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冬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普遍降雪,這種天氣下行車對于大多數司機來說都有些困難,尤其是在積雪融化后路面結冰的狀態下就更加容易發生危險。因為在冰雪路面上行車,汽車輪胎與地面的摩擦系數非常低,對車輛的控制就比較困難,容易發生事故。因此在開車時要多注意冰雪路面駕駛的細節與技巧,尤其對新手來說更加困難。
冰雪路面駕駛的細節與技巧已經老生常談了,大家在網上便可搜到很多的相關信息。但是還有沒有更好的主動安全措施呢?如果你正在考慮買新車,那么下面的內容可能對你有些幫助。我們將問您推薦五款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SUV車型,讓您在冰雪以及更加惡劣的路面上可以輕松應對。
什么是全時四驅系統?
全時全輪驅動——簡稱AWD(All Wheel Drive的簡寫)。
全時全輪驅動車輛會比兩驅車型(2WD)擁有更優異與安全駕駛基礎,尤其是碰到極限路況或是激烈駕駛時。理論上,AWD會比2WD擁有更好的牽引力,車子的行駛是依據它持續平穩的牽引力,而牽引力的穩定性主要由車子的驅動方法來決定,將發動機動力輸出經傳動系統分配到四個輪胎與分配到兩個輪胎上做比較,其結果是AWD的可控性、通過性以及穩定性均會得到提升,即無論車輛行駛在何種天氣以及何種路面時;駕駛員都能夠更好的控制每一個行跡動作,從而保證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
而在駕駛時,全時全驅的轉向風格也很有特點,最明顯的就是它會比兩驅車型轉向更加中性,通常它可以更好的避免前驅車的轉向不同和后驅車的轉向過度,這也是駕駛安全性以及穩定性的特點之一。
也正因為AWD的存在,為汽車提供了“主動安全、主動駕駛”的機會。目前應有這種技術的廠家已經有不少,這其中包含我們熟悉的奧迪quattro、大眾4MOTION、奔馳4MATIC等等,盡管名字叫的不同,但是都為全時四驅系統。
奧迪quattro
在中國生產或者部分進口的奧迪車型都有一些型號車型搭載了quattro系統,而壁虎作為奧迪quattro系統的“代言人”也早已成為了其標志。
簡單來說quattro是奧迪的全時四驅系統的統稱,從1980年開始發展到現在已經經歷了33個年頭,同時也衍生出了多個不同的版本,雖然很多車型都貼著quattro的標志,但是不同的車型很可能采用不同的技術,如奧迪S8搭載的就是使用托森式中央差速器的quattro系統,而像A3,TT等一些橫置發動機的車型搭載的就是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的quattro系統,在高性能車型RS5配備的是最新的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和扭矩矢量控制的quattro驅動系統。眾多版本的quattro技術不同,但是其核心都是純機械結構的全時四驅系統。
推薦車型:一汽大眾奧迪Q5
推薦理由:全系標配quattro全時四驅系統
官方指導價:國產車型共推出了6款車型,售價區間為35.85-56.77萬元;進口車型共推出了3款車型,售價區間為60.8-65.8萬元。
奔馳4MATIC
1987年,全新4MATIC技術在梅賽德斯-奔馳E級(124系列)中首次亮相。全新4MATIC運用尖端技術,結合了機械部件和電子部件,進一步提高了梅賽德斯-奔馳的卓越特性。從1999年起,4ETS(四輪驅動電子牽引系統)與4MATIC一起作為差速鎖應用于梅賽德斯-奔馳轎車上。時至今日,梅賽德斯-奔馳擁有包括了七個車型系列共48款四輪驅動車型可供選擇,如此豐富的四輪驅動車型帶來了非凡的多樣性。
奔馳4MATIC四輪驅動的核心技術是4ETS差動限制技術。4ETS就是利用ABS的制動力自動分配功能來實現差動限制。當這種全時四驅的車輛有一個車輪打滑時,車載電腦就通過ABS對打滑車輛制動來限制它的空轉。從而差速器就可以把傳遞給打滑車輪的動力轉移到其他未打滑的車輪上。
新開發的驅動系統運用了行星齒輪式橋間差速器。在各種路面上,前后輪之間的全時固定動力分配(45/55)確保了自信和完全可預知的操控性。而在車輪出現打滑情況時,整體式多盤離合器則可以確保附加牽引力和最佳方向穩定性。
4MATIC全四輪驅動系統設計緊湊,輕巧,同時在摩擦力上也擁有最優化的表現,對比起其他的全四輪驅動系統來,優勢相當的明顯:重量,燃油經濟性,舒適性以及被動狀態下的安全性等方面都表現非凡。取決于發動機的型號,這套全四輪驅動科技的最新產物比起普通后輪驅動系統來只多出了區區66到70公斤的重量。
推薦車型:北京奔馳GLK
