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以說是小型SUV爆發的一年,以別克昂科拉、標致2008為首的車型開拓了小型SUV這一細分市場。隨后,合資、自主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產品,讓這塊市場的熱度急速升溫。在這方面,韓系品牌明顯慢了半拍,北京現代在去年下半年才推出了ix25,而同為韓系品牌的東風悅達起亞則是一直等到了現在。隨著之前KX3概念車的量產,它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傲跑,面對已經如此激烈的市場,它來得是否有些晚呢?
虎嘯式的中網是起亞家族最顯著的元素之一,作為擁有較強個性的傲跑來說怎能讓這樣的設計缺席。車身下部從前到后都采用了黑色塑料材質,配合前部的銀色護板,樣式上給車身增添了幾分硬派SUV的味道,也避免了日常的小刮小蹭傷到車漆。
大燈的造型比較犀利,我們試駕的這輛傲跑只是配備了鹵素的前大燈,高配車型采用了遠近光一體的氙氣大燈并配有轉向輔助燈。傲跑的LED日間行車燈還兼顧了示寬燈的作用,當大燈開啟之后亮度會變弱。
傲跑的身材屬于同級別的主流水平,車身側面線條流暢,前低后高的設計在視覺上營造出較為動感的效果。相比車身線條,雙色車身倒是更加吸引人。
傲跑使用的輪胎是耐克森CP672系列的產品,該系列產品還應用于朗動和起亞K3上,這樣的搭配還是表現出了傲跑定位于城市的特點。高配車型的備胎規格與其它輪胎規格相同,并且也是鋁合金輪圈,低配車型則使用的是非全尺寸備胎。
車尾相比車頭則缺少了一些個性,但我個人倒是更喜歡車尾比較穩重的造型。單邊共兩出的排氣管配合面積更大的銀色護板,讓車輛既彰顯硬派SUV的氣質,還保持著一定的年輕、運動的感覺。
尾燈使用了普通鹵素光源,高配車型則采用LED光源。兩個方形的設計在夜晚也還是具有著一定的獨特性。
車尾在個性化的設計上或許沒有車頭表現的更加鮮明,不過,整車雙色車身的搭配也讓它表現出了時尚、年輕的定位。除了紅黑雙色搭配外,廠家還提供了藍白的配色方案,在傲跑的車系當中,只有1.6L、2.0L的頂配車型以及1.6T車型可以選裝。
● 外觀造型
相信大家從之前的相關報道中已經知道了它,從圖片上看我多少覺得它的車頭樣式設計有些過于個性,感覺能接受這樣造型的人并不會占大多數,但當我看到實車之后,感覺要好了很多,飽滿的車頭還是挺招人喜歡的。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內飾設計/配置
傲跑的內飾設計可以明顯的看出與起亞K4相似的地方,這就是家族元素的表現,當然更多的只是風格接近,而在設計上傲跑還是有著自己較為獨特的一面。
整個中控臺采用了硬質材料,對于小型SUV級別來說這樣的表現算是在意料之中。內飾的裝配工藝不用擔心,細節表現也不錯,中控面板、空調出風口融入了紅色裝飾條,與車內紅色縫合線形成了很好的搭配,最顯眼的非紅色擋桿莫屬了。
三輻方向盤較為粗壯,握感很好,皮質表面細膩,在3點和9點的位置還有握位的設計。紅色的縫合線也讓它具有了一定的戰斗激情,紅色與黑色是彰顯運動風格的經典搭配。
多媒體系統可以通過USB和藍牙兩種方式與蘋果手機相連,使用數據線時,屏幕可以顯示歌曲的各種信息,而當使用藍牙連接時,只能顯示歌名,并且也不能通過觸摸屏來選擇歌曲。
很多消費者都無法抵擋全景天窗的吸引力,而且在傲跑的車系中,這項配置并非是頂配車型所獨有,中高配車型上就已經配備了。豐富的配置一向是韓系車型相比對手最有力的武器,擁有全景天窗、車身穩定系統這些配置已經無法滿足它對于高配置的追求,頂配車型甚至配備了帶通風、加熱功能的座椅、方向盤和后視鏡加熱等,并且中高配車型也可以選裝這些配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乘坐空間
身高180cm的體驗者將前排座椅降至最低后,頭部還有一拳的空間,表現很不錯。前排座椅內部填充物柔軟,對背部和大腿也有著不錯的支撐,舒適性值得肯定。
后排方面,體驗者頭部空間四指、腿部空間一拳,這樣的表現在同級別車型中屬于中上等水平。后排中間位置也有著不錯的舒適性,頭部和腳下的空間都比較充裕,臨時坐個人沒有問題。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后排空調出風口和中央頭枕,要是能把這兩項配置加上,那就沒什么可挑剔的地方了。
● 儲物空間
傲跑在儲物空間方面的表現也同樣出色,無論前后排,隨身物品都能找到合適的地方放置,用著很順手。后備廂地板平坦規整,放倒后排座椅能形成一個純平的空間,利于空間拓展。如果非要挑點瑕疵的話就是后備廂開口高度有點高,搬運大件物品時可能會有點費力。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1.6T車型動力系統
傲跑全系共有1.6L、2.0L和1.6T三款發動機,變速箱也有6擋手動/自動、7擋雙離合變速箱三種選擇。這臺1.6L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最大功率159馬力/5500rpm;最大扭矩250牛·米/1450-4500rpm。與之匹配的是7擋雙離合變速箱。
