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8月13日報道 剛剛發布不久的寶馬i3讓汽車迷歡呼了一把,聯想董事長柳傳志更在現場訂下第一臺車。似乎在不遠的未來,用一種新的驅動方式取代汽油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節能減排呼聲越來越高的當下,我們來看看采用新能源技術豪華車有哪些亮點。
寶馬i3

近日,寶馬在紐約、倫敦、北京同時發布最新的i3車型,高調進軍電動車及新能源車型。預計這款車型將于明年正式進入中國,據經銷商介紹將首先在北京、上海、深圳、沈陽四個城市銷售。這臺頗具科幻小說風格的電動車有著時尚的外表和華麗的內飾,最重要的是它的技術走在了目前電力驅動的前沿。
寶馬i3采用鋰電子蓄電池為車體提供動力,安裝在車輛底板內的電池組能夠協助它在日常行駛中達到130-160公里的行駛里程;在ECO PRO模式下,能夠延長約20公里的行駛里程,而在ECO PRO+模式下,還能再延長相同的里程。
這樣優異的性能表現從何而來?答案是設計。寶馬i3使用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CFRP)打造車殼,這是該材料首次被大規模應用到汽車生產中。而底盤則采用鋁制,這為寶馬i3造就了1195公斤的超輕車重。
而后期行駛成本在目前看來也頗為樂觀,寶馬i3三年的維護和行駛成本比一輛經濟性極高的BMW 320d低約40%。在充電方式上,寶馬i3有三種方式選擇,包括常規家用插座、寶馬i充電壁箱或者公共充電站。另外消費者還可選配含有雙缸汽油發動機的增程器,依靠汽油發動機為蓄電池充電,可將i3的日常續駛里程增加至30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你可能惟一要做的就是在你家樓下的車庫安裝一個充電樁來為你的愛車充電。
奧迪A1 e-tron

早在去年奧迪就發布了奧迪A1 e-tron概念車,并為倫敦奧運會服務做出了很大貢獻,在今年奧迪發布了A1 e-tron的升級版車型。
新車搭載了動力更強的電機,最大功率85kW(115Ps),最大扭矩300N·m,比老款車分別增加了10kW和60N·m。其百公里加速時間9.8秒,經過電子限速后的最高時速為130公里。其電機由13.3千瓦時鋰電池供電,在純電動模式下最長可行駛50公里。當電池的電量耗盡后,一臺25kW(34Ps)轉子發電機將被激活為電池充電,車輛最長續航里程為250公里。此外該車還配備了升級的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和經過優化的能量回收系統,可提供五種不同的能量回收水平。
目前,奧迪正在對總計80輛奧迪A1 e-tron進行測試,測試項目包括智能充電系統,該系統可以自動尋找并保存智能充電站位置并可讓駕駛員通過智能手機對車輛充電狀態進行遠程監控等。而在國內,奧迪也宣布將與一汽進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聯合開發,預計未來我們也將會看到奧迪與一汽共同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產品。
DENZA騰勢

作為比亞迪與戴姆勒合資成立的新能源汽車合資品牌,DENZA騰勢也是目前國內首個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的合資品牌。在4月的上海車展,騰勢公布了18個月測試報告。其發展也從原型車來到了量產車測試。
騰勢所采用的動力系統的驅動電池及啟動電池源自比亞迪自產的ET-POWER鐵電池。由于該技術已經在比亞迪e6車型上應用,從穩定性來講已經比較成熟。而在安全性方面,騰勢為電池部分量身打造了一個特殊的防護裝置,當汽車發生碰撞等情況時,它能將電池組緊緊的護衛在內,保護電池不受沖擊和整車安全。 顯然,三大豪車的戰火又從傳統汽車領域蔓延至新能源汽車領域,不論是目前的混動車,還是未來的增程式電動車,三大集團都躍躍欲試,放手一搏。
雖然電動技術目前還受到續航、充電以及地域等諸多限制,不過著眼于未來打造更加清潔的環境,相信電動市場仍然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