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飯不怕晩。
對一款車來說,可以稍晚,但不能太晚。所以,在探岳上市不到10天之后,途岳也要上市了。南北大眾,各拿出一款SUV,在今年這個帶著濃濃”血雨腥風“意味的車市,搏殺只剩最后兩個月的“下半場”。
比起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對于SUV車型,似乎更有底氣。賣了九年的途觀,從最初的一車難求,到當下的炙手可熱,一直是車壇 ”常青樹“;之后推出的途昂更是將大眾品牌的品牌價值繼續向上提升,讓人們不禁憶起當年大眾豪華車輝昂曾有過的光輝歲月。
對一汽大眾來說,SUV首款車型探歌上市才4個月,一周前又推出另一款SUV探岳,這個”補課”的節奏看起來有點快,無論是品質還是產能,都還必須接受市場的考驗。
而對上汽大眾來說,因為在SUV領域有了途安、途昂一路走來的良好口碑,途岳對它們來說,不僅駕輕就熟,而且熟能生巧、熟能生智,更能錦上添花。
不妨看看,途岳與探岳,有啥不一樣。
顏值各有千秋:探岳年輕時尚 途岳激情大氣
大眾品牌在外形上的差異一直不大。無論“探”系列還是“途”系列,都逃不出大眾在外觀設計上家族化的“經典語言”。差異化剛表現在各自有不同的追求,也就是,對不同消費人群的捕獲。
探岳的X型前臉是一大優勢,看起來頗為年輕時尚。這款車原有兩種版本的前臉設計,蜂窩鏈式進氣格柵與前大燈的一體化設計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區別,只不過在前杠部位進行了些許調整,普通版本與探歌相似,采用五邊形的環形LED日行燈設計,而運動版則多了運動套件。
途岳的前臉則更有力量感,氣勢奪人,更加大氣與穩重。它運用了Rock-Cutting巖石切割設計理念,刀砍斧削式的棱角與型面突出硬朗果敢與從容非凡的氣勢,在同級別車型中獨樹一幟,定義了主流SUV市場的審美新標準——擴展式梯型下格柵、脊背式前引擎蓋、機蓋上隆起的筋線凌厲有型,都加強了前臉高大硬派的特征,使得前臉造型派頭十足。
空間大致相當:放大的探歌,優化的途昂
探岳雖說是中型SUV,但是與同級別的日系美系車型一對比,似乎在空間上的優勢并不明顯。尤其在車型尺寸的數據對比上,比昂克威、漢蘭達、冠道甚至榮放,都小了不少,僅比CR-V略強,說它叫“大一號”的探歌,似乎不為過。
途岳在外觀與氣質上和 “大哥途昂”一脈相承,途岳完美繼承了大尺寸、大空間的特點,并且在空間上做了一些優化,后備箱容積和車身寬度還有不小的提升。
相比途觀,途岳的車身尺寸得到了提升,即使個頭很高,坐進車內前排空間,將座椅調至最低,頭部空間還有一拳左右的剩余,頭上有天窗,感覺并不會很局促,給人的感覺挺寬大的。雖然車身尺寸不如途昂大,但軸距達2680mm,這樣的車身尺寸帶來了相當寬敞的車內空間,不論是前排還是后排,縱向還是橫向乃至頭部、腿部空間都相當充裕,不論是自駕出游還是家庭出行都能夠滿足。
探岳雖然標榜以歐洲版途觀為原型車,但以車型與車型之間的車長尺寸差而言,似乎跟途岳很接近。因此,在途昂基礎上空間更加優化的途岳,與探岳相比,兩者的空間沒有太大的差距,駕乘者都能享受到SUV的高坐姿與出色視野以及充裕的頭部空間。
內飾差別不大 途岳更追求數字化
內飾上,探岳采用了最新家族化內飾設計風格,中控臺偏向主駕駛位,似乎為駕駛者做了更多的考慮。
途岳的中控臺造型有別于大眾的其他SUV,這套完全由中國設計團隊打造的內飾吃透了國人的心理,中控臺布置了水平分布的數字化視野,還原最直覺的操縱體驗,給用戶帶來最清晰的感受,同時兩款車型都配備液晶儀表盤和中控觸摸屏,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駕乘感受。
途岳還有個值得一提的優勢,手機流量有限,而途岳搭載的地圖可以實現線上更新,POI興趣搜索、手機映射的導航享受三年免費流量服務,免去車主“有網不敢用”的困擾。因此,完全可以替代手機導航,讓駕車者放心使用。
作為“本是同根生”的兩款suv車型,探岳途岳可以說是“和而不同”無論是外形、空間或內飾來說,它們都在太多相似,但又絕不雷同。
探岳雖然比途岳早了十天上市,但對一款產品來說,往往后來者居上。而對一個企業來說,則經驗、積累、傳承更重要。
一汽大眾的SUV車型剛推出半年不到,而上汽大眾則有了十年的SUV造車經歷,積淀更深厚,更懂得如何在造型設計、動力操控、科技配置、安全防護方面贏得中國消費者。
因此,無論是長江后浪推前浪,還是車市后浪推前浪,探岳和途岳,都可以在風浪中比試比試,看誰更能攪動消費者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