家。受合資推動的大集團的表現超強。上汽三家都是主力企業;東風的東風日產和東風汽車、神龍汽車三家,一汽只有大眾,長安主力是長安福特和長安汽車,北汽本月有北京現代。本月獨立車企沒有進入前10,內資企業僅有東風汽車和長安汽車進入前10。
2、狹義乘用車企業產銷走勢
![]() |
14年6月的廠家產銷競爭仍是較激烈的,走勢差異性大。上海大眾的14年產量暴增較強,但6月調整;而一汽大眾今年也在產能發力,成為3-6月產量第一,6月主動收縮較大。東風日產的年初生產回落較快,隨后努力走穩。但長安汽車、福特、神龍汽車的產量增長迅猛,市場表現不錯。長城的產量出現較大負增長,長安替代長城進入狹義乘用車前10。
14年1-6月狹義乘用車銷量743.33萬臺,累計增速14.7%;14.6月狹義乘用車銷量146.07萬臺,同比增長16.1%,環比增長-1.2%。。14年6月的主力長銷量走勢仍是集群化特色較明顯,南北大眾銷售力保上半年平穩,為下半年留有余量。而北京現代和東風日產雖為二線梯隊但增長壓力變大。長安系的增長超強,神龍的銷量增長很很不錯,大城市限購帶來這類區域的合資品牌表現較強。
3、卡車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 |
圖表 14 輕卡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
14年1-6月卡車銷量149.23萬臺,累計增速-4.8%;14.6月卡車銷量18.95萬臺,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20.3%。14年1-6月輕卡銷量93.41萬臺,累計增速-7.1%;14.6月銷量10.87萬臺,同比增長-31.4%,環比增長-24.9%。。6月的輕卡主力廠家分化較明顯,主力企業順應政策調整,尤其是福田、江淮等中低端柴油車銷量低迷,江鈴等表現較強。而東風等異常逆勢增長,體現產品和政策的優勢較強。部分小企業也是逆勢增長,估計還是抓住大企業規范的機會獲得特殊市場空檔機會。
![]() |
圖表 15 中重卡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
14年1-6月中重卡銷量55.82萬臺,累計增速-0.7%;14.6月銷量8.08萬臺,同比增長-20.3%,環比增長-13%。由于今年春節早,2月的中重卡屬于節后的啟動期,加之13年6月的環保標準提升的實施前的銷量沖刺,目前經濟也極度不景氣,3-6月的增長潛力不大,加之今年的柴油車排放嚴管,主力車企劇烈下滑是必然的選擇,但6月的成都大運等重卡反而異常走強。
5、客車企業銷售走勢
![]() |
圖表 16 輕客企業產銷分類走勢 |
14年1-6月客車銷量27.84萬臺,累計增速4.2%;14.6月客車銷量5.22萬臺,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7.2%。14年1-6月輕客銷量20.69萬臺,累計增速9.2%;14.6月銷量3.68萬臺,同比增長5.2%,環比增長2%。。14年春節后的輕客走勢較強,主力企業分化嚴重,金杯較強,江鈴走勢波動較大。二線企業大幅走強。近期的福田和廈門金龍的輕客走強,汽油輕客在大城市不受限,家孩子電商物流帶動中低端輕客表現較好。
![]() |
14年1-6月大中客銷量7.15萬臺,累計增速-8.2%;14.6月銷量1.54萬臺,同比增長-14%,環比增長21.8%。
由于柴油國四該實施的機會促進,13年年末的大客的市場暫時暴增。14年初的大客市場銷售出現季節性下滑。隨著夏季到來,旅游和通勤大客的需求走強,而城市公交提升也加速,因此宇通等表現較強。
7、微客市場走勢
![]() |
