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系汽車和中國汽車曾經的起步一樣,同樣的貧窮落后,技術匱乏。但隨著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汽車市場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韓系汽車更是一日千里地跨越。起亞汽車擁有典型的韓式進化,特別是在聘請了歐洲三大設計師之一的彼得·希瑞爾之后,更是從一個平庸的汽車品牌,搖身成為個性鮮明的汽車品牌。起亞K5的驚艷外觀,讓多少人過目難忘,虎嘯式的家族化臉譜也伴隨著起亞一款款新車走進公眾視野。

日期,新獅跑如期上市了,在保持了一貫的粗獷力量感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少的改性。外觀更添硬朗和肌肉感,內飾和一些配件更精致。下面將是現車實拍圖,讓我們一睹為快吧。

新獅跑的外觀突出了兩個字,肌肉。隆起的線條和部件無不張揚著力量感。精心設計的腰線和大燈等又構成了精致的動感效果。尾部剽悍的雙出排氣和微微隆起的尾燈,構成肌肉感的車尾效果。



時下流行的日間行車燈出現在了新獅跑身上,條狀的光帶盤繞成精致的眉眼,晶瑩的LED燈組璀璨奪目。遠景一體的氙氣大燈,體積緊湊,照明效果更好。


采用了16寸鋁合金輪轂,兩套配置外觀可選,今天拍到的這套效果尤為突出,流行的鏡面設計加上黑色漆面,時尚現代。造型上偏向中庸了,可能是考慮到大眾的胃口做的妥協吧,這種擯棄了激進設計來換取安全系數的做法,在汽車設計上屢見不鮮。

扁平比達到60%的厚胎,帶來較好的舒適性,對節油也有一定好處,更能適應惡劣路況的駕駛。同時也失去一定的操縱性,方向盤的路感也略加模糊。這種取舍也更符合城市型SUV的定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車門上的用料做工都很充足,整車的裝配工藝可見一斑。經常接觸到的部位用料都很充足,打孔真皮和木紋材質的應用,雖然面積很小,因為用在了經常接觸的部位,也給使用體驗帶來很大的提升,所謂好鋼用在刀刃上的道理體現淋漓盡致。這也是在較少的花費上取得較大應用效果的好方法,值得中低端汽車采用。


方向盤頂端部分的木紋裝飾讓小編頗感欣喜,光潔的表面,握感很棒,視覺效果很很不錯。不知道長期駕車的時候手掌出汗后,握感還能否一如既往地好。方向盤并未設置眾多復雜的按鈕,這是個小小的遺憾。



采用了自發光式的儀表盤,紅白黑配色,顯眼醒目清晰易讀。外加一個小小的單色顯示屏,精當地顯示車輛常用信息。相比之下,筆者更喜歡這種傳統的設計,更能明確簡單地傳達車輛信息。那些很現代科技的設計雖然帶來了炫目的視覺效果,卻本末倒置地忽視了傳達車輛信息的本意。



副駕駛側安裝了一個占地面積很大的把手,設計本意應為激烈駕駛時副駕駛乘客的握持,但實際使用中的使用機會會很小。不顧其裝飾效果還是顯著的,外觀勇猛握感踏實,很好地體現了獅跑的剽悍風格。


控制桿方面,左側燈光,右側雨刷的設計是一貫設計。左下側設有多媒體控制桿,這個設置本來應該出現在多功能方向盤上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后背廂亮點頗多。首先是窗玻璃和車門分別獨立式開啟,雖然實用性可能并不大,但特殊應用情況下還是帶來很多方便。其次座椅折疊十分便利,將后排座椅靠背上的扳手輕輕一拉一推就ok了,不像某些車型雖然也能折疊,但又要拔頭枕又要拆坐墊的,十分麻煩。折疊之后十分平整,儲物大大方便了。長途旅行的時候,在車里小憩睡覺也不成問題。還有在后備箱里設計很周到,各種固定繩索的掛鉤,儲物個,12V供電。


大尺寸的天窗帶來了美好陽光和空氣,兩種開啟方式適宜不同的應用需求。



全系采用了2.0L排量的發動機,CVVT可變氣門技術讓燃燒效率更高。最大142馬力日常應用中足夠了。自動檔版本采用了4檔手自一體變速箱,手動檔采用了5檔手動變速,技術比較成熟,可以避免諸多小問題。


起亞新獅跑的發布,是起亞汽車向市場再一次遞交的答卷,初步看來十分有誠意,亮點頗多。但最終打分的,還是廣大的汽車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