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駕駛這臺車游走在市區,等紅燈時都會引來其他車主的目光,而停下車,肯定會走來一個愛車人士的詢問。外觀是BJ40非常吸引眼球的,酷似牧馬人的車身總會引來不少目光。無論年輕人還是年長的男性,都會圍繞著BJ40打探一番。駕駛員與車友之間的交流也尤為有趣。
北京汽車BJ40作為北汽面對當代社會開發的新產品,充分考慮了個性與實用,據資料了解到,未來的北京BJ40還有4門長軸版本上市。話說遲到的這位硬漢,遲到的原因據說是動力與變速箱的匹配等諸多因素。北汽廠家并沒有盲目的塑造一臺車,馬上把它推向市場,而是做足功課,多攻克技術難題,把合格可靠的車輛交到客戶手中。
想想北汽的活化石BJ2020從其爺爺輩的212至今造型未變,雖然車輛結構和舒適程度與當今的車型相差甚遠,但還是在大江南北可以看到其身影。我想北京汽車對待BJ40也是如此,想把第一步走好,把這臺車造好。
外觀:酷似牧馬人 造型硬朗
外觀方面,北京BJ40的前臉造型寬厚大氣,中網格柵使用了北汽近年來形成的自主風格樣式,與之前的北汽勇士等車有如出一轍的造型。五孔格柵內部鑲嵌菱形中網,沒有裝飾鍍鉻材質,整體粗狂、簡樸。
大燈使用的炮筒式樣,熏黑處理,圓形的燈組成為緩和生硬外觀的設計元素。厚重的前杠使用灰色啞光材質處理,霧燈則比較樸素。整體車頭造型厚實充滿力量感。
引擎罩上的橡膠墩是承托前風擋用的,如果了解二戰的威利斯,便很易明白其使用方法,回首老北京212也有前風擋放倒功能。北京汽車BJ40的后視鏡使用了粗狂的造型,下托部分還有轉向警示燈。不過后視鏡如果做得更寬一些盲區就更加小了。
BJ40的側身像極了牧馬人,除輪眉稍有不同外,站在遠處不仔細看很難區分。裸露在外的油箱蓋更是男人味十足、毫無拘謹之感。輪眉之所以使用塑料材質,是為減輕維護成本,在野外穿越時不會擔心油漆被劃。BJ40的接近角為37度,通過角24度,離去角為33度。車身三圍為:長4350mm、寬1843mm、高1834mm。軸距2450mm,可以說外觀并不小,如果在路上與豐田普拉多行駛,駕駛員離地坐姿幾乎相當。
北京BJ40的車頂及后尾箱頂是可以拆卸的。如果改裝風格趨于沙灘或雨林穿越風格,車門也是可以拆裝的。雖然是兩門短軸版本,后排乘客的通風也沒有被怠慢,可以平開少量角度的后側窗,為后排乘客提供了換氣功能。
尾燈比較素雅,沒有過于花哨設計,一切以好維護、好清理為首要。全尺寸鋁合金備胎沒有使用備胎罩,凸顯BJ40的個性和實用。牌照架被安置在后杠上,沒有影響到車輛的離去角。
后備箱的車門為下半段側開,上半段掀起的方式。在臨時拿取小件行李時,可以直接開啟上部的玻璃門。高位剎車燈及后玻璃雨刷器是穿越時必不可少的配置。
北京BJ40的輪轂造型使用多輪輻式樣,粗壯的6輪輻加上寬厚的胎壁也證實其不錯的越野能力。輪胎為佳通235/75 R16 H/T公路輪胎,擅長高速行駛,越野還是需要考慮升級AT輪胎。
北京BJ40搭載代號為G4CA的2.4L直列四缸發動機,這款發動機的2.7L版本已經在勇士上服役多年,皮實抗造與維修成本低是其優勢。發動機最大功率143馬力/4800rpm,峰值扭矩217牛·米/4000rpm,重新調校之后刻意突顯了低速下的大扭矩,在1800rpm時即可達到90%的峰值扭矩,變速箱為5速手動變速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內飾:全部以實用好打理為首要
北京BJ40像諸多硬派SUV一樣,內飾使用了大量的硬塑料材質,當泥水和沙塵落在上面時不會發愁打理,隨便擦拭便能繼續上路。當然一些小的細節還是有待提升,例如模具接口處的毛刺等。
BJ40的方向盤使用三輻式樣,方向盤外圈偏細,不過握感比較舒適。方向盤上還設計有多媒體控制鍵,不過按鍵同樣是塑料感偏強,如果換做磨砂材質將會更出色。雙炮筒式樣儀表盤簡介易讀,并無花哨裝飾。中央的顯示屏功能強大,氣壓、高度和車輛行駛信息均可顯示。
方向盤左側的燈光控制區設計比較簡潔,使用上很易上手。而車窗的玻璃升降開關被設計在中控臺上,這點需要一定時間適應。可能此設計是考慮到車門可拆卸分離的緣故吧。
中控臺多媒體及空調控制區劃分一目了然,多媒體的控制鍵設計的有些分散,操作上需要熟悉其各自的位置。而空調控制的大旋鈕很易操作,旋鈕刻度及阻尼感表現比較中庸。
從中控臺頂端可以看到可旋轉角度的空調出風口,該出口可以整體取下,剛好塞入一聽可樂,方便飲料制冷。而中間的水平儀更是有助于野外穿越。