圖表 17 微客市場主力品牌走勢 |
14年1-6月微客銷量64.45萬臺,累計增速-17.1%;14.6月銷量12.35萬臺,同比增長-12.1%,環比增長-5%。。
此圖把新型MPV類微客列入,由此可見企業的增長表現。近期國有大集團的微客市場增量努力已經有效果,北汽乘用車的微客產品已經是微客第三位。北汽、廣汽、昌河的廣義微客都是暴增,但總體的廣義微客市場實際很弱,體現了縣鄉市場的需求并不強。
8、車企動態-新能源車
吉利切除多品牌戰略 新能源汽車打頭陣。
在奇瑞大刀闊斧砍掉人們根本記不清的子品牌后,吉利也拿起了手術刀,切除很長時間內一直奉行的多品牌戰略,回歸一個品牌——吉利。并將新能源汽車作為突破口,發布吉利帝豪Cross插電式混合動力概念車、帝豪EC7油電混動車型亮相。混合動力將是吉利汽車未來的主要技術路線。
吉利對旗下的產品也做了整合。未來吉利汽車將依托KC、FE以及和沃爾沃聯合開發的中級車模塊化架構為基礎,不斷開發和升級“KC、帝豪、遠景、金剛、熊貓”等幾大系列產品。根據市場和消費者需求,不同系列將擁有不同產品類型。以基于FE(Framework Extendable)可擴展平臺開發的帝豪系為例,其旗下將擁有三廂、兩廂、Cross和SUV等多種車型。吉利控股集團公關總監楊學良表示,在吉利的內部,更多提及的是吉利和沃爾沃的協同。這三個平臺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沃爾沃的血脈和基因,因為很多技術是共用的。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銷售公司總經理孫曉東表示,在新的品牌戰略下,吉利的產品將不斷走向市場。首先是帝豪EC7油電混動車型約在兩個月后上市。10月份,將有一款KC平臺的車型推出。北京車展上亮相的帝豪cross概念車將于明年下半年上市。
魯冠球將燒錢造電動車。
6月21日消息,近日,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表示,“會把萬向掙到的每一分收入都用來制造電動車,會大量燒錢,直到成功,或者萬向崩盤為止。”他透露,萬向正在集中精力在美國生產,未來將在中國獲得制造電動車的許可。
騰勢電動車與ABB合作 充電機售價1萬元起。
6月16日,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孔健透露,目前比亞迪與ABB是獨家合作,會推出系列充電裝置,售價為1萬元。如果算上這一價格的話,騰勢這款車的實際總售價為37.9萬元,將于6月17日起正式接受預定。目前騰勢會配備ABB的不同充電裝置。以輸出功率為7千瓦和22千瓦為例,其充電時間分別為7小時、3小時(最高),而售價則是1萬元和2萬元。如果是商用充電柜的話,充電時間可能小于1個小時,輸出功率為50千瓦。目前ABB的充電設備符合國家的標準,有快充,也有慢充裝置。與比亞迪聯手的一款產品是掛壁式的家用或者小區用設備,主要是快充裝置。東風日產也正與ABB就充電設備開展合作。
豐田明年國產混動車價格更給力。
在2014北京車展上,豐田伊原副社長對未來豐田在華發展提出了三點重要目標,即在中國市場力爭實現日系品牌中市場占有率第一、各大品牌中市場占有率第三、逐步實現年銷量200萬輛的中國事業階段性規劃。為此,豐田承諾計劃到2017年底的3年內投放15款以上新車型迅速提升市場占有率。
豐田一直致力于混合動力車的普及。新卡羅拉及雷凌國產混合動力車型的價格將非常有競爭力。”大西弘致表示,得益于豐田在華混合動力的國產化準備工作的日趨完善,新卡羅拉和雷凌混動車型價格都將得到有效控制,兩款混動車型都將是走量車型,而非擺設。“混合動力技術被美國人評為20世紀20項重大技術創新之一,這種技術可以比最好的傳統發動機再節油40%。如果這種技術能夠大量普及,中國的大氣環境就不是這樣了。”他個人認為,如果新卡羅拉和雷凌的混動車型價格只比傳統汽油發動機車型貴兩至三萬元,市場接受度會迅速提升。。