● 駕駛感受
傲跑雖然與同集團旗下的起亞K4、現代索納塔九都裝配的是1.6T發動機,但考慮到車型定位,它的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都有所降低,這帶來的直觀感受就是提速并沒有想象中迅猛。
油門踏板初段存在一點虛位,輕踩沒有什么反應,得適當加點力,在等紅燈起步時尤為明顯。發動機在低扭狀態下的表現和1.6L自然吸氣發動機相似,動力輸出不緊不慢。渦輪介入時也沒有明顯的突兀感,平順性很不錯。雖然數據標稱1450rpm就能輸出最大功率,但實際駕駛時感受并不明顯,將轉速提升到2000rpm時才能感受到它在發力,繼續踩油門到2500rpm,此時的動力表現會有明顯改善,整個車一下就變得輕盈起來,提速超車變得輕松,也能感受到一些推背感。
7擋雙離合變速箱在換擋速度方面確實比一般的AT變速箱要快,但和大眾DSG變速箱、寶馬的8AT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平順性是它最讓人滿意的地方,低速蠕動時的抖動很輕微,換擋的頓挫有一點,但如果不仔細感受的話很難發現。
這臺變速箱更加注重車輛的燃油經濟性表現,正常行駛時升擋轉速基本在1600rpm左右,時速不到70km/h就早早掛上7擋進入巡航狀態。這時候深踩一腳油門,變速箱稍有遲疑之后就會從7擋降至4擋,拉高發動機轉速以獲得更好的提速。
除了1.6L的三款低配車型使用液壓助力轉向外,傲跑其余車型均使用電動助力轉向。方向盤中間位置有一小段虛位,轉過這段之后的表現還不錯,車頭響應積極,指向性也比較準確。這套轉向系統低速時手感并不算特別輕,保留了一定的力度,不會輕輕一打方向就導致車身猛地一晃。隨著車速的提升,方向盤的力度也明顯加重,只是從輕到重的過程有些突兀,不太自然。
傲跑全系車型都使用了前麥弗遜式懸架,頂配車型后懸架為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其余車型為扭力梁式。對于懸架的表現,我們一直說別看形式看調校,傲跑在這方面就再次印證了這個觀點。這套懸架能過濾掉路面上絕大多數的細小顛簸,但又不像海綿似的照單全收,保留了一定路感,讓駕駛員和車輛有些交流。懸架具備一定韌性,在面對像減速帶這樣的大起伏時能較為優雅地化解,坐在車內不會覺得顛,但美中不足的是車身會有一些多余的彈跳。
● 1.6T車型加速測試
傲跑1.6T的這臺7擋雙離合變速箱在起步階段對于發動機轉速的限制太大,只能將轉速提升到1500rpm,沒有撓胎沒有扭矩轉向,就這么平穩地開了出去。發動機的爆發力一般,加速全程的G值幾乎都在0.5g以下。最終3擋破百,用時9.24秒,這個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有一定優勢。
● 1.6T車型剎車測試
從曲線圖上看,傲跑的減速力度還不錯,基本都維持在-1g左右,但是42.86米的剎車距離只能算是合格。主要原因是輪胎的抓地力不行,在制動的中后段,明顯感覺車剎不住,一直往前滑,要是換一套好點的輪胎,剎進42米應該沒有問題。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1.6L車型動力系統
1.6L車型搭載的這臺發動機之前在起亞很多車型上都能見到,最大功率124馬力/6300rpm;最大扭矩151牛·米/4850rpm。傳動系統為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
● 1.6L車型加速測試
這臺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在起步時對于發動機的限制要比7擋雙離合變速箱稍好一些,可以將轉速提升至2000rpm。此時車頭有輕微上揚,前輪依然沒有撓胎的現象,整個過程很平淡。發動機的爆發力一般,全程的加速度基本都在0.5g以下。最終用時12.59秒,在同級別中還算不錯。
● 1.6L車型剎車測試
1.6L車型初段制動力度偏弱,中后段還不錯,基本保持在-1g左右。有個有意思的現象,1.6T和1.6L車型在相同條件下測試的剎車,輪胎也完全一樣,但1.6L車型就沒有輪胎打滑抓不住地的現象,在全力制動時給人的信心更強,成績也要優于1.6T車型。
● 全文總結
在過去的2014年,無論合資還是自主品牌都將目光投向了小型SUV這塊市場,推出了眾多車型,和它們相比,傲跑確實來得有些晚了。不過來得晚也有來得晚的好處,它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研究這個市場及競品,傲跑顯然也做足了功課。首先它擁有一個時尚個性的造型,在這個以年輕人為消費主力的市場里,循規蹈矩并不吃香;其次,傲跑延續了韓系車高配置的傳統,導航、定速巡航、座椅加熱/通風、方向盤加熱、全景天窗等等配置幾乎滿足了日常用車的所有需求,并且空間表現也是同級別的中上等水平;最后,性能方面的表現也能令人滿意。綜合來看,這是一款很均衡的產品,沒有明顯短板。所以即使來得有些晚了,那又何妨?