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播的軍旅大戲《我是特種兵》在央視一套播出后,受到了大批80后和90后年輕朋友的關注。而在劇中最頻頻出現的越野車-長豐獵豹也給人也留下深刻的印象,軍用越野車是汽車中的驕子與硬漢,它具備粗獷的外觀,強悍的性能讓人熱血沸騰。今天就讓我們就來熟悉一下目前各國軍隊最具代表性的幾款軍用越野車。
中國:長豐獵豹飛騰
飛騰的原型車是三菱“帕杰羅io”,出自設計名家賓尼法利納公司,1995設計完成,199 7年獵豹飛騰開始生產。“io”代表著自由自在的休閑生活方式,長豐集團給它起了一個中文名——“獵豹飛騰”。從整體上來說,無論是從造型還是技術參數上來看,“獵豹飛騰”其實就是“帕杰羅io”的中國版,唯一不同的是,飛騰不會使用帕杰羅的三菱標志,而與其它的獵豹越野車一樣,采用了獵豹系列特有的車標。
獵豹飛騰采用三菱原裝4g94發動機,功率為129馬力,最大扭矩為 獵豹飛騰177牛.米。從發動機的特性來看,飛騰更傾向于公路性,因為它的最大扭矩在4500轉時才能輸出,這和越野車低轉速的特性不同,也說明飛騰不適合極端越野。 轉向準確的表現給駕駛者增添了一份安全感。在快速通過彎道駕駛中車身剛性好,底盤穩健,偏硬的懸掛使得側傾并未因車身較高而加大。在公路上行駛,飛騰在車流中顯示出了短小身材的優勢。飛騰的操作性與轎車區別不大,車身輕靈,容易操控,但視野比轎車要好得多。中低速時,發動機運轉平順,噪聲較小,車速在120公里/小時以下,飛騰給人的印象很好。超過這個車速,加速能力減弱,同時由于廂式車身的風阻大,導致高速行駛時噪聲明顯。 作為一款小型suv,飛騰的公路性能并不遜色于大型suv,在彎道的表現更是如此。高速過彎,懸掛的側向支撐有力,側傾幅度很小,而且富有操控樂趣。采用的前獨立懸掛讓前排乘員乘坐很舒適,后排的舒適性不如前排,后懸掛的剛性較大,垂直減震不夠柔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英國:路虎衛士
路虎衛士源自1948年韋爾斯兄弟設計的第一輛路虎,在最初的20多年中,它是代表路虎品牌的唯一車型。隨著車型系列不斷豐富,路虎公司的“攬勝” (Range Rover)和“發現”(Discovery)相繼推出,路虎的車型系列不斷豐富,這一基本型號在1990年被正式命名為“衛士”(Defe nder),也表明了它在軍隊中的廣泛應用。 路虎衛士是一款有著純正越野風格的高級吉普車,它是路虎品牌中資歷最老的車型,堅固、耐用、越野能力出色是路虎衛士最大的特點。現在新款的衛士則裝備了堅固而且重量較輕的非承載式全鋁車身,動力系統采用了先進的共軌直噴式柴油發動機。
Defe nder有三種軸距供選擇:90、110和130,分別稱為:路虎衛士90,路虎衛士110和路虎衛士130. 同時有兩款發動機,5速手動變速箱和兩速分動箱是標準配置。由于Defe nder的車身平臺可滿足多種用途,所以其車身風格也多種多樣,既有帆布軟頂,也有配備了空調系統、密封良好的金屬硬頂。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中國:東風猛士
東風猛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東風汽車公司生產的一款主要供軍事用途的越野型汽車,其外形式樣與美國的悍馬汽車相似,其車型有長頭短頭兩大系列,單雙排軟硬頂,溜背軟硬頂,廂式硬頂、高硬頂8種主要車型。其中單排軟頂車型的篷布、側窗可拆,前風擋翻倒后可裝輕、重機槍,軟硬頂車內中央有安放臺和踏板,頂部可加裝重機高機榴彈發射器的武器轉盤,后箱有導彈發射平臺,形成輕型高機動性輪式作戰系統。
在通過性能上,東風猛士擁有近70°接近角,離去角45°,縱向通過角31.5°,最小離地間隙達到410mm,理論爬坡度能達到100% 。該車采用了目前較為先進的獨立懸架的結構,前后均為雙橫臂螺旋彈簧獨立懸架,可以適應更大地面落差,加大輪胎面與起伏路面的附著幾率,增加了汽車的越野能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德國:奔馳G級
奔馳G級已經發展成為—具備超強越野能力,并且兼備全地形性能的超級汽車。G級車型將采用S級車型的代表最新技術發展水平的V8發動機。它在超過每分鐘1700轉的轉速下可以達到184千瓦/250馬力的峰值功率和560牛頓米的扭矩,是世界上功率最強大的乘用車此油發動機之一。
奔馳G-CLASS全功能純品越野車是一部結合先進科技及前瞻性設計概念的車款。簡潔明朗的線條既勾勒出G系列豪邁帥氣的外型,同時又保有奔馳家族特有的豪華氣質與古典美感。G-CLASS同時結合"行路舒適性"與"越野功能",讓愛好戶外越野及休旅活動的人士,享有最高級的休旅品質及越野性能。也吸引越野玩家與愛車人士的高度興趣。目前,奔馳G級為其所屬系列下的最新車系。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美國:悍馬H1
悍馬H1 是悍馬汽車系列品牌。車身采用鋁合金、鋼材、玻璃纖維,主要作用是在不平坦道路上保持高度穩定性。雖然是6,500cc容積設計,但耗油較少;通用動力設計V形八汽缸6.5公升柴油引擎,能發出170匹馬力及驚人的40.1kgm扭力。尚有6.5公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能發出190匹馬力及更為高的53.3kgm扭力,其拖曳能力更在四噸以上。兩副引擎皆為電子噴注式設計,能提供穩妥及暢順的動力輸出。
悍馬車身大量采用鋁合金、鋼材、玻璃纖維,以高鋼性、低重量為大原則,車身可隨著不同需要有不同合。其車身設計可歸納為低重心、闊輪距,主要作用是在不平坦道路上保持高度穩定性。車身底部裝有鋁合金防護板,除保護車身下部免受沙石損害外,亦能防止(金秀)蝕由車身底部開始。
悍馬H1爬坡度高達60%,橫向傾側度為40%。其前進夾角為72度,而離開夾角為37.5度,為所有四輪驅動越野車之冠。另有其中央控制車輪充、放氣系統,當地面失去摩擦力或路面非常崎嶇情況下,可于車廂內調校及放出過量胎氣,令車輪呈扁平形,增加附著力同時減低車廂震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