日產擬占中國20%電動車市場。
6月15日消息,東風日產總裁關潤本近日在日產橫濱總部表示,中國政府正推出補貼政策鼓勵發展電動車,此預計中國電動車市場規模將迅速壯大。日產著眼于占據其中兩成左右的市場份額。為此,日產計劃從今年開始在中國銷售聆風電動車,歸于合資自主品牌啟辰名下,名稱為啟辰e30晨風。
戴姆勒在華評估Car2Go項目 或選中等城市開展。
目前戴姆勒正在中國評估Car2Go項目,由于北京等大城市面積過大,不太適用該項目,可能會選擇中等城市進行。移動租車模式將成新商機
Car2Go項目起始于2008年10月,戴姆勒推出50輛smart作為該項目用車,這些smart被停放在城市各街道、火車站以及機場顯著的“car2go”車位。用戶只需通過有效注冊便可憑植入電子芯片的個人駕照隨時刷卡取用,租賃完成時,僅需將smart停放在市區內合法停車場所,從而最大程度摒棄了繁復的借還車手續,既免除了用戶的奔波之苦,同時也方便了下一位租用者。該項目作為一種創新的移動租車概念,打破了傳統的租車模式,受到了用戶的好評。該項目已經在全球25個城市開始,目前戴姆勒也正在中國評估Car2Go項目的可行性。
寶馬攜手電網與世博集團建立電動車示范區。
6月28日,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和上海世博發展集團共同宣布,三方將攜手把上海世博園區打造成一個電動車推廣示范區。根據規劃,50個公共充電樁將在這個超過5平方公里的示范區內分期建成,覆蓋世博源、央企總部及綠谷區域。安格稱:“寶馬預計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在數年內成為全球最大。因為你們現在開始有足夠的(充電)供應,電動車也投放到市場。寶馬帶來了自己的電動車,其他廠商的電動車也開始進入市場。”目前寶馬集團正在發力電動車產品,其i子品牌第二款車型為i8插電式混合動力跑車,下個月將在歐洲發售,加入到去年11月上市的寶馬i3純電動緊湊城市車的行列中。多家外資車企和本土制造商都在挖掘中國電動車市場潛力。大眾汽車計劃2018年之前在中國引入15款以上電氣化車輛;戴姆勒聯手比亞迪共同開發騰勢電動車品牌;特斯拉上個月在中國交付Model S電動車。充電站也是車企在華電動車規劃的關鍵點之一。此次在原世博場館建立的公用充電站將同時兼容寶馬、比亞迪、上汽等公司的電動車,不過無法用于特斯拉電動車,后者將自行在華興建大型超級充電網絡。
9、車企動態-出口
寶騰擬聯手吉利在東盟擴張。
6月19日消息,馬來西亞寶騰有望和中國吉利結盟,當下正展開協商談判,雙方意在共同開發中國和東南亞市場,寶騰可能將生產吉利開發的車型。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稱,寶騰汽車已經于今年4月22日同吉利簽訂了意向協議,當時前總理馬哈蒂爾見證了簽約。
奇瑞巴西工廠年底將投產。
6月17日消息,奇瑞巴西工廠涂裝車間工藝設備整體安裝工作已接近尾聲。據了解,該項目已經完成了80%,按照目前的安裝速度,可以確保巴西工廠在今年底按計劃投產。
上汽計劃在硅谷投資 MG等自主品牌有望進軍美國。
6月19日,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召開2013年度股東大會。上汽集團董事長的陳虹宣布,公司正計劃在硅谷設立一家風險投資公司,作為及時了解全球最新汽車技術動態的“窗口”。該風險投資公司帶有技術研發的性質,據悉正與相關方商談中。陳虹表示,目前自主品牌汽車發展受到外資及合資車企擠壓,集團在自主品牌汽車發展上任重道遠,未來集團將繼續加大投入。