副駕駛的扶手是副駕駛最易把持的地方,究其原因是BJ40的兩個A柱沒有上車扶手。上車時沒有可以借助的把手著實考驗身材矮小人士。
北京BJ40換擋區域一樣設計樸實,這款5速手動變速箱檔位比較清晰,入檔無吸入感,且稍有生澀。而驅動方式切換桿在切換時也需少量力氣才能順利掛入。
排擋桿后方有敞開式水杯架兩個。而中央扶手箱高度設計比較貼合實際使用,跑長途肘部得以很好支撐。
北京BJ40的座椅均為絨布材質,配以白色壓線。前排座椅靠背的隆起稍微偏硬,所以駕駛員及乘客的肩背部需要一定時間調整到最佳坐姿。前排座椅均為手動調節,并有快捷一鍵放倒靠背以便進入后排。
后排座椅為標準尺寸(適合乘坐兩成年人),空間也十分實用,并沒有想象的擁擠。前排座椅頭枕上方有閱讀燈和兩個大尺寸揚聲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空間:比想象的寬敞 后排較為實用
這臺北京BJ40的短軸距設計通常會給人空間擁擠的假象,后排乘坐空間是絕對讓人大出意外的。前排座椅正常姿態下,后排乘客的腿部還有一定空余空間。身高1.75米的體驗者頭部約一拳,腿部兩拳多。
而第一排的乘坐空間表現也是良好的,頭部空間約有一拳零三指。值得注意的是,BJ40的車門并沒有設計水杯架,僅有一個小型網兜。
上圖為手套箱、中央扶手箱、中央水杯架的儲物表現。BJ40的后備箱空間比較規整,地板平整。后排座椅可以整體折疊放倒,以擴展后備箱承載空間。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駕駛:越野能力較為出色 公路行駛容易駕馭
北京BJ40搭載代號為G4CA的2.4L直列四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43馬力/4800rpm,峰值扭矩217牛·米/4000rpm,在1800rpm時即可達到90%的峰值扭矩,變速箱為5速手動變速箱。
在城市道路駕駛BJ40,可以感受到其離合器行程較深、較硬。不過離合器的結合點較高,換擋還是比較輕松的,由于離合器踏板力度較硬,長時間的擁堵道路行駛左腳會有些酸。油門的響應是比較積極的,只要稍微踩下油門踏板,動力便直接傳遞給車身。另外BJ40的換擋行程也較長,從起步1檔一直升到3檔如果不大腳給油,確實是需要一定時間逾越。由于是快拆車頂,車內對引擎的噪音抑制不算太好,發動機的哄嚀聲時時伴隨著駕駛員。
方向盤的助力微沉,在掛入倒檔后泊車尤為明顯。不過方向的指向性還是比較不錯的,駕駛感受充滿原始的機械感。較高的坐姿和離地間隙,讓駕駛BJ40時獲得相當好的視線。發動機在1800轉時便可暴發90%的峰值扭矩,這樣讓將近1.8噸的BJ40在車流中加速并不吃虧。
在非鋪裝道路及城市減速帶時,BJ40基本可以視而不見的通過,懸掛的韌性和車身大量幾乎把這些震動全部化解,坐在車內僅僅感受到車身晃悠一下便通過了。較高的車身重心,在高速過彎時需要注意車身側傾。剎車前半段足夠柔和,能夠避免較高車身點頭現象出現。
BJ40是非承載式車身,具有良好的通過性能。短小的前懸和短軸距創造了不錯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在通過不算深的炮彈坑時,通過較長的避震器拉伸通過道路,不過在面對較深的交叉軸路段,由于缺少差速鎖,對角輪胎還會失去一定的抓地力。
在通過駝峰路段時,BJ40表示無任何壓力,高速四驅模式便可輕松通過。在通過側傾道路時,受力一側輪胎及避震器被壓縮到很大強度,車身順利通過。在車身傾斜角度加大時,此時的BJ40還可以靈活開門,標明車身強度非常不錯。由于BJ40的發動機進氣口設計的比較高,其涉水深度也非常可觀,在掛入低速四驅后,車身緩慢駛入深水池并直接沖坡,BJ40很順利的駛出積水壕溝。雖然在中途輪胎與壁壘的鵝卵石有多少打滑,但強勁的低扭還是把車身推出深溝。
總結:
北京BJ40作為北京汽車的硬派SUV,很好的對北汽20車系做出了沿承,它很符合時下的消費理念。且不到20萬的售價和較大的售價區間也必然吸引不少消費者的目光。較為不錯的市場定位,對初級入門的越野愛好者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個性的外觀與較低的售價是其優勢,如果在量產后持續保持質量的穩定,必然會取得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