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北部城市海拉爾的冬天可謂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里被冰雪蓋了厚厚一層棉被,讓許久不曾見過雪花的我感覺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此地遠離大城市,人少空氣自然好得出奇。但這卻沒能讓我高興起來,零下35℃的低溫著實讓我感到很有壓力,但我們的主角卻不這么認為,冰雪天地間似乎才是展示它才華的最佳舞臺,我們不妨隨著“傲雪遠行”活動,深入體驗一下這個來自斯巴魯的帥小伙——Outback新傲虎。
斯巴魯品牌在國內已被越來越多人所認可,這不僅僅是依靠其獨步武林的兩大絕技——水平對置發動機和左右全時四驅系統。向中國細分市場的大步挺進也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瀾作用,傲虎就是這一形勢下的產物。
2014款傲虎在外觀設計上沒有做大踏步式的改變,秉著傳承家族特性的同時在細節處的微調使得新傲虎更顯檔次。
后視鏡設計顯得與眾不同,是非常寬大的長方形結構,這種結構多在SUV車型中見到,這種設計多是考慮到提高行車視野,更何況傲虎本來就有著同級車型所不具備的“高姿態”。
新傲虎車身側面同樣變化不大,重點在于協調,這對于提高車內空間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傲雪遠行”的試駕場地位于海拉爾的呼和諾爾湖,厚厚的冰面上覆蓋著雪,這使得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變得更小。因此,換上雪地胎是非常有必要的。
傲虎在冰天雪地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不光是從視覺上所給人的沖擊,而內在的可靠的技術更是保證了駕乘人員愿意將自己置身其中去領略來自冰雪世界的魅力,這也是此次“傲雪遠行”試駕活動的目的所在。
相比于海拉爾市區溫度而言,呼和諾爾湖的溫度則更低,大概零下42℃左右,試駕拍攝當天又飄著零星小雪,這使得我們在排隊試駕體驗過程中紛紛躲在試駕車里不敢出來。這也讓我有了充足的時間去發覺新傲虎內飾方面相比于老款車型的不同。
新傲虎駕駛倉經過細心改良,各個設備都融入其中,可以做到輕松操作,快速上手。座椅加熱對于此刻的我猶如一劑強心針,加熱速度很快。
全新棕色真皮座椅的加入讓傲虎這個主打家庭運動轎車更加貼近主題,在寒冷的冰雪試駕場也能從中獲得一絲暖意。
傲虎配有多功能方向盤,通過方向盤上按鈕的操作能夠進一步增加行車安全。換擋撥片依舊保留,這對于傲虎這樣一款主打家庭運動的轎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儀表盤顯示屏色彩很好,這與外面白茫茫的大地形成鮮明對比。日常一般常用到的信息都集結其中,使用非常方便。
傲虎也有一個類似抬頭顯示功能的設計,但是并沒有放置在儀表盤的上方,其中顯示信息多是像溫度、油耗和時間這類信息。
傲虎的尾箱開啟角度極大,這樣就有一個很好的優勢,可以輕松放下大件物品,這對于熱愛駕車遠行的人來說尤為重要。尾箱的深度以及寬度都非常出色,將后排座椅放倒后還可以獲得一個更為優異的儲物空間。
駕車遠行不僅要考慮到行駛路況,車內空間也是重中之重,斯巴魯傲虎兩者皆能,表現非常出色。接下來就向大家重點介紹斯巴魯的駕駛表現,首先我們先將車身穩定系統關閉,以便一會感受在沒有穩定系統介入的情況下車輛會出現什么情況。
活動安排駕駛新傲虎體驗短道拉力,通過低摩擦系數的冰雪路面能夠最充分的去感受斯巴魯AWD四驅系統的駕駛循跡性,以及VDC系統的輔助效果。
教練講解過程十分簡練,為了留下更多時間以便我們做充足的體驗。賽道路線設計非常直觀、明確,避免由于看不清路線而出現的行駛錯誤。而彎道設計也很巧妙,不乏多處急彎和U型彎,這不僅是對車輛的考驗,也是對駕駛者技術的考驗。
由于此前已關閉VDC系統,于是第一圈我先來感受下無VDC系統時車輛的行駛情況。
雖然給傲虎換裝了雪地輪胎,我在起步階段油門還是刻意有所保留,并未完全踩到底。主要是考慮到傲虎發動機強大的扭矩輸出會讓輪與冰雪地面產生細微打滑現象。在平穩起步后,油門直接到底,四輪與路面的帖服感很好,讓人很有信心。
雪地拉力在彎道要求一定要提前打方向,電子助力轉向系統使得傲虎的轉向變得輕松,出彎反打方向,等方向回正后深踩油門以獲得更高的車速。由于關閉了VDC穩定系統,能夠更輕松的找到傲虎的失控臨界點,這也是拉力好玩的原因之一。
隨后的一圈是開啟VDC,也是我們日常駕駛傲虎所選擇的模式以確保安全。VDC介入速度非常迅速,會有根據的制動打滑車輪以確保車身基本穩定,這也使得每一次入彎變得更加穩定,這足以說明VDC系統對于濕滑路面或是冰雪路面的行車安全尤為重要。
在VDC輔助下,我刻意加快了速度。根據彎道不同,選擇不同的力度剎車,車身都不會感覺有明顯的“點頭”情況出現,這無外乎得益于斯巴魯水平對置發動機所帶來的超低重心。出彎,快回方向盤,地板油一套動作一氣呵成,不拖泥帶水。在左右全時四驅系統和VDC穩定系統的作用下,圈速明顯比上一圈有所提升。
雖然關閉VDC系統會讓駕駛更有趣,但VDC系統的確能夠增加行車安全,這對于有著AWD四驅系統的傲虎而言可謂雙保險。如果駕駛條件極端惡略,還可以再多一套雪地胎來裝備,這足以應付任何由于地面摩擦系數太低而造成的安全隱患。除此以外,傲虎先天的大空間也能夠確保使用者對于放置物品的需求,已達到滿足駕車遠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