6月19日,陳虹在公司股東大會上表示,上汽已經做大了規模,但核心能力還不夠強,未來上汽的核心是要提升創新能力,目標是成為全球布局、跨國經營,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跨國集團。
上汽泰國工廠投產 欲占領當地10%市場。
6月4日上午,上汽正大汽車有限公司在泰國羅勇府的工廠舉行了首輛MG6下線儀式,宣告上汽泰國生產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上汽還在籌劃第二泰國工廠,預計2018年投產。未來上汽著眼于占據泰國10%車市份額,并將當地制造的車輛出口至馬來西亞等其他國家。 此次下線的MG6轎車搭載1.8升發動機。該車將與本田思域、豐田Altis爭奪市場。
上汽計劃未來將泰國項目投資追加翻倍,第二期項目達到2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39.7億元。上汽已經在春武里府(Chon Buri)為第二工廠選擇了500 rai(約合80萬平方米,每rai=1,600平方米)面積的土地,用于興建基地。上汽正大汽車業務計劃未來擴張產品陣容,覆蓋到MG品牌的SUV產品、皮卡和上汽大通商用車。
長安汽車謀劃海外戰略 欲生根伊朗。
6月17日,長安汽車透露,除了積極擴展國內市場,公司還將邁出國門,拓展國外市場。長安汽車預計年內進入伊朗市場。長安方面透露,目前已在伊朗當地確定了合作伙伴,銷售重慶造汽車,包括旗下自主品牌逸動、CS等車型。
10、車企動態-自主品牌
長安汽車遭控股股東高位減持。
6月10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控股公司中國長安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長安汽車”股票4,663萬股,占長安總股本1%。中國長安此次累計套現約5.36億元。減持后,中國長安仍占長安汽車總股份的40.04%。
長城汽車否認裁員兩萬人。
據悉,為減少負面影響和壓力,長城汽車的裁員通常以調崗、軍訓和無薪休假三種方式進行。位于河北省保定的長城汽車整車分公司,自今年3月以來已陸續裁員2千人。一位工齡超過10年的整車分公司工人(下稱“上述老員工”)介紹,今年3月份,長城汽車總部在一次“優化整合”的動員會上宣布,集團年內將裁員2萬人,這是他入職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他本人也已經接到到配件分廠上班的通知,薪水2000元(人民幣,下同),他在原崗位能拿到5000元。上述老員工原本所在的保定整車分公司原有員工超過1萬人,3條生產線,分別生產長城C30和凌傲、M4三種車型。2010年上市的長城C30是長城系列首款三廂轎車,在H6之前曾是長城汽車的主打和支柱車型,上市兩年用戶超過25萬。C30的生產線,曾經三班倒滿負荷生產,日產汽車超過1000臺。但目前只保留了白班,白班的工作時間也由之前的12個小時縮短為9個小時,日產量保持在300臺左右,比原先減少了三分之二。動力科空壓站由原來的6人,減員到2人。整車分公司一面大量裁員,一面卻又不得不與其他分公司一起,咬牙接收從H6天津生產基地調回的400名員工。這些員工的調崗并不是為了辭退,他們被公司稱作一線主力軍,一旦H6市場的好轉,將隨時重返天津。6月9日消息,針對此前有媒體稱“長城汽車總部在一次‘優化整合’的動員會上宣布,集團年內將裁員2萬人”,當天長城汽車高管明確否認了關于公司裁員的傳聞,“我們目前正在積極地招聘員工,怎么可能裁員?”
