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之諾,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品牌,其實之諾就是華晨寶馬旗下的合資自主品牌,它的企業性質與東風日產旗下的啟辰是一樣的。只是之諾定位于高端合資自主品牌,并且首款車采用了只租不賣的新銷售模式,那么它的首款電動車1E表現如何?以下文章為您揭曉。
只租不賣?之諾1E為客戶提供了基于租賃的整套無憂服務,包括車輛租賃、充電設備勘察安裝、車輛上牌、車輛投保、定期保養、故障維修、道路救援、檢查維修備用車等,通過這樣的商業運營,能夠促進新能源車在中國市場的更快發展。
之諾1E外觀解析
說實話1E并不是一臺可以一見鐘情的車,它的賣力需要大家自己去發掘。不過在發掘1E精彩設計前,請先忘了寶馬X1,否則你將永遠欣賞不到1E的美。其實1E最出彩的設計在頭燈,完全熏黑的大燈讓它有著神秘感和科技感。
不仔細分辨的話,很難把1E和X1的側面造型分清。不過1E擁有自己鮮明的特點,車門下很寬的鍍鉻飾條,和沒有行李架的車頂。
相比車頭和側面,尾部就讓人感覺有些欠妥了,因為尾部只是粗魯的減掉了X1在行李箱蓋上的尾燈部分,并且加上了一條較粗的鍍鉻飾條。所以尾部看起來總像是一款沒有完成的車。
內飾方面,之諾1E肯定會讓雇主們感到滿意的,因為它繼承了X1的設計、選材、用料、做工和配置,唯獨沒有繼承方向盤中央的BMW標志。對于一款合資自主車型,能有這樣的表現讓我覺得非常滿意。
在配置方面,1E完整的繼承了X1的精髓。首先集成了車內娛樂系統、導航和車輛設置的中央集控系統被命名為“之Control”,但實際界面與使用方法與iDrive完全一致。其次,雙溫區自動空調為車內帶來了舒適的溫度,總體來講1E的配置書評讓我滿意。
在乘坐舒適性方面,1E再次繼承了X1的特點。首先前排座椅采用皮質包裹,并且造型與X1完全一致,所以駕駛員沒有必要去擔心舒適和包裹性是否出色。后排座椅的靠背可以一定幅度的向后翻折,盡量減輕后排乘客的疲勞感。
空間方面,之諾1E的宣傳手冊上注明座椅是按照4+1的模式布局的,開始我買有些納悶,但見到實車后立刻明白+1是什么意思了。由于電池組較大的緣故,后排中央通道的凸起非常高,所以后排中央只能乘坐個子很矮的乘客。
行李廂同樣被高壓電管理系統所占用,因此這里只剩下306L的空間。不過好在座椅可以按照4:2:4的比例放倒,保證了行李廂的擴展功能。另外行李箱下方的儲物格內,之諾為雇主們準備了緊急充電電源、補胎液和氣泵。
之諾1E動力解析
之諾1E裝備了一臺最大功率為125kw的永磁電動機,并且重量僅為普通內燃機的1/3。1E的電池組分布在車輛的前、中、后三個區域,總容量達到了24kWh,額定電壓為345.6V。雖然額定電壓很高,但電池組的安全大家大可放心,廠家在研發室已經進行了穿刺、碰樁、水浸等多項安全測試。
之諾1E道路試駕
道路試駕時,由于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觸電動車,所以大家對它還有些不了解。因此在感受上會有些誤解。其實電動車的正確駕駛方式是輕踩踏板加速,輕松踏板減速。巡航時盡量把指針停留在READY的附近,就可以舒服節能的開好電動車了。
在耗電量方面,之諾1E做的十分好,因為我的駕駛風格偏向運動,在行程開始前我還在擔心1E會不會沒電,但回來后車輛依然還有約50公里的續航里程。看來1E的實力不容小覷,另外廠家給出的150km續航里程也沒有水分。
在場地試駕環節,1E表現出非常運動的一面。其實電動車只是動力總成方面與普通汽車不一樣,在運動方面也可以比很多同級車型做得更好。1E繼承了X1全部的運動基因,車身前后比例為51:49賦予車輛更低的重心。所以在場地繞樁時,1E的動態性能絲毫不比轎車差。
之諾1E如何充電
當車主租賃該車時,之諾廠家會在車主住所、單位等地安裝電流為16A的充電樁,充電樁安裝完畢后,車主就可以直接刷卡為車輛充電了。不過考慮到國內目前的治安狀況,充電樁是否可以壽終正寢還是個未知數。
總結:從設計上來看1E,它具有寶馬成熟的工藝,所以質量方面的擔心可以降到最低。另外最主要的一點,選擇1E就等于省掉了沒有牌照的煩惱。租賃的方式也讓車主省下了大筆的購置稅,保養和保險等費用。這樣一來,之諾1E的發展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