推薦理由:全系標配4MATIC全時四驅系統;剛剛在廣州車展上上市的搭載了1.8T發動機的北京奔馳GLK 260車型同樣搭載了4MATIC全時四驅系統,并沒有因為是入門車型而取消全時四驅系統,這一點是還是非常厚道。
官方指導價:39.80萬元-55.80萬元
大眾4MOTION
1986年大眾公司率先在GOLF車型上配備的“syncro”四驅系統就是今天4Motion的前身,當時以硅油粘性耦合器作為限滑傳動裝置。1998年,大眾公司引進瑞典Haldex耦合器,從此采用Haldex限滑技術的四驅系統被命名為4MOTION。該技術憑借電子化程度高、結構緊湊等優良特性成為大眾公司四驅技術的核心。
于1986年推出的高爾夫syncro是大眾量產車里第一輛搭載4MOTION四驅系統的車型,此后,大眾的4驅家族不斷擴充。我們熟悉的進口邁騰(B6)3.2、高爾夫R以及輝騰等各個級別的車型都采用了四驅模式。在相繼2002年推出的途銳以及2007年的Tiguan(國產后的途觀)以后,大眾的SUV車型也正式加入這一行列中。四驅系統的搭載,使得車輛的通過性以及操控性有著提高。
4Motion技術核心——Haldex中央差速器至今已發展為多片離合差速控制系統,通過機械裝置與電控液壓系統共同作用達到智能分配扭矩的目的。這個多片離合器依車型不同而布置在不同的位置,有的靠近后橋差速器,有的類似于奧迪的方法與變速器融為一體。
推薦型車:一汽大眾途觀
推薦理由:一汽大眾途觀是可以買到搭載大眾4MOTION最便宜的車型
官方指導價:2013款 1.8TSI 自動四驅舒適版24.98萬;2013款 1.8TSI 自動四驅豪華版27.68萬;
2013款 2.0TSI 自動四驅豪華版28.68萬;2013款 2.0TSI 自動四驅旗艦版31.08萬
寶馬xDrive
2003年,寶馬發布了名為xDrive的智能全時四驅系統,代表著寶馬的四驅系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套系統最明顯的改進是寶馬在原先的中央差速器上安裝上了一套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器上的這套多片離合器由一個液壓閥控制,液壓閥能產生很大的推力,在電腦的控制下實現多片離合器的分離和結合。當多片離合器分離時,中央差速器按照把動力分配給受阻力小的車輪的原則分配動力,但當車輪打滑時,多片離合器結合,把動力分配到抓地力大的車輪上,增加了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
推薦車型:華晨寶馬X1
推薦理由:華晨寶馬X1是可以買到搭載xDrive最便宜的車型
官方指導價:2013款 xDrive20i X設計套裝40.80萬;2013款 xDrive20i 探索版40.80萬;2013款 xDrive28i X設計套裝49.90萬
沃爾沃AWD
沃爾沃的四驅系統來自歐洲一家著名廠商,叫做Haldex,翻譯成中文就是“瀚德”。很多車廠都采用了這個廠家的四驅技術,比較著名的有大眾R32和R36上的4motion、奧迪橫置發動機的quattro、凱迪拉克SRX以及大名鼎鼎的布加迪威龍等等。
瀚德研發的主要是基于前橫發動機、以電控多片離合器裝置(官方名稱為LSC)作為中央差速器的四驅系統。目前瀚德四驅系統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和前三代產品相比,第四代瀚德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一個稱為“eLSD”的限滑差速器取代了后橋的普通開放式差速器。所謂的“e”并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是通過對一側車輪的剎車實現限滑功能,而是真正的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不具備普通開放差速器的行星齒輪結構,完全靠左右半軸多片離合器的開合來實現差速功能。
瀚德系統的優勢在于結構緊湊,而且基于前輪驅動布局發展出來使得它的制造成本相對較低,可以很方便的在前驅車型上衍生出四驅車型,另外它的智能化程度和反應速度也很快,對于車輛的操控性提升有明顯幫助。
推薦車型:沃爾沃XC60
推薦理由:以安全性能著稱的沃爾沃相信在四驅系統的幫助下,能為你在冰雪路面上提供更加強大的安全信心。
官方指導價:配備全時四驅系統車型的售價45.99-62.99萬元共四款
結語:雖然這些配備了全時四驅系統的車型可以有效的幫助你在出現側滑以及失去地面摩擦力時得到矯正,但是并不是說有了這套系統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開,還是要謹慎駕駛,切忌猛加油、猛踩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