長城宣布新一輪人事調整 或由于業績下滑。
6月20日悉,長城內部宣布新一輪人事調整:原長城汽車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李瑞峰升任長城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原總經理康國旺不再擔任該職務。同時,負責國際出口業務的副總裁邢文琳、負責售后配件業務的總經理梁新璐也將調離原職位。據悉,上述人事變動與長城業績下滑有關。
長城汽車金融公司加強服務提振銷量。
6月11日,長城汽車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金融公司營業執照已經獲得天津市濱海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該金融公司定名為“天津長城濱銀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注冊資金為5.5億元。長城濱銀金融公司是由長城汽車與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前者持股90%,后者持股10%。此前長城汽車的金融業務大多與中國建設銀行合作,由于貸款審批時間需要一星期以上,周期相對較長,影響了金融業務的開展。在不少城市,長城汽車的金融滲透率僅為15%~20%。目前,寶馬、奔馳等跨國汽車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金融滲透率均高于這一水平,其中寶馬2013年的金融滲透率已經達到33%。“此次長城汽車成立屬于自己的金融公司之后,貸款審批周期有望縮短,這很可能將吸引更多的客戶使用汽車金融業務,這對于帶動銷量的提升也不無裨益。有數據顯示,從2004年通用在中國成立第一家汽車金融公司以來,目前銀監會已經批準設立18家汽車金融公司,由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主導籌建的有7家。。
比亞迪募資42.66億港元破電池產能瓶頸。
近日,比亞迪發布公告稱與配售代理訂立配售協議,將折價14.95%,以每股35港元的價格配售共計42.66億港元的H股。此次配股所得款項會用于新能源汽車業務。
比亞迪認為,2014年是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年。經過長達6年的技術儲備和市場探索,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認定純電動車市場化應該公交化先行,輔以插電混合動力車主攻私人市場。目前比亞迪在這兩塊推進情況都非常好。
面對大好形勢,目前動力電池已成為制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的主要瓶頸。比亞迪擁有1.6GWH鐵電池產能(惠州工廠),現已滿負荷運轉,預計每月可滿足400臺K9及1300臺秦的電池需求;這一產能可以滿足2014年需求,但難以滿足未來公司新能源汽車高速增長帶來的需求。。
吉利擬向母公司出售變速箱業務。
6月1日,吉利汽車中午于聯交所一份聲明,擬向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出售變速箱業務﹐以專注于汽車生產。
強化一個吉利 激發全新活力
吉利的品牌整合是當前汽車行業的熱門話題。吉利的品牌戰略絕非簡單的回歸而已,根據規劃,未來吉利將依托KC、FE以及和沃爾沃聯合開發的中級車模塊化架構為基礎,開發升級“熊貓、金剛、遠景、帝豪、KC”五大系列產品,形成涵蓋從A-到B級車在內的完整產品體系。 與沃爾沃的資源共享為“大吉利”提供了技術保障,吉利控股集團公關總監楊學良表示,與沃爾沃的協同發展在吉利的未來戰略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吉利目前的三大平臺,通過技術資源的共享,沃爾沃和吉利在技術上可以充分互動,這也是其他自主品牌所不具備的優勢。今后,吉利汽車不僅擁有一套自主研發形成的平臺體系,而且將擁有一套在沃爾沃技術支持下形成的全新中級車平臺體系,僅憑這點,吉利汽車就可將大多數國內自主品牌甩在身后,在未來向上突破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另外,強化一個品牌之后,吉利旗下的三個子品牌的經銷商渠道也將逐步整合,統一成為吉利品牌經銷商,當然,這個過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磨合和運作。
2014年,吉利新能源戰略也逐漸浮出水面。2013年4月,吉利與康迪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吉利的電動車戰略開始提速。今年3月,吉利宣布收購英國電動車制造商Emerald Automotive(綠寶石汽車)公司,開始探索增程式、適合長距離行駛的純電動車。
奇瑞在京首家經銷商退網 疑似放棄北京市場。
近日,位于北京亞市的唯一一家自主品牌4S店——中瑞辰奇瑞4S店(下稱“中瑞辰“)已經退網。該店是今年5月份開始停業退網的。但投資人并沒有選擇退出亞市,現在正在進行裝修,未來將專售進口皮卡車。“奇瑞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新產品了,而且賣得動的產品少。”并且“奇瑞對北京市場的重視程度不夠,市場反應較慢,北京實現國四、京五轉換的時候,中瑞辰都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車賣”。
此前自主品牌是靠銷量規模沖擊效益,但現在它們的銷售也出現了問題。而在售后這塊,絕大部分自主品牌的車輛在出了保修期之后就不再進行返廠維修,存量客戶不斷減少,而銷量又沖不上來,經銷商出現虧損也在情理之中。目前,隨著消費升級,北京市區內購買自主品牌的消費者越來越少,而絕大部分經銷商也開始把4S店開到五環外,將目標群體鎖定郊區縣——密云、大興、房山、懷柔等,但不斷有新產品推出的長安和長城則是個例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龐大奇瑞經銷商告訴記者:“如果繼續有新產品推出,繼續給我們一些政策,或許還能活得好一些,但現在總感覺奇瑞已經放棄北京市場了。”
天津一汽攜手大發 后者變速箱或用于駿派。
6月9日消息,豐田集團旗下大發汽車同中國天津一汽夏利接近達成協議,將向后者提供自動變速箱。這些傳動裝置可能用于天津一汽新發布的駿派品牌。雙方還在探討合資投產小型車的可能。日本媒體還披露稱,一汽夏利正和大發協商,可能采購后者低顆粒物排放發動機,排量為1,000cc和1,300cc。兩家公司還在探討在華組建合資企業投產小型車的可能。天津一汽方面未對上述報道置評。
榮威/MG將全面更換動力總成。
6月23日,上汽MG品牌在英國伯明翰的長橋工廠首次對外展出了旗下全新A級三廂車,并宣布將其命名為“MG GT”。上汽乘用車官方表示,MG GT將是上汽首款搭載全新CUBE-TECH動力總成的車型。未來上汽榮威/MG全部車型的換代產品將全部更換全新動力總成CUBE-TECH。該車將搭載缸內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及雙離合變速箱。動力方面,MG GT將有1.5L自然吸氣和1.5T渦輪增壓發動機可選,另外,該車還會搭載與雪佛蘭全新科魯茲相同的1.4T發動機。
上汽通用五菱澄清新品牌傳言 將投多款車型。
6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方面明確表示,雖無發布新品牌的計劃,但公司將會以“滿足千萬用戶升級需求為導向”的戰略思維,積極開拓家用車市場,未來將會投入多款車型。
福田汽車投建佛山新工廠。
2014年6月26日,福田汽車在廣東佛山三水區舉行新工廠奠基儀式。新工廠預計2015年12月31日前投產,一期工程全部達產后年銷售收入360億元。福田汽車佛山三水工廠占地933.69畝,一次規劃分兩期實施,其中一期規劃建設年產24萬輛生產能力的皮卡和SUV工廠。
據了解,福田汽車與佛山的淵源起始于2003年。當時,福田南海汽車廠在此成立,并于2004年5月建成投產,主要生產福田汽車旗下薩普皮卡和傳奇SUV等產品,至2007年已形成年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近4000萬元的經濟規模。在此基礎上,福田汽車2008年增資在南海里水鎮建設新廠房,產能進一步提升,成功打造成福田汽車華南地區的生產、銷售和出口基地。2011年,福田汽車新能源汽車在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新建的福田歐輝客車事業部廣東工廠投入運營,主要生產全承載、LNG、混合動力、純電動等大客車產品,年產1-2萬輛,預計到2015年年銷售收入將達180億元。公司表示,未來三年,福田汽車南海工廠將整體搬遷到佛山市三水區,新工廠建成后,工藝水平規劃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在國內處于領先,成功實現產能產品雙升級。
11、車企動態-日韓車企
東風雷諾聯手東風日產共建研發中心。
東風雷諾將聯手東風日產建立研發中心,從而能夠快速推進新產品的本土化開發。東風雷諾將投入5億元建設研發中心,并且聯合東風日產一起建立研發中心。“我們不會在同一個項目上進行雙重投資。”研發中心將投入兩款國產車的本地化開發,后續支持合資公司的業務。在協同效應上,東風體系的零部件企業持續跟東風雷諾合作,將會有50億的協同金額,在汽車裝備業務、水平業務、汽車金融業務等領域的協同效應就更大了。但單個合資公司也要有獨立競爭力。“如果沒有競爭力,就沒有協同。而無論有無資產關系,一切都基于市場法則。這是所有的準入門檻。”
一汽豐田“華北戰略”浮出水面。
隨著一汽豐田全新一代卡羅拉的上市,競爭激烈的A級車市場再迎混戰。作為一汽豐田的主力車型,新卡羅拉被寄予每月銷售2萬輛的厚望,這預示著新卡羅拉需要進入國內A級車市場銷量的第一陣營來完成此目標。盡管豐田對此表示信心滿滿,然而,南北市場的差異巨大,成為一汽豐田欲借機收復國內市場,并進一步搶占年輕化市場的最大困擾。華北市場是最棘手的問題,豐田將根據大眾的情況研究南北差異問題,推出“華北戰略”。這是一汽豐田首次披露該戰略內容,被認為是豐田反攻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信號。
對于一汽豐田來說,華北戰略最大的難題就是網絡營銷下沉不足,目前,華北地區除了北京和天津以外,還有許多的二三四五六線城市,這些城市的銷售情況各有不同,如果實施相同的戰略,是無法推進下去的,因此,必須針對不同的地區推出不同的政策。平野雅認為,這是一汽豐田在華北地區不敵競爭對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此姜君的想法是,先以主要城市為中心,向現在處于空白網點的經銷商,以走出去的形勢,到他們沒有覆蓋到的區域去做一些促銷活動,以此來增加一汽豐田對空白區域的企劃。例如,針對特定的人群,以不同的營銷方式,如電視廣告、4S店回饋、朋友推薦等渠道做推廣,為這些空白區域開設活動做鋪墊。
12、車企動態-歐美車企
上海大眾新工廠即將竣工 三年產5款新車。
近日從上海大眾內部人士處獲悉,長沙新工廠有望于2014年8月正式開始試生產。長沙工廠到2017年將至少投產5款全新車型,其中有望包括斯柯達全新明銳、大眾全新中型SUV等MQB平臺車型。上海大眾長沙工廠占地面積138萬平方米,建有沖壓車間、車身車間、油漆車間、總裝車間等,項目總投資為120.8億元人民幣,一期產能30萬輛,二期工程將根據市場情況在2017年左右正式啟動,兩期項目總產能將達到60萬輛。
目前長沙工廠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施工進度,四大車間已經封頂。作為上海大眾的第八家工廠,在投產車型的規劃上,多款換代產品將落戶長沙工廠。大眾品牌方面,全新一代途觀有望為華推出長軸版車型,首款中型SUV將以crossblue概念車為藍本,直接競爭豐田漢蘭達等車型,有望在2015年10月正在國產。對于斯柯達品牌來說,隨著全新明銳的推出,新一代晶銳也有望在這里實現投產。
上海大眾寧波擴產。
5月26日,上海大眾與寧波市人民政府在杭州簽署了《擴大投資、深化合作的戰略協議》。根據此次簽訂的協議,上海大眾寧波基地擴建項目總投資150億元,投產后每年將新增30萬輛轎車和10萬輛商務車的產能,首款車型計劃2016年1月下線。
一汽大眾長春工廠建MQB平臺 首款車明年投產。
6月13日消息,一汽大眾內部人士透露,長春工廠將于7月份開建MQB平臺生產項目,明年正式投產,首款車型為全新邁騰。這一項目未來建成后,一汽-大眾旗下MQB平臺在明年將增至為兩個基地,未來會覆蓋到多款車型上。
一汽大眾籌建第五工廠。
日前,從一汽大眾內部人士處獲悉,一汽大眾正在為其第五工廠選址,目前已初步鎖定在武漢、天津和青島三個城市之內。該內部人士表示,盡管目前一汽大眾已經擁有四個工廠,但產能仍很緊張,第五工廠正在積極籌備中。當前武漢仍是備選地之一,此外該公司也正在與天津和青島兩城市接洽。他表示,武漢地處中部,是重要的交通樞紐,而天津和青島也都有便利的海運,選址會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基本確定會在三個城市中選擇其一。但他未透露該工廠將生產哪些車型。據悉,目前一汽大眾已經擁有長春、成都、佛山三地四個工廠,2014年的產銷目標為170萬輛。一汽大眾正積極將其現有工廠產能最大化,最新的佛山工廠剛剛啟動二期建設,擴產30萬輛,到2018年一汽大眾總產能將突破200萬輛,而此后的產能擴張將依靠其第五工廠了。
捷豹路虎在華興建發動機廠。
6月16日消息,捷豹路虎采購負責人日前透露,將在中國建立一座發動機工廠。這將是捷豹路虎首家位于英國以外的發動機工廠,充分顯示了捷豹路虎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通用武漢工廠斥資18億擴建 將產3款引擎。
近日,從湖北省環保廳官網獲悉:上海通用將投資18億元在武漢工廠內開展“SGE配套發動機項目”,項目建成后武漢工廠將新增SGE系列1.4T、1.5T、1.5SIDI三款發動機,年產能達30萬臺。SGE系列共有11款發動機,排量從1.0L到1.5L,包括3缸、4缸以及增壓和非增壓等不同類型。其中1.4T、1.5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將率先投產。上海通用此次投資在武漢工廠擴建的“SGE配套發動機項目”建成后,可生產SGE系列1.4T、1.5T、1.5SIDI三款發動機,年產30萬臺。此前,上海通用曾投資11.44萬元在武漢工廠實施“小型發動機項目”,投產1.5L、1.4L兩款小型發動機,建成后可年產發動機24萬臺。加上未來新增的30萬產能,上海通用武漢工廠發動機年產能將達到54萬臺。投產的發動機涵蓋1.4T、1.5T、1.5SIDI、1.4L、1.5L五款發動機。
根據上海通用武漢工廠的投產規劃,該工廠將涉及中小型車型、SUV車型以及新能源車型。其中中小型車為新賽歐、科魯茲等車型,而SUV車型或將涉及創酷、科帕奇等。上海通用內部人士透露,武漢工廠將生產雪佛蘭品牌車型,首款車型將于今年9月正式試生產。
寶馬N20發動機投產。
6月26日,寶馬集團授權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生產N20發動機投產儀式在綿陽舉行。寶馬授權新晨動力生產的N20發動機將搭載在寶馬3系、5系以及部分華晨自主車型上,年產能10萬臺。
福特杭州工廠將于明年初投產。
長安福特杭州工廠將于2015年第一季度在華投產。“杭州的新整車工廠,也是福特全球計劃的一部分。”福特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倫?穆透露,杭州的生產線具備高度柔性化特質,可生產7種不同車型。長安福特專門為杭州工廠預留1000畝土地作為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空間。杭州工廠作為長安福特高端工廠,明年國產的銳界等車型都將在該工廠投產,與高端車型配套的3.5L、2.0T等大排量引擎也有望在杭州工廠國產。杭州工廠將投產福特高端車型,涉及銳界、金牛星等,此外林肯高端品牌旗下車型未來也有望在該工廠投產。
福特在渝變速器廠18日投產 投資3.5億美元。
6月18日,福特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倫?穆拉利在重慶表示,數月后重慶將成為福特全球第二大生產基地。長安福特變速器廠同一天在重慶宣布投產。至此,福特在重慶有兩個整車廠、一個發動機廠、一個變速器廠。隨著數月后第三個整車廠的下線,屆時重慶將成為福特全球第二大生產基地。 據知情人士透露,長安福特變速器廠的投資額在3.5億美元。此外,福特方面還透露,要在重慶增加數以億計的投資,以增強長安福特的自主研發能力,同時建設長安福特試車場。重慶汽車的第三個發展方向是新能源汽車,將作為新能源汽車重要基地推進發展。
廣菲廣州工廠奠基 投資42億首批生產Jeep。
6月18日,廣汽菲亞特規劃已久的廣州工廠奠基在廣州番禺舉行。廣汽菲亞特廣州工廠項目總投資金額達到47.37億元,產能規劃為年產16萬輛乘用車,預計將于2016年投產。據內部人士透露,首款國產Jeep鎖定為自由俠,另一款代號551的全新車型也將在廣州生產。至于Jeep自由光,未來則將在廣汽菲亞特長